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 20世紀,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是( )。
A.英國 B.意大利 C.德國 D.日本
2.慕尼黑位于阿爾卑斯山北麓,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麗的山城,也是德國最瑰麗的宮廷文化中心與世界著名的“啤酒城”。但在1938年,慕尼黑曾經扮演過不光彩的角色,一些大國在這里曾經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拱手讓給了某大國。這場陰謀是指簽訂( )。
A.《凡爾賽和約》 B.《慕尼黑協定》 C.《九國公約》 D.《南京條約》
3.有人把法國在二戰中的淪陷概述為“種下惡因,自食惡果”,該評論指下列法國哪個歷史人物在二戰前推行的政策( )。
A.伏爾泰 B.羅伯斯庇爾 C.拿破侖 D.達拉第
4.下圖是美國夏威夷“”戰艦紀念館,它是為了紀念( )。
A.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B.《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C.珍珠港事件中遇難的將士 D.敦刻爾克撤退
5.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每一個階段,往往都是以進攻的一方發動突然襲擊開始的。下列戰役中,不屬于突然襲擊的軍事行動是( )。
A.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 B.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
C.日本法西斯進攻珍珠港 D.蘇聯紅軍攻克柏林
6.下圖漫畫《絞死希特勒》描繪了蘇、美、英聯合打擊德國法西斯的史實。這一情景最早出現于( )。
A.《聯合國家宣言》簽訂后 B.美英開辟第二戰場后
C.雅爾塔會議后 D.蘇聯、美國參戰后
7.(2011.江西)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著名戰役,其登陸地點可在下列哪一圖中標注出來( )。
8. 2012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7周年,某地方電視臺準備按照時間順序播放下列四部影視作品,請你為影視部的導演確定播出的先后順序(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9.(2011.山東聊城)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的召開( )。
A.宣告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
B.促成了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C.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
D.加速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驟
10.新華網《戰時今日》欄目展示了下圖圖片資料,這是1945年的某一天,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重型戰艦“密蘇里號”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簽署投降書的情景。它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一天是( )。
A.5月8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9日
1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二戰后美國經濟繁榮的有利因素是( )。
A.占據廣闊的國際市場 B.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C.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D.發動朝鮮戰爭
12.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會使世界經濟隨之動蕩,甚至發生世界性經濟危機。最典型的事件就發生在 ( )。
A.1914~1918年 B.1929~1933年 C.1939~1945年 D.1974~1975年
13.下列三幅圖片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已經進入了( )。
A.蒸汽時代 B.黃金時代 C.電氣時代 D.新經濟時代
14.(2011.山東濰坊)圖表是我們研究歷史的重要工具。下面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計表》據此可以說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
A.經濟持續發展 B.受到通貨膨脹的困擾 C.進入新經濟時代 D.經濟進入全球化
15.下圖是一幅政治漫畫,畫中的法國人和德國人正在討論,最后達成的共識是 ( )。
A.我們太小,實在無奈 B.他們相爭,我們得利
C.趕快聯合,求得生存 D.各奔東西,爭取自保
16.歐洲聯盟的成立促使很多歐洲人從“我是法國人”或“我是德國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歐盟有自己的旗幟,該旗幟是( )。
17.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諸多因素”不包括( )。
A.科技革命浪潮的興起 B.美國推動下的民主化改造
C.美國對日本的扶植 D.中國與日本的政治結盟
18. 20世紀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全部財政預算的20%投入到教育領域,這說明二戰后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是( )。
A.美國大力支持 B.重視對教育的投入 C.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D.正確的經濟政策
19.二戰后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是( )。
A.重視科技、發展教育 B.力爭成為大國的軍事物資供應地
C.經濟由國家完全干預 D.引進別國的先進技術或照搬別國的經濟模式
20.數據圖表能給我們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分析下面的《20世紀50~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年平均增長率柱狀圖》,我們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日本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
B.聯邦德國在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經濟增長率最高
C.英國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經濟增長率最低
D.美國喪失了資本主義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地位
二、閱讀判斷題(6分)
21.閱讀下列材料:
這些年真是太高興了。大戰結束了,美國人民開始熱火朝天地建設新生活。這個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發展真是迅速,尤其是西部和南部地區,才十幾年的時間,就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真思念我的France,自從敦刻爾克撤退之后,我就離開了她。聽說美國政府打算援助歐洲渡過難關,我的家鄉也有比較好的經濟基礎,如果能夠將最新的技術運用好,我的家鄉也會像美國一樣,快速醫治好戰爭創傷,并迅速騰飛……石油的價格像瘋了一樣快速飆升,美國的發展受到了制約。我的家鄉是否也受到了影響?聽說蘇聯的勢力在不斷擴大,歐洲在夾縫中生存實在是艱難。聯合是唯一的出路。
──選自約翰先生的日記
閱讀后,判斷下列命題是否能從材料中直接得出,如能直接得出,即在題后括號內打√,否則打×。
(1)二戰結束后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美國。 ( )
(2)20世紀50~6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是東部和西部。 ( )
(3)二戰后,美國給予西歐國家大量的援助。 ( )
(4)西歐國家原有的經濟基礎較好,是其二戰后恢復經濟的有利條件。 ( )
(5)石油價格的上漲對美國影響不大,美國的經濟地位仍在繼續上升。 ( )
(6)為了自身安全,歐洲國家走上了聯合的道路。 ( )
三、材料分析題(24分)
22. 2012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7周年。九年級某班的同學在復習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時采用了如下方法,請你也參與其中,學習并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14分)
(1)下圖體現的是二戰的階段和標志事件。請填充圖表內7個空白處。(每空1分,共7分)
材料一 慕尼黑會議前,丘吉爾對張伯倫政府推行的政策進行了尖銳批評:“如果在納粹武力威脅下投降,不僅不會給英法兩國帶來和平和安全,反而會使這兩個國家的處境更加危險!薄笆艿酵{的不僅是捷克斯洛伐克,而且還有一切國家的自由和民主事業。以為把一個小國投入虎口就可以換得安全,實屬誤見!
材料二 2010年5月9日,俄羅斯隆重舉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慶典。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2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領導人出席了慶典!度嗣袢請蟆穲蟮溃骸案刑靹拥氐氖澜绶捶ㄎ魉箲馉,把世界正義的力量團結在一起。從血火搏殺的歐洲戰場,到逐島爭奪的太平洋戰場;從同仇敵愾的亞洲戰場,到大漠硝煙的非洲戰場……世界各國人民為捍衛和平,奮起反擊法西斯侵略……”
(2)從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丘吉爾批評的是什么政策?之后發生的哪些史實印證了丘吉爾的預見(畫線部分)?由此分析“這種政策”造成了什么嚴重危害?(4分)
(3)舉一個例子說明蘇聯和中國曾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從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2分)
材料三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由于有上百萬人在這里被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右圖是帶著孩子走向集中營毒氣室的婦女。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材料四 2011年5月21日,溫家寶總理訪問了日本宮城縣名取市和福島縣福島市災區,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災區民眾表示誠摯慰問。溫總理說:“我們強調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就是說,我們絕不會延續仇恨!
(4)從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到溫總理“絕不會延續仇恨”的講話,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珍惜今天的和平?(1分)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二戰后初期,美國經濟持續發展,一片繁榮。盡管如此,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在工業生產、出口貿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顯著下降,而西歐六國(法、西德、意、荷、比、盧)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納說:“如果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歐洲的聯合絕對是迫切需要的……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
──何春超主編《國際關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進入20世紀70年代,西歐和日本不可避免會發生與美國同盟政治關系的變化,表現在西歐六國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獨立自主傾向日益增強……美國再也不能像二戰后初期和50年代那樣,在西歐陣營里頤指氣使,發號施令。──何春超主編《國際關系史》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西歐各國為什么要走向聯合?(2分)
(2)在材料二圖1中找出美國經濟發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時段。要反映圖1的相關信息,還可用哪些形式?(3分)
(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進入70年代后,為什么美國再也不能像二戰后初期和50年代那樣對西歐發號施令。(3分)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世界首富與當時美國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關?(2分)
四、探究題(10分)
24.分析下圖,探究相關問題:
(1)根據圖1說明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2分)
(2)圖2中A階段,美國、西歐、日本各有怎樣的發展?(3分)
(3)圖1中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個國家?它在圖2B階段實行了什么政策?(2分)
(4)圖2中B階段以后,美國經濟發展進入什么階段?出現了什么新的特點?(3分)
第三、四單元測評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
1.C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德國和奧匈帝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國、日本、意大利三個法西斯國家發動的,所以正確答案為C項。
2.B 3.D
4.C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爆發!皝喞D翘枴睉鹋灱o念館就是為紀念珍珠港事件而建的。
5.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西斯在戰爭中慣用的作戰方式就是發動竟然襲擊,A、B、C三項就是明顯的戰例,而蘇聯紅軍攻克柏林時,蘇德雙方已經交戰很久,是蘇軍反攻德軍的結果,因此不屬于突襲戰例。
6.A 1942年1月1日,美、英、蘇等26國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全部人力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敗法西斯國家。
7.B
8.C德國先進攻英國,再進攻蘇聯,不列顛之戰排在首位,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排在最后,④在首位②在末位的只有C項。
9.D 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 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協調了反法西斯國家的行動,加速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驟。
10.C
11.D A、B、C三項都屬于二戰后美國經濟繁榮的有利因素。發動朝鮮戰爭與美國經濟繁榮沒有必然聯系。
12.D
13.D 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在進行社會經濟改革的同時,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這一舉措促進了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這些可以說明美國進入了新經濟時代。
14.A從表格中可以看出,1952-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都比較高,這說明它們經濟持續發展。
15.C漫畫生動地描繪了在美蘇爭霸的背景下,以法國與德國為代表的歐洲人為了求得生存,發展經濟,協商走向聯合的情景。
16.CA項走美國國旗;B項是聯合國旗幟;C項是歐盟旗幟;D項是土耳其國旗。
17.D
18.B A、B、C、D四十選項都是日本二戰后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原因,而從“日本每年耙全部財政預算的20%投入到教育領域”看,這說明日本政府非常重視對教育的投入。
1 9.A
20.D從圖中很容易得出A、B、C三項正確,但是僅僅從它們的經濟增長率中我們無法得出美國喪失了資本主義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地位這個信息。
二、閱讀判斷題
21.參考答案:(1)√ (2)× (3)√ (4)√ (5)× (6)√
三、材料分析題
22.參考答案:(1)
(2)政策:綏靖政策。
史實:慕尼黑會議后德國吞并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德國突襲波蘭,引發二戰全面爆發}德國占領了法國等西北歐國家;猛烈轟炸英國;戰爭規模擴大,很多國家地區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任意兩點即可)
危害:使法西斯侵略野心日益膨脹,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3)舉例: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打擊日軍。
原因:各國人民奮起反擊法西斯侵略(或者各國人民的努力);反法西斯國家團結起來,聯合抗擊法西斯侵略。
(4)以史為鑒,不要忘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警惕好戰勢力的抬頭;加強合作交流,謀求共同發展;人類應團結起來,應對共同面臨的問題等。(言之有理即可)
23.參考答案:(1)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避免成為超級大國的附庸;加強交流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
(2)時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20世紀90年代(或19 90年后)。形式:文字表述、表格、坐標圖、曲線圖、柱狀圖等。(任意答出一種即可)
(3)美國由于經濟危機的困擾,綜合國力迅速下降;西歐各國經濟卻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西歐各國外交上更加獨立自主。
(4)進行社會經濟改革;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四、探究題
24.參考答案:(1)①各國經濟高速發展。②聯邦德國和日本的發展尤為迅速。③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2)美國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尤其迅速,呈現一片繁榮景象。西歐經濟持續繁榮,部分西歐國家成立了歐共體組織。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日本!翱萍剂闭。
(4)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進入新經濟時代。新經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4903.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