編稿老師:袁海萍 審稿老師:李家聲 責 編:
徐冬杰
一、學習要點
(一)讀對聯,了解蒲松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
1
、蒲松齡簡介
蒲松齡(1640
—1715)
,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
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后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
歲時才成為貢生。除中一度作幕于寶應,居鄉以塾師終老。家境貧困,接觸底層人民生活。能詩文,善作俚曲。曾以數十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并不斷修改增補。
2
、認真閱讀下面文段,體會其中滋味。
少羸多病,長命不猶(1)
。門庭之凄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2)
,則蕭條似缽(3)
。每搔頭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4)
?
蓋有漏根因(5)
,未結人天之果(6)
;而隨風蕩墮,竟成藩溷之花(7)
。茫茫六道(8)
,何可謂無其理哉!
獨是子夜熒熒(9)
,燈昏欲蕊(10)
;蕭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為裘(11)
,妄續幽冥之錄(12)
;浮白載筆(13)
,僅成孤憤之書(14)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
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15)
,偎闌自熱(16)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17)
?
——蒲松齡《聊齋志異·自序》(
節選)
【注釋】:
(1)
長命不猶:長大成人后命運不好。不猶,不如別人。
(2)
筆墨之耕耘:猶謂賣文度日。
(3)
蕭條似缽:像托缽和尚一樣清貧。
(4)
面壁人:佛教禪宗祖師達摩來中國,面壁而坐九。此處泛指佛僧。
(5)
有漏根因:佛家語,謂未斷絕塵緣,歸于寂空。
(6)
人天之果,即行善者得到的果報。
(7)
藩溷(h
ùn)
之花:《梁書·范縝傳》:“縝在齊世嘗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釋佛,而縝盛稱無佛。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
何得有貧賤?
’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
’”溷,糞坑。這里是借以自喻。
(8)
六道:佛教語,六樣輪回去處。
(9)
熒熒:燭光微弱貌。(1O)
蕊:指燈油將盡,燈芯結花。
(11)
腋:指狐腋下毛皮。裘,皮袍。
(12)
幽冥之錄:南朝劉義慶著《幽冥錄》,記神鬼怪異事。這里泛指志怪小說。
(13)
浮白:本義為罰滿飲一杯酒。浮,舊時行酒令罰酒之稱,后指滿飲。白,古代罰酒用的杯子。后以“浮白”泛指飲酒。
(14)
孤憤之書:戰國韓非著有《孤憤》!妒酚·老子韓非列傳》索引云:“孤憤,憤孤直不容于時也。”此指代((
聊齋志異》。
(15)
吊月:望月哀傷。
(16)
闌:欄干。
(17)
青林黑塞:語本杜甫《夢李白二首》:“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比喻冥冥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79906.html
相關閱讀:“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