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催眠的副作用及禁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催眠原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具有醫學和心理學知識的施術者能注意到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對受術者所起的暗示作用,尤其在催眠狀態下,良性言行能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反之,不良言行能產生消極的不良的影響。因此,在催眠前要擬訂一套完善的指令方案和行為規范。施術中還應隨情況靈活掌握,避免傷害受術者。副作用可以在催眠中發生,也可以通過再一次催眠消除。   

  一、催眠中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1.情緒的劇烈變化。

在催眠中可由于涉及到受術者心理創傷而引起潛意識的情緒激動。受術者突然對施術者產生敵視、漫罵、發牢騷。尤其在淺催眠中當施術者急于掌握受術者“心底”內容時,可認為施術者不是為他治病,而是想通過催眠手段來了解他的“秘密”。有人在深催眠中談到自己痛苦的經歷時痛哭不止。在催眠中出現這些副反應時,施術者應有心理準備,切莫慌張,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已觸及到受術者的“靈魂”和“要害”,一旦消除這種情緒反應,排除這一故障,受術者就能繼續保持平靜,接受暗示。對這些癥狀施術者要以誠懇和支持的態度,用婉轉動聽的言語暗示:“我完全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你這種心情是長期以來心理矛盾未得到真正解決而引起的,它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催眠狀態下你會無所顧忌地暴露出來,得到發泄,這樣你就會恢復平靜,好!你已開始平靜了,催眠的目的就是幫助你發現矛盾,分析矛盾,消除矛盾,恢復健康。”如果受術者繼續表現“敵意”或“漫罵”,就暗示:“我們是醫生,你不滿的情緒盡可以發泄。但我知道你不會把醫生或幫助你的人當作敵人,你理解后就再也不會責怪我們,我們會靜靜地聽你的陳述,決不會計較。我們會象幫助其他任何人一樣來幫助你。”“你在催眠下所講的內容我們決不會外泄,一定會嚴守秘密,這是我們的一條守則,請盡管放心。正是因為你相信我們才接受催眠,我們會非常尊重你,為你保守秘密。”“現在你仍在催眠狀態下,你仍然不能自控,你仍在我們控制下,絕對會聽從我們的指令,你無法抗拒。”“現在就可以證實一下,你感到手很沉重,抬不起來,試試看,果真抬不起來。”此時可以叫受術者抬手,當不能抬手時再暗示:“證明你在催眠狀態中,你現在真正安靜下來了。”通過以上暗示性指令受術者會迅即平靜,但在喚醒前一定得加暗示,“你醒后對于在催眠中的情緒變化會全部忘掉,相反地你會因為得到一次發泄而心情變得愉快。”

    一位25歲的未婚女性大學教師方某,因患失眠多夢,經;杌璩脸,對催眠治療半信半疑,在凝視催眠下數分鐘就進入淺催眠狀態。當問及引起失眠多夢的心理因素時暴露了多角戀愛中的矛盾心理,她突然從平臥中坐起來,十分氣憤,帶著仇視的眼神說:“你不應該問我,你不道德,我根本沒有睡,我心里都明白,我不做催眠了……”施術者立即按住她暗示說:“你反抗是無用的,你已處于催眠狀態,完全在我的控制下,你現在感到頭昏,全身無力,這是一種潛意識的反抗表現,你只能聽從我的指令,你動不了,你的手一點也無力,馬上就躺下了,躺下了……受術者隨即躺下,情緒穩定,繼續接受催眠治療,醒復后對催眠中的激動言行不能回憶。

    2.感知障礙。

     在催眠中因為暗示語不當或感覺閾限的改變,會出現不同情況的感知障礙。如在暗示語中說:“你下肢無力,抬不起來了”,最后未予以解除無力的信息,受術者就會一直處于無力狀態。在暗示時說:“你肢體抽動,我來幫助你治療”,但未付諸行動,則會出現明顯的抽動表觀。受術者由于失眠和情緒不穩接受治療,在催眠中又出現其他許多不適癥狀,如頭痛、腰痛等。患神經性嘔吐的病員,在催眠中癥狀可以重現或更加明顯。如一位16歲的女學生因母親患腸胃炎嘔吐,終日陪伴護理。3個月后突然出現發作性的眩暈嘔吐,醫院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癥”,時愈時發。在催眠狀態下突然發作,惡心嘔吐,煩躁不安,輾轉在床上,催眠師壓迫百會穴位并加以暗示:“現在按摩百會穴,你會立即安靜下來,請大口呼吸三次。”當患者大口呼吸時,數呼吸次數l 一,2—,3,好!惡心停止了,現在已輕松了。患者在暗示下轉躁為安,惡心停止,能安靜地繼續接受治療。

     還有一位具有雙重人格表現的女性癔癥患者,姓梁,僑居國外,因算命占卜、屬相與父親相沖,自幼被送進修道院做修女,接受一位專職女教師教育,達到初中文化程度。15歲時歸國就學。在一次歡迎歸僑的宴會上,她見到許多年輕的男女大學生,回到宿舍后就昏倒了。醒后躁動不安,自稱是男子,于是被送入醫院治療。以后在催眠狀態下又突然發作一次,自稱姓陳,看上去確有男運動員氣質和風度,當否定男性而是女性時,她就躁動反抗,撞頭以示威脅。醫生根據受術者這一情況,使給以有力的暗示:“現在你處于催眠狀態下,應盡情地享受催眠給你帶來的輕松愉快的感覺,你注意!現在聆聽自己的心跳,你的呼吸聲,再放松,再沉靜你就能聽到,聽吧!”“聽到了吧!你在催眠下一定會安靜下來,你已安靜了,安靜了……”于是受術者迅速安靜,繼續處于催眠中接受心理治療……。

    在催眠中可以用暗示誘出催眠性幻覺,又可通過暗示性指令予以消失。某些精神分裂癥緩解后,在催眠下妄想及幻覺癥狀可以復現,或能涉及潛在的妄想幻覺。如出現這種情況應在催眠下予以消失的暗示,否則會遺留下來。

 

    二、催眠后副作用及處理

    催眠后副作用主要是在催眠中運用不當的暗示所造成的,只有經過再一次催眠性暗示才能消除,不必有所顧慮。常見的有以下幾種表現。

    1.一般性反應

    有些人催眠后出現頭昏、頭痛、無力、多夢等不適,出現這些反應的原因主要是經過較長時間的催眠,尤其在深催眠狀態下突然叫醒受術者,醒后突然起床所造成的,或由于醒復前未下輕松愉快的指令。   

    2.情緒改變

    由于催眠中對受術者暗示不當或對于其心理矛盾的癥結揭露后未予以正確誘導和分析,復醒后會使受術者情緒變得急燥或抑郁,并持續很長時間。

    3.記憶減退   

    催眠能提高記憶能力,但在催眠狀態下運用不當的暗示后可損及受術者的記憶,甚至對既往的某些記憶也有所影響。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在下一次催眠中進行增強記憶的訓練,如閱讀外語或學習算術,并施以增強記憶能力的暗示:“通過學習證明你的記憶功能很好,今后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你會感到記憶很好,不會再為記憶力差而苦惱。   

4.人格改變

    也是由于催眠暗示不當所造成的,施術者的人格也會影響受術者。在暗示時要注意切不可將施術者本人的一些不良人格影響受術者。

 

    三、催眠治療的禁忌癥

    認為催眠狀態是一種病理現象的觀點已被否定,至今未見催眠暗示伴發嚴重后果的實例報道。如果說有不良后果,那只是在催眠中用詞不當產生的暗示性副作用,那種副作用又可通過再次催眠得到解除,故無須擔心。

    盡管如此,實行催眠治療仍應注意選擇適應癥,同時也應注意到某些禁忌癥,避免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禁忌癥的范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精神分裂癥或其他重性精神病。這類病人在催眠狀態下能促使病情惡化或誘發幻覺妄想。   

    2.腦器質性精神病伴有意識障礙的病人。催眠可使癥狀加重。

    3.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心力衰竭等。

    4.對催眠治療有嚴重的恐懼心理,經解釋后仍持懷疑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8732.html

相關閱讀: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催眠學習筆記
催眠的花園:引導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