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序言
一
按儒家經典(大學)的說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此所謂“大學”,當然不是這套書標題中所說的現代教育體系中的“大學”。
但是,有萬千青年在其中學習和生活的大學,確實應有一種作為主旨的“道’。而這種道,我想,用“明明德”、“親民”和“止于至善”來定義,也是相當精辟的。
這套書的主旨,也就是這樣來定義大學的主旨的。
這種主旨乃是大學的靈魂、大學的精神。沒有了它,大學不過就是制造小機器的大機器,在其中奔走的教師和學生,不過就是一群為謀生而營營不已的”腐儒”,而不配稱為古人所說的“儒者”。
假如我們用更加側重于德行的“君子”一詞來代替“儒者”,我們會發現,在西方大學發展史上影響深遠的(大學的理念),竟然同中國教育史上影響深遠的《大學》抱有同樣的理念大學的任務是培養“君子”,在現代環境中說,即培養具有美德的公民。
----------------------------------------------------------------------
二
然而,如何能夠培養‘美德”,如何能夠“明明德”呢’(大學)引(書經)說“顧?天之明命”,意為要經常顧念或思考上天的“明命”。而(大學的理念)也 主張,要全面地學習人文知識(其中包括神學知識),要注重自古流傳下來的信仰。這兩本《大學》都提醒我們,仰望在人之上的超越者,是人的“明明德”.“親 民”、“止于至善”所必須的。
實際上,在中國傳統中,“至善”乃是“圣”的境界;而在西方傳統中(以至在印度和伊斯蘭的傳統中),“至善”也是神的境界,甚至就是“神圣者’本身。
----------------------------------------------------------------------
三
人的精神是相通的;大學生的精神是與同學、與老師、與大學的精神相通的。
人類的精神是相通的;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是同別的民族、別的時代的精神相通的;一種文化.一種文明的精神,是同別的文化、別的文明的精神相通的。
所以,大學的精神,要汲取各種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精神;所以,這本書的形式,是盡力采用代表各大文明精神的文本,向當代大學生和一般讀者展示當代人類文明 的源流,F在各大文明之流正在匯聚為所謂“全球化”的大潮,究其最深刻的原因,也許正在于其“源”之共同\其”神’之相通罷?
----------------------------------------------------------------------
四
就這套書的第一卷即”上古與中古卷”而言,它展示的是人類各大文明相距最遠的那些時代的文明精神。在那些被稱為神權政jh和政教臺一的時代,宗教作為備 文明內在精神的地位是尤其明顯的。所謂軸心時代,實即各大文明以世界各大宗教為核心而成形的時代。所以,我們要了解世界各大文明的來源及其精神,就不能不 了解它們的宗教。這是這一卷會包含大量宗教經典的基本緣由。
當然,在希臘文明、羅馬文明、中華文明,甚至基督教文明等部分,大部分選 文不是宗教經典,這里的理由也是很清楚的前三種文明雖然各有其宗教傳統;但是最為后人所重視的,或對人類文明貢獻最大的,分別是其哲學\法律和倫理,而不 是其宗教;至于基督教文明,則它作為一種文明(而不作為一種宗教),已經吸收了大量的哲學、法律和倫理等理性因素,這也是舉世公認的。所以,這幾個部分收 入了大量的非宗教文獻,這也才能顯現其實際上具有的豐富性。另外,伊斯蘭和印度文明的鮮明的宗教特性同樣是眾所周知,因此,在此主要以其宗教經典來代表。 而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則由于己經不復存在,就不再以其文本來增加已經很大的篇幅了。
選文的題注主要是為了說明版本出處。由于這些文本或其作者的知名度很大或不難查到,甚至早已是大學生的常識(盡管他們未必都讀過原文);所以為節省篇幅,在此的介紹盡量從簡,甚至從略。
最后應該再說一句:一方面,對一種文明精神的認識,有點像對一個人的精神的認識,可以“一見便知”,不必讀得太多太雜(更不必讀那些并非經典的“印刷垃 圾”);另一方面,對一種文明精神的認識,也正像對一個人,可以“一見鐘情”,而后自當結為至交(“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這卷書以至這套書只能算一 個“引子”,一位“媒人”,希望有情人、有心人在這里“一勺飲”之后,能自己尋入那些美妙的甘泉,去暢飲那滋養心靈的仙露活水!
何光滬
2002年11月10日
目錄:
一、希伯來文明精神
“起初”
上帝與世界
上帝與人
人與人
你的兄弟亞伯在哪里
摩西十戒
立王之罪
大自然的祝福詞
經注-法典-傳說選編
二、希臘文明精神
金言…………………………………………………………畢達哥拉斯
論自然………………………………………………………巴門尼德
對生命的拯救………………………………………………德謨克利特
德行可教……………………………………………………普羅泰戈拉
雅典民主的精神……………………………………………伯里克利
人之無知……………………………………………………蘇格拉底
附錄:蘇格拉底的品格…………………………………色諾芬
洞穴內外的人………………………………………………柏拉圖
理想的國家
德行與幸!瓉喞锸慷嗟
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
附錄:第一推動者
政治學……………………………………………………亞里士多德
(1)人是政治的動物
(2)論公有財產
(3)中等階級統治的國家最好
雅典政制…………………………………………………亞里士多德
關于幸!A_多德
一種政治秩序的誕生和敗壞……………………………希羅多德
君主、貴族和民主制度的優劣…………………………希羅多德
三、羅馬文明精神
羅馬《民法大全》(節選)
死亡與我們無關……………………………………………盧克萊修
道德上的善…………………………………………………西塞羅
國家是人民的財產…………………………………………西塞羅
惡法非法……………………………………………………西塞羅
致塔西陀……………………………………………………小普林尼
生命的沉思…………………………………………………馬克-奧勒留
靈魂的愛……………………………………………………普羅提諾
法學總論……………………………………………………查士丁尼
四、中華文明精神
詩經(節錄)
(1)雨無正
(2)蒸民
論語(節錄)
民貴君輕
禮記(節錄)
(1)大學
(2)中庸
孝經(節錄)
道德經
兼愛
孫子兵法(節錄) 韓非子(節錄)
系辭
白虎通義(摘錄)
陳政事疏(節錄)
司馬氏居家雜議
五、基督教文明精神
好消息
(1)登山寶訓
(2)寬容
(3)十字架
上帝就是愛
懺悔…………………………………………………………奧古斯丁
真理的道路…………………………………………………羅吉爾-培根
論買賣中的欺詐行為………………………………………托馬斯-阿奎那
抵抗暴政的權利……………………………………………托馬斯-阿奎那
因信稱義……………………………………………………馬丁-路德
這就是我的立場……………………………………………馬丁-路德
我們有責任送兒童入學
論原罪………………………………………………………加爾文
自由大憲章
人類需要自由與和平………………………………………但丁
六、伊斯蘭文明精神
古蘭經(選錄)
圣訓
七、印度文明精神
創世頌
奧義書
摩奴法論
佛典:如夢幻泡影
(1)長阿含經-善生經
(2)金剛經(選錄)
[emule]ed2k://|file|%E5%A4%A7%E5%AD%A6%E7%B2%BE%E7%A5%9E%E6%A1%A3%E6%A1%88%5B%E5%8F%A4%E4%BB%A3%E5%8D%B7%5D.pdf|7753191|bda29796638b35fbbfb8426e42d46321|h=SU2WBRMXNVIOVTBDAVLCUYFBZQ544N75|/
ed2k://|file|%E5%A4%A7%E5%AD%A6%E7%B2%BE%E7%A5%9E%E6%A1%A3%E6%A1%88%5B%E8%BF%91%E4%BB%A3%E5%8D%B7%E4%B8%8A%5D.pdf|8993039|a3bf9c7dc8bcb0f7f193d24fa32d644e|h=PN2TXFQZQOIZQRBSJDAU2S76B5O2Y344|/
ed2k://|file|%E5%A4%A7%E5%AD%A6%E7%B2%BE%E7%A5%9E%E6%A1%A3%E6%A1%88%5B%E8%BF%91%E4%BB%A3%E5%8D%B7%E4%B8%8B%5D.pdf|9603501|59afa07ad520b940d64ed9a4c8ebdf0b|h=XXFOG6EXO34CLUMYV4Q76AIJNWDQQ26B|/
ed2k://|file|%E5%A4%A7%E5%AD%A6%E7%B2%BE%E7%A5%9E%E6%A1%A3%E6%A1%88.%E5%BD%93%E4%BB%A3%E5%8D%B7.pdf|9473010|4713be652e9a2c33d687351539a3bfa7|h=5WRPGO2S5QNNA46PHWU6MXAYCXR2ZDML|/
[/emule]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