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而不實,基本上沒有什么用,整本書看完了覺得全是沒用的廢話,就一個概念翻來翻去的講
2本書不太適合高中生和大學生看 因為只是入門的書 照他的說法單詞量2200就可以稱為upper級了 高中生肯定超過了 無語了。。。。
3但是翻開看看,內容超爛!全書就沒用上幾句英語!完全的靠理論在那泛泛而談!看來日本人寫的關于英語方面的書都看不得!奉勸大家千萬別買啊?
4這本書總得來說,寫得還不錯,值得購買。但是關于英語單詞記憶部分就只有寫效果沒有介紹方法了。我本來是賣來記單詞的,我現在只能用來記數字和撲克牌了。
5沒什么實質性的東西,有興趣的看下還可以,過于空想化,缺乏實際意義。
6里面介紹的內容跟特異功能似的,能練成的話,別說是天才,你基本就是超人了。我看就是現代化的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
7我郁悶了,明明是超右腦開發訓練。。。。。。拿到后一看原來是英語的東西。。。
8的確啊~~完全沒講什么 無用的東西
關于第1、5、8條:華而不實,基本上沒有什么用,整本書看完了覺得全是沒用的廢話,就一個概念翻來翻去的講
沒什么實質性的東西,有興趣的看下還可以,過于空想化,缺乏實際意義。
的確啊~~完全沒講什么 無用的東西
大道至簡。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七田大師在書中里面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強調右腦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觀念的變革。其中介紹很多簡單但極其實用的方法。他的作法就好比告訴我們:“堅持天天鍛煉身體很重要”,然后引出多種實例,并且通過很多常見的鍛煉方法再次強調堅持鍛煉的重要性。
接著,很多人的第一回應就是:“這個我知道!”
確實,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你做到了沒有?
關于第2條:本書不太適合高中生和大學生看 因為只是入門的書 照他的說法單詞量2200就可以稱為upper級了 高中生肯定超過了 無語了。。。。
此人必定忽視了書中如此分類的前提:口語。
2000左右的詞匯在閱讀方面肯定是遠遠不足的,但如果只用來說口語,遠遠足夠。
甚至有科學調查指出,英國的文盲掌握1000左右的詞匯就能夠交流無阻。
詞匯在口語中的作用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強大,只要掌握2000左右的詞匯,就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進而發展為英語思維。這種用英語推動英語口語的方法能力,其效果遠遠超出漢語翻譯式的口語。高中生不是不知道單詞,只是說不出來而已。
關于第3條:但是翻開看看,內容超爛!全書就沒用上幾句英語!完全的靠理論在那泛泛而談!看來日本人寫的關于英語方面的書都看不得!奉勸大家千萬別買?
童鞋,你找錯書了,你應該去找一本全英文的由外教執筆的語法書之類。七田老爺子的著作全稱是《超右腦英語學習法》,不是《超右腦英語語法》或《超右腦英語900句》。再附送一句:我按照書上說的方法,通過兩個月的訓練,確實做到口語的脫口而出。
關于第4條:這本書總得來說,寫得還不錯,值得購買。但是關于英語單詞記憶部分就只有寫效果沒有介紹方法了。我本來是賣來記單詞的,我現在只能用來記數字和撲克牌了。
又見看書未看要點的人……
右腦學習的精髓就在于啟動右腦的圖形處理功能,數字、撲克和單詞在右腦面前,統統都是圖片!數字和撲克只是用于開啟和訓練右腦圖形處理的輔助工具,你直接用單詞來輔助也未嘗不可,而且方法都是相通的。學東西一定要靈活處理。
關于第6條:里面介紹的內容跟特異功能似的,能練成的話,別說是天才,你基本就是超人了。我看就是現代化的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
練成之后的效果就是有那么恐怖,但要花很長時間,順便問一下,你有必要全部練成嗎?
記得以前有個年輕人告訴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我的夢想是賺1000億美元!”
卡耐基巨惶恐:“樓主何出此言?你到底要這么多錢有何用?”
年輕人回答:“我也不知道。錢不是越多越好嗎?”
卡耐基道:“超出主人控制1000億美元的財富足以給世界造成災難(當時的1000億美元確實有此威力),你應該把目標定得更實用一些!
最終,年輕人把目標定為成為一名商業大亨,而且他也做到了,并且深受同行的尊重。
能力的訓練應該以服務自己人生高尚的目標為基準,過于貪婪,只會適得其反。
如果說七田書中介紹的近乎于超能力的右腦天才們的功力是100,我們只要能夠練到10-20就足以在智力方面成就我們的任何夢想。我現在也僅僅只是練到大概2~3左右的地步,就已經感覺在英語學習、記憶力和思維速度上較之以前有質一般的飛躍。
貪多嚼不爛!
關于第7條:我郁悶了,明明是超右腦開發訓練。。。。。。拿到后一看原來是英語的東西。。。
學習外語是從基礎開發右腦的最佳方法,這是七田著作中反復提到的,而且見效也最快。如果直接從圖形開發訓練起步,不僅困難重重,而且見效極慢,可能三個月之內還不會有任何變化,一般人是絕對扛不到“守得云開見月明”的那一天的。
況且,英語學習只是右腦開發的輔助工具而已,你通過英語學習開發了右腦,既掌握了一門外語,又開發了右腦,何樂而不為?如果實在討厭英語,那么,開發完右腦后將其扔掉不就行了?何必拘泥于形式?
永遠不要對自己不了解或尚未付諸實踐的新生事物輕易下結論,否則,你會錯過一個改變自身的絕佳機會。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