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知識點:人民公社化運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人民公社制度:
“大躍進”期間創造出的一套政治和社會管理組織形式。1958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將高級社合并為大社,受到毛澤東肯定,后來被統一稱為人民公社。其特點是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實行供給制與工資制相結合的分配制度、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由于缺乏激勵機制,人民公社制度沒有推動農業生產率的提高。

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實質:
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大躍進”在農村的擴大與翻版的,是一場生產關系的“大躍進”,這是企圖通過人民公社,使中國早日過渡到共產主義。但是由于嚴重脫離了中國歷史發展階段,不但沒有達到它預期的目標,反而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遭受嚴重挫折,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災難。

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特點:

1.一“大”二“公”規模大,在全國農村盛行,把農民的一切全部收歸公社所有。
2.把農、工、商、學、兵結合在一起,實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
3.強化自給型經濟。


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區別:
農業合作社是把農民土地所有制改為集體所有制,是社會主義農村建立的標志;人民公社的特點為“一大二公”,實際上是追求平均主義,它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失誤,其實質是“大躍進”在農村的翻版和擴大。

人民公社化的影響:
人民公社造成的嚴重后果大辦人民公社超出當時的生產力和群眾覺悟的水平,搞平均主義,實際上損害了群眾利益,最終造成了生產混亂、生產力下降。

人民公社食堂(吃飯不要錢?前提是把所有東西交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81824.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