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③。嘗謁告④上冢,還,言語上曰:
“
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
”
上笑曰:
“
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
”
上嘗得佳鷂⑤,自臂⑥之,望見征來,匿懷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鷂竟死懷中。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回:回轉,扭轉。、谏希褐柑铺诶钍烂。③霽威:息怒。④謁告:請假。、蔸_:猛禽、薇郏菏直,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著。⑦固:故意。
2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4
分)
(
1
)善
回人主意
(
2
)故中輟
耳
(
3
)外皆嚴裝已畢
(
4
)上嘗
得佳鷂
22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
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
23
、魏征向皇上奏事是,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請作簡要分析。(
3
分
)
參考答案:
閱讀材料為《李世民畏魏征》,系課外閱讀,設
3
小題,分值為
10
分。
第
21
題
(4
分
)
主要考查學生對常用文言詞語的掌握情況。是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題目設置不選擇題。理解難度不大,考查的四個詞
(
“善”“輟”“畢”“嘗”
)
在課本中都有注解。
學生答題正確率較高。
第
22
題
(3
分
)
考查對重要語句意思的理解。“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
本句得分關鍵在于四個點:“或”、“上”、“移”“威”這四處的解釋,缺一則要扣分。
典型錯誤:
(1)
部分學生對關鍵詞理解錯誤。出現這些錯誤可能與這部分學生沒有注意重要實詞的積累有關。
(2)
不能結合語境理解句子,主語混淆。
(3)
句子翻譯后沒有再通讀一遍,導致因語句欠通順而失分。
(4)
沒有掌握文言翻譯的基本方法。重點字詞忽視“直譯”。
第
23
題
(3
分
)
考查理解文章基本內容并分析人物思想的能力。
試題為:魏征向皇上奏事時,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
?
答案如:希望皇上知道“玩物喪志”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56262.html
相關閱讀:“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