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電影片段里面,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催眠鏡頭:一塊懷表在眼前來回晃蕩數次,人就不知不覺進入了“睡眠”狀態……
催眠,一個對多數人而言依然生疏而神秘的詞匯。它是否真能解決那些失眠人群的困擾,它是否會讓人做出違背意愿的錯事,它是迷信還是科學,是魔鬼還是天使?
帶著一系列的疑問,記者近日和催眠師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并親身體驗了被催眠的經過。
催眠環境很簡單
呂承諭是美國SAPA(中美應用心理學研究院,是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一家國際性綜合性應用心理學研究與教學機構)國際臨床催眠治療博士生導師,現常住杭州,曾因在青少年心理幫扶方面的貢獻,于2005-2007年度榮獲共青團杭州市委授予的優秀志愿者稱號。
當日,呂承諭正在房間內為一名失眠患者做催眠治療。房間很安靜,燈光相當柔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睡眠環境。而房內的布置也很簡單,除了一張柔軟床鋪外,最大的擺設物就要算櫥柜了。櫥柜里面放有類似懷表的水晶球、節拍器、沙漏和音樂播放機。而呂承諭正坐在床沿和閉目平躺的患者交流。
呂承諭告訴我們,無論是水晶球還是沙漏,它的用處無非就是讓被催眠者專注于它,“專注久了人會產生疲勞感,就很容易被催眠”。但在實際操作中,催眠師很少用到這些道具,只要進行言語溝通,就能讓患者專注于某樣事物中。“所以一般來說,道具多用于舞臺表演和催眠秀。”但播放機有時還顯得較為重要,舒緩的音樂可以讓人精神放松。
發呆和做白日夢就是“催眠”
在休息間,我和呂承諭交談起來。電影里“神奇”的催眠表演容易讓人把它看作是一種巫術或偽科學。但呂承諭說,這是人們的誤解,催眠有它的科學理論依據,并沒有什么可怕。
他隨手拿出一張紙,用筆在上面邊畫邊做解釋。他說,醫學上,通常用β波、α波、θ波、δ波表示腦電波活動的四種狀態。在β波段,人的腦電波非;钴S,也就是處于清醒狀態。α和θ波段,人的腦電波活動趨緩,這正是催眠的狀態中,其中α波為淺催眠,θ波為深度催眠。而到了δ波段時,腦電波活動已經非常緩慢,這說明人已經完全進入了睡眠當中。
“其實不用催眠師,自己也能進入催眠的狀態。”呂承諭說,比如發呆、做白日夢這就是一種催眠狀態,你能感覺得到身邊人在說話,但你并不清楚他們在說些什么。“只是自我催眠只能進入淺催眠的α波,而催眠師則能帶你進入更深的θ波。那時的你,才會更加輕松,感覺思緒在空中飄蕩。”
催眠實為心理治療法
“催眠并不等于睡眠,那是一種誤解。”呂承諭說,催眠的作用也不僅僅是為了治療失眠,失眠往往由心理問題造成,不從根本上解決,失眠也就難以得到根除。
“因此說,催眠其實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催眠師必須具有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說著,呂承諭遞出了自己的名片,名片上頭銜很多,“勞動部認證心理咨詢師”是其中之一。
呂承諭剛剛治愈了一個心理極度缺乏自信的18歲少年。少年長得很清秀,可總是不敢抬頭看人,見到呂承諭時也老是低著頭。“母親說他愛上網,而只有上網時才會有他這個年齡段該有的自信和笑容。”呂承諭說,后來經過催眠,他發現少年曾經在上小學時,被老師揪著耳朵“游操場”,當眾出丑過。
“隨著年齡的增長,那段歷史在他的記憶里可能已經模糊,甚至早已記不得。但催眠可以打開人的潛意識,讓他找到令他產生自卑的最初原因,然后運用復雜的心理治療法,如心理暗示等,幫助少年重塑信心。”呂承諭說。
催眠難問出銀行卡密碼
“作為心理治療技術,催眠還可用于減肥、戒煙、戒網癮等癮癖治療。說到底,它們都跟心理有關。”呂承諭稱,在催眠的狀態下,人如同處在一個真實世界中,這時運用心理學的厭惡治療法,比如讓他清晰地看到自己被污染的肺部等,就可以讓人們對香煙產生厭惡感,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當然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催眠在中國還算是個新生事物,很多人有恐懼心理,怕被人催眠后,意志被人控制,說出不該說的秘密,做出自己不愿做的事。
催眠真有這么神奇的力量嗎?呂承諭笑笑說,其實不然。催眠的狀態不是睡眠狀態,人的大腦處于半清醒狀態,你能記得或感覺得到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催眠師觸及到你所不樂意的事,如說出銀行卡密碼等,這時人就會警覺,催眠狀態的α和θ波段就會立刻跳到清醒的β波段,人自然會醒來。
此外,并非人人都可以被催眠。“那些注意力容易集中、想象力豐富、學歷高、智商高的人相對來說更易被催眠。”呂承諭說。
“催眠”需要管起來
現代社會壓力太大,失眠的人增多,有心理問題的人也多。催眠在這個時候進入人們的視野,被媒體所關注,或許暗合了某種需求。
但“催眠術”和其他的心理治療技術一樣,并非無所不能,肯定也存在著某些缺陷之處,也不是適合于每一個人。采訪中,呂承諭也說了,催眠在我國起步比較晚,從業者參差不齊,難保沒有利用“雕蟲小技”行騙的。
因此,與其依賴催眠,還不如自己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具備良好的體魄和健康的心態,來應對各種社會壓力。當然,如果有一天你真想去做催眠治療,你需要對催眠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催眠師的學識背景,最起碼得看他有沒有國家級心理咨詢師資格和臨床催眠治療經歷。呂承諭說,催眠師如果功力不厚,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基于此,我們認為,“催眠”作為新興的行業,相關機構需要加強對它的監管。越早監管,就越能揚長避短,這不論對患者,還是對催眠行業本身來說,都應該是種福音。
教你自我催眠法
呂承諭說,無需他人幫助,自我也可進行催眠。自我催眠對養心安神、調節情緒、增強記憶、消除疲勞等自我保健和防病治病具有積極意義。他向大家推薦了一套自我催眠法,即便在上班間隙也可以進行,時間在5分鐘左右,大家不妨一試:
閉目,將手放在腹部,深呼吸。用鼻子吸氣,停3到4秒后,用嘴巴吐氣,反復做10次左右。然后在心里從25開始倒數,每數一個數字,可以默念“我現在很輕松”。等到全身放松后(一般數到10),便可給自己一些正面的暗示,如“今天晚上睡眠將會很好”或是“我現在每天要少抽5根煙”。之后再做5個深呼吸,然后從1數到3,使自己慢慢回復到正常狀態。“整個催眠過程的暗示內容必須一致,也必須有實現的可能性。”呂承諭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13855.html
相關閱讀:催眠的花園:引導詞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催眠學習筆記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