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258規則:下家丟1萬,3、4、7萬基本不吃,2、5萬可能要吃;
2.牌過半旬,上家開始落風子,不要碰(碰聽張除外);
3.牌局一直不胡,最好不要動牌,要打熟張,牌一動就有吃大牌的可能;
4.下家丟3、8萬,有可能手握3、5、6、8萬,打4、7萬要小心一點;
5.下家丟8、9萬,有可能手中還有4、7萬,打4、7萬要小心一點;
6.開始幾圈,除嵌張、邊張外,兩頭張最好不吃,先上別的張,等上家再拿到這種牌時,他還
會打下來;
7.手中有1萬一張,2萬一對這種牌型,別人丟3萬,如有混(百搭)不要吃(吃聽張除外);
8.外面風子除東風外全都見了,不能打,有可能要杠開,至少看二圈再打;
9.外面有7萬碰掉,8萬見二張,9萬基本上有人碰;
10.牌開始時先丟蕩張,再丟風子,但是手中風子不可超過二張;
11.自己無混(百搭)聽張,比如2、5萬,上家丟2、5萬,如果你吃了可聽2、5、8,沒有必要吃;
12.單吊不要吊一張都沒有見過的張,最好吊兩頭都碰掉,外面見一張的張子或風子;
13.開始幾圈,有人丟東風,手中有東西風,要先丟西風,因有可能有人拿西風對,別人丟你將
被輪出一圈,東風你還可能拿對。
知已知彼戰術①怎樣猜牌
猜牌有兩個內容:
(一)
進攻時:自己所想要上的張,上家有沒有?肯不肯打?已經聽張了,人家會不會打?
是否就打?
(二) 守勢時:人家要什么牌?人家聽什么牌?
取攻勢是求自己從速上張,盡早和出,以免人家和出,雖攻亦寓守意。
取守勢時則力求猜測準確,以縮小克牌的范圍,而給自己出路,雖守亦含攻崐。
猜牌有兩種情況:
(一) 初步的:下家大概有哪一路牌。這張牌打出去,大概有人要碰,要吃,或要和。
(二)
鐵定的:這一張牌打出去,一定有人和出,而且一定是某一家和出。
前者是籠統的,可以根據統計、觀測而得到答案;后者則是確定的,決非單憑估計而可得
到答案。
猜牌的根據是什么呢?
猜牌總是根據種種現象做出判斷的。在未列舉及分析這些現象之前,得先說明一點:下列
的現象雖然是分別舉出,看來是個別的,然而這種種現象實際上又是互崐相聯貫的。
下面是據以猜牌的現象:
(一) 河里的牌
就是四家所打的牌。譬如:白板見了兩張,倘若你手里還有一張白板,決計沒有人要,也
沒有人再會打給你。這個例子似乎太幼稚了,然而你正可以從這個例子來加以推論。如八
筒已見三張,九筒見一張,而你手里有七、八筒的六、九筒的搭子,必然極容易吃進或和
出(倘若已經聽張的話)。換一個例子來說,河里絕少五、六萬,則四、七萬便是人家容易
吃進或和出的牌。
不要以為這種現象是顯而易見的,不少入局者正是忽略了這種現象而鑄成錯誤的,如以為
八筒(以八筒見三為例)是熟張而打八筒,這樣在不覺中把本人的上好機會丟掉了;或是以
為一萬已見三、四次(以五、六萬甚少為例),四萬亦屬可打。這是猜牌的初步概念;而成
熟的準確猜牌大多建筑在初步概念上面。
(二) 別家打牌的次序
這一點我們在“控制下家”一節內已經講過,應該隨時記牢別家所打的牌的先后,同時可以
猜想——他為什么先打那一張,后打這一張呢?其中必有道理。
譬如:上家先打二筒,后打四筒。他也許是拆搭子;也許是打二筒時抓進一張五筒,而打
四筒時已抓進六筒(因為有四筒一對),或者仍舊留有三、六筒搭子;也許是打二筒時抓進
一張六筒,而打四筒時抓進一張七筒。
倘若上家先打四筒,后打二筒。他也許是拆搭子;也許是本來有一筒一對,所以先打四筒
,并不蝕搭,而打二筒時則希望一筒來碰,或把一筒一對做麻將。
任何一張牌都可以研究,任何一張牌都會提供一種信息,因為誰都不會無緣無故打牌的。
也許有人會說:我就是常常無緣無故打牌。不對,你有時所以隨便打牌,是因為手里的牌
閑張甚多,而這也是一種信息,也是一個緣故。
下面再做進一步的解釋。
先打二筒,后打四筒是常例:先打四筒,后打二筒是反常。因為二筒較近幺、九。凡是反
常的打法,常常含有明顯的道理。
倘若上家先打四筒,后打二筒,而河里并未見過一筒,他手里有一筒一對,便更有把握了
。倘若能再有其他的現象來旁證這一點,那上家手里有一筒一對或一坎,便可準確地加以
證實了。
據以猜牌的現象彼此都有聯系,這便是一個例子。當然這還是最簡單的。
(三) 打牌的姿勢
如手里是一副大牌,現出一種特殊緊張或過分仔細的精神狀態,,象把十三張牌數一數,
每打一張牌都可以考慮;在聽張之前一張,故意把牌打得重一些,向桌上拼命一拍;正想
吃進某一張牌,突被對家碰去,把拿出一半的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