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文峰學校
何美麗
名著導讀是新課標增加的一項新內容,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經典篇目的內容、情節、主題和寫作手法,也為學生擴展閱讀視野,提高人文素養做好了鋪墊。但尷尬的是它并沒有受到重視。怎樣上好名著導讀課,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確實值得每位語文教學者深思。筆者對此稍有思考,在此拋磚引玉,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一、利用文本資源提前預告閱讀任務
“
疏不間親”
,閑書不能擠正書,正書不能擠用書。應作為一個原則。學生首先應吃透教科書,然后把課外名著作為一個有益的補充。老師應利用文本資源適時適度地為學生進行適量的閱讀推薦,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在積累、模仿、運用與創造的過程中提高語文水平。但名著雖好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看,尤其是剛邁人中學的初一學生。要培養他們閱讀名著的興趣,首先要選擇他們喜歡的、熟悉的名著。老師應把初中六冊語文書后面的推薦閱讀書目,以及六冊書本要學到的著名作家的相關代表作作一個統籌安排。在學期放假前向學生提前預告新學期將要導讀的名著。要求學生利用假期通讀全書,做好讀書筆記。
初中第一個學期我給學生布置的寒假作業就是閱讀《城南舊事》、高爾基的《童》、《伊索寓言》、《三國演義》。告訴學生前三部著作都與下學期的課文有關,《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歌頌了一大批“
忠義”
英雄……
還沒等我說完,學生已經在下面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了?赡苁莿、關羽、張飛之間名為君臣,卻情同骨肉。生死不渝的義氣。恰好是青少十分推崇和敬仰的;再加上《三國演義》的影視劇特多,也是同學們感興趣愛看的,所以學生在接受這個閱讀任務后,非但沒有皺眉抱怨,反而馬上討論起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來。第二個學期則布置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文化苦旅》。因為暑假時間長,這些名著又與下學期要上的課文有關聯。第三個學期我布置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底兩萬里》、《名人傳》。第四個學期則布置閱讀《水滸傳》、《傅雷家書》、《紅樓夢》、《簡愛》。
最后一個假期學業任務很重,我就布置學生閱讀《培根隨筆》、莎士比亞的作品和契訶夫的小說,讓他們多一些理性的思考。積累一些哲理性語言。這樣的安排既完成了課標要求學生閱讀的書目,又對深入理解文本大有幫助。
二、通過讀書筆記展示體驗閱讀成就
閱讀名著首先要激發學生們對名著的興趣,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不能把興趣強調過頭,光有興趣往往不能持久,還要有意志。人往往有惰性,所以即使暫時并不感興趣,也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完成應背應讀的篇目。教師應該“
扶上馬,送一程”
。閱讀名著一定要讓學生做筆記,養成看書必動筆的習慣。每一本看過的課外讀物都有摘記。有批注或評點,也有成篇的讀書筆記。“
名著導讀”
課實施前,收齊并評選出優秀讀書筆記進行公開展示點評。激勵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并逐步提高讀書筆記的質量。去我讓學生讀《三國演義》,他們讀后均寫了讀后感,其中《我眼中的曹操》、《一個傳奇式的英雄趙子龍》、《忠肝義膽關將軍》、《三國英雄列傳》等,文理皆有可觀之處。我就舉行了一次筆記展示和評比活動,還把優秀作品裝訂成冊,配上精美的封面,入手一冊。
三、借助精彩的導讀課增強閱讀興趣
學生在讀完一本書后肯定希望和他人交流探討心得體會,老師應該在導讀課上給學生這個機會?梢詫iT設計一個環節,在課堂中對名著的作者、背景、主要內容、主要人物、情節、思想主旨等進行交流。形式可以多樣一點:以提問檢查、知識競賽、新聞發布、集中展示等方式進行。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讀有所獲。第二個環節,教師可以圍繞節選部分的精彩之處進行賞析。可以是環境描寫、人物形象、遣詞造句、主題思想,或是情感傾向等等。以下是我執教《三國演義》的片段:
師:下面請大家觀看“
官渡之戰”
的有關片段(
點擊投影片)
。
思考:曹操處于不利的形勢下,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學生邊看邊思考)
師:從影片片段中能否看出曹操取勝的原因?
生1
:許攸來投靠他的時候,他來不及穿鞋子。光著腳去迎接。說明他求賢若渴。
生2
:曹操不像袁紹那樣多疑,說明他善于用人。
生3
:袁紹不善于用人,愛猜疑。
生4
:我從書里看到,曹操聽從了許攸的計謀。親自帶領5
千精兵去鳥巢,焚毀了袁紹的全部糧草。使袁軍軍心大亂。
師:同學們分析得太精彩了!
曹操禮賢下士。知人善用;袁紹剛愎自用,忠言逆耳。他與袁紹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官渡之戰以后,曹操走上了爭霸天下的道路,直至在政治、經濟、人才和軍事上都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統一了北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90232.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八大熱點
記敘文閱讀步驟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歸納文章要點四法
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