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縮
伸縮是為了適應多種情形的發展,成心不把話說絕,使話語富有彈性。例如:
[1]當問到錢敏對他是熱忱還是冷淡時,它象征深長地說:(她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2]大風呀,你刮!大雪呀,你灑!請看本日的世界,竟是誰家之天下!(郭小川《大風雪之歌》)
[3]假如說一個古代的(正人)能做到這樣,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革命者,就更能做到這樣了,由于咱們為大眾工作之心,黨在干部心目中的位置,不知比古代的那些(君子)要高多少倍。(初中語文第六冊十一課《太陽的輝煌》)
例[1](留下了極為深入的印象),是可甲可乙的含混語言。錢敏對他到底是熱情仍是冷漠?使人一時難以捉摸。
例[2](竟是誰家之天下!)令人料想,是風主宰所有,還是雪主宰世界,還是其余例中未予明說,但能夠從詩的語氣中得到除風雪之外的可伸可縮的謎底。
例[3](要高多少倍),畢竟是多少倍,幾十倍,幾百倍,未用正確數字,語言富有彈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98374.html
相關閱讀:分辯
巧綴
折抵(直折、補折)
夸大
盈聯修辭: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