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宗教音樂有哪些催眠的特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催眠原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宗教音樂被信徒看得極為神圣,各大宗教的活動都會用音樂渲染某種情感氛圍——基督、天主教信徒用受難曲、彌撒曲等營造對主的崇敬,佛教則用誦經的方式與佛祖溝通或者是獲得內心的寧靜。宗教音樂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用特別的語句重復形成的詠唱或誦讀,另外一種是用具有韻律特點的語言寫成的敘事歌曲,這些歌曲往往是信徒們表達喜悅、驚喜、痛苦、內疚、希望等強烈感情的常用方式,已然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習慣。

  歐洲的教會音樂以一種叫做“圣詠”的音樂形式為主,一直影響著整個歐洲的音樂表現形式。圣詠是指單聲調,沒有固定節拍的基督教歌曲,信徒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確定節奏,反復頌唱,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東方宗教以佛教為例,也有類似的誦經儀式,用不同的聲調節奏反復頌唱,比如“南無阿彌陀佛”。

  反復頌唱這樣單節奏的音樂,信徒們會處于淺催眠狀態。單調而沒有特定意義的聲音從人的嘴里發出時,大腦感到空白,意識中的評判減弱,聲音不可阻擋地進入人的潛意識。歌曲的節奏、音調將潛意識中儲存的信息迅速地調動起來,情緒對音樂有非常強烈的感覺,身體也體驗到相應的感覺——這樣歌曲與人的情感形成了相互的認同。再經過不斷地重復,大腦也會不斷地確認這樣的認同。長年累月不斷地被催眠后,音樂一旦響起人就會立即進入狀態而有所體驗,同時,一旦有這種體驗時人也會不自覺地想起音樂的節奏,形成類似于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除了“圣詠”之外,人們還將圣經里的內容加以語言上的改編,配以相應的曲調,用清唱的方式結合詠嘆、合唱形成歌劇,在教堂或者一些禮堂內進行表演。許多著名的音樂家都是創作清唱劇的高手,比如喬治?亨德爾的《彌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等,是清唱劇創作的巔峰之作,而約瑟夫?海頓的《創世紀》和浪漫時期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的《以利亞》,則是古典時期清唱劇的精品。

  這些有具體事件、情節的宗教音樂,大都是將宗教故事中的經典形象、情節進行不同風格的描述。作為信徒,人們對這些故事已經非常的熟悉,之所以愿意重復地觀看欣賞并樂此不疲,就是因為音樂的催眠作用。

  清唱劇類似歌劇,但沒有演員的肢體動作,純粹用音樂頌唱來表現。人們在觀賞的時候眼睛不會被臺上的畫面引導,但聲音進入耳朵時,清唱劇中所描述的畫面會立即在大腦中清晰地播放,就仿佛在大腦中放電影一樣。更關鍵的一點在于,人們不僅把清唱劇中的畫面清晰地在大腦中表現出來,而且會加入自己當時的情緒感受,從音樂里得到認同或是某種鼓勵,進入催眠狀態,在催眠狀態下整合身心達到平衡。

  視野拓展:藏宗密語究竟是什么?

  古老而神秘的藏文化對生命與世界有著獨特的詮釋。西藏高僧往往通過修習一定的功法,使自身處于自控、自覺的狀態,身心與天地合一,達到自由的境界,而他們的身體則會產生不可思議的能量與變化。在他們修行的過程中,大量地應用了藏密功法、密宗咒語等,這些看似簡單的音節或者肢體動作卻與人的身體有著某種不可思議的關系。許多人覺得這是故弄玄虛的巫術,也曾經有媒體煞有介事地出來破除迷信,事實上這里所謂的“藏宗密語”,不過是一套結合了自然界聲音以及動物活動規律而形成的發音方法,其中就包含許多催眠的要素。

  藏宗密語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真言”。“真言”是宗教的一種說法,實際上就是對大自然中聲音的模仿,比如最常見的三個字“唵”、“阿”、“吽”。這三個字是印度梵文聲母的總綱,“唵”被用來表達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阿”被用來表達宇宙開辟萬物生命生發的根本音,“吽”被用來表達萬物生命潛藏生發的根本音。在梵文中,這三個字母的發音之所以有這么重要的作用,是因為這三個發音的組合與最廣博的宇宙聯系在一起,意在對無限長時間和無限大光明的呼喚。
  藏宗高僧將此三音作為日常的功課來訓練,其實是一種自我暗示,讓自己達到催眠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高僧大腦中的畫面遼闊而深遠,能使他們的心胸無比開闊,不為瑣事煩惱,內心就可以歸于平靜祥和的狀態;同時這三個字的發音氣從丹田出,在發音的時候自然會伴有“腹式呼吸”——懂得養生的朋友都知道這種呼吸法對于人的意義,所以頌念的過程也是調節身體的過程。

  “藏宗密語”看起來神乎其神,實際上卻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只是在科學蒙昧的遠古時代,人們只能用想象的方式來應用一些智慧。事實上,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將這些民間文化中科學的部分提取出來,應用到新的環境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17993.html

相關閱讀: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催眠學習筆記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催眠的花園:引導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