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催眠調整不良個性特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催眠原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由于每個人的先天素質和所處社會環境的條件各不相同,所以心理活動狀況也千差萬別。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差別集中表現在每個人所具有的個性特征上。個性特征是指一個人心理上比較穩定,且經常表現的特點,一般包括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四方面。

    個人之間心理特征的差異,形成原因十分復雜。人在生理素質的基礎上,主要由于生活條件、教育影響,社會地位、實踐活動等方面的差別,形成了不同的個性特征,除了疾病可引起人格改變之外,兒童早期的經驗對人格形成有深遠的影響。例如受溺愛的兒童,他們從小生活上受到過多的照顧,限制了他們的實踐活動,缺乏克服困難的能力。長大以后,順利時驕做自滿,自我中心;處于逆境時,則極端自卑,自暴自棄。有些人由于童年教育不當,養成孤僻、多疑、冷漠、自負等不良個性.另外有幾種人格特征超出了正常范圍,被稱為異常人格,例如執拗性人格,癔病性人格、偏執性人格、焦慮性人格等等。

    在催眠狀態中調整個性的方法主要是在改善情緒的基礎上,建立良好的施受關系。運用語言的技巧對不良個性傾向進行分析、解釋。針對其不良個性造成的信息反饋,逐一剖析,使受術者充分認識個性不良傾向所導致的后果。這是在催眠狀態下進行認知心理治療,也叫催眠個性矯正法。要改變一個人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起來的個性,需作出艱苦的努力,催眠的次數相應要多.一般先采取他人催眠法,由訓練有素的催眠師負責施行,當個性傾向改善后則可以教會自我催眠,以鞏固和穩定所獲的效果。

    在施行催眠術前應對受術者作全面了解和檢查,測量個性特征。

    催眠矯正不良個性的步驟和原則:

    第一,全部了解受術者不良個性形成的基礎.

    第二,測量個性特征。

    第三,在催眠狀態下向受術者進行分析,解釋,提出指導性意見.首先從提高情緒,改變行為方式和社會交往著手。催眠狀態下的指導語應根據上述原則制訂。

    自我中心是心理發育不成熟的一種表現,是早年意識的重現,因此自我中心者的言行受到早年意識的影響,以自己的想象為中心,以主觀感情對待一切事物和人際交往。在這種自我中心意識的指導下,無論對同事對上級或家庭成員必然產生關系緊張,不尊重別人。

    具有嚴重自我中心氣質的人,多屬歇斯底里人格,很難通過說服教育或勞動改造而改變。催眠心理治療雖能起作用,但也是非常艱巨的。在人際交往中,個體都不同程度地殘留著這種自我中心成份,但在一般情況下都能進行自我調節和控制,如出現失調或失控時,催眠術則有助于提高調節和控制的能力。借助于催眠狀態下受術者的傾訴現象,接受催眠師的指令,逐漸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和對待他人,克服自我中心,改善人際關系.  

一位年輕能干的女教師,平時主觀任性,自以為是,認為教研室里的同事水平都不高,連教研組長的水平也不如她,表現盲目驕傲。上課對學生異常嚴肅,甚至體罰學生,造成與同事、家長關系特別緊張。一次獲悉教研室將派一名水平高的教師去觀摩其他學校的市級公開課,就自我提名:“我水平高,我要去,我非去不可。”為此甚至鬧到教育局。在家中也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丈夫,總認為丈夫沒有出息,干不了大事,小事也干不好,處處挑剔造成家庭不和睦,以致鬧離婚。由于單位和家庭的內外矛盾,產生易怒、失眠而接受催眠治療。

她是一位高度可催眠者,在催眠狀態下通過暗示性指令,幫助分析其性格缺陷,自我中心的表現,使對自己有所了解。失眠很快治愈,情緒轉佳。在有信心接受鞏固性治療時,對自我中心的發生和表現予以說明,幫助分析這種心理問題在人際關系中的危害性,再指示糾正的方法。經12次催眠治療后自我中心意識有了明顯改善;開始意識到自己性格的缺陷和這種自我中心的危害性,與同事和家庭成員的緊張關系開始緩和,20次治療后有了初步的改觀,經前后二月余治療,能與人友好相處,也能恰當地評價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8733.html

相關閱讀: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催眠學習筆記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催眠的花園:引導詞
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