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文勝,字質夫,夔州①人。仕為龍陽典史④。龍陽瀕洞庭④,歲罹水患,逋賦⑤數十萬,敲撲死者相踵。文勝慨然詣闕⑥上疏⑦,為民請命。再上,皆不報⑧。嘆曰:“何面目歸見父老!
”復具疏,擊登聞鼓以進,遂自經于鼓下。帝聞大驚,憫其為民殺身,詔寬⑨龍陽租二萬四千余石⑩,定為額。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貧不能歸,養以公田百畝。萬歷⑾十四詔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
選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
注釋]
①夔(ku
í)
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內。②龍陽:古縣名,在今湖南境內。③典史:縣令的屬官。④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賦:拖欠賦稅。⑥闕(qu
è)
:宮殿外的望樓。此指宮門外。⑦疏:給皇帝的奏章。⑧不報:不答復。⑨詔寬:皇帝下令寬貸。⑩石: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⑾萬歷:明神宗號。⑿有司:官吏。
[
文化常識]
“登聞鼓”及其他。登聞鼓是古代統治者為了表示聽取臣民諫議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懸鼓,讓臣民擊鼓以使里面的人聽到。從縣、府、州直至皇宮外,都設有“登聞鼓”。所謂“擊鼓鳴怨”就是敲擊登聞鼓喊冤枉。然而古代有幾個青天大老爺呢?
登聞鼓只是形式罷了,從上文看,青文勝擊鼓后還不是因毫無作用轉而自殺的嗎?
有句諺語叫“堂堂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古代百姓申怨還有一種方法,即攔住官員出行的馬車,訴說
冤情,但效果也極小。
[
思考與練習]
1
.解釋:①仕
②瀕
③具
④憫
⑤邑
⑥祀
2
.選擇:①“文勝慨然詣闕上疏”中的“詣”,解釋為:
(A)
上告;(B)
到;(C)
登上;(D)
責罵。
②“妻子貧不能歸”中的“歸”,是指
(A)
回到娘家;(B)
回到故鄉;(c)
沒有住房;(D)
不能耕種。
3
.翻譯:①歲罹水患
②死者相踵
③遂自經于鼓下
④養以公田百畝
4
.理解:這則故事除贊揚青文勝為民請命外,還說明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青文勝為民請命
1
.①做官②靠近③準備④同情⑤縣⑥祭
2
.①(
A
)②(
B
)
3
.①每遭遇水災;②死者接連不斷;③便在登聞鼓下上吊自殺;④用公田一百畝來養家糊口。
4
.統治階級橫征暴斂,不顧百姓死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81538.html
相關閱讀:《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