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不可避免地觸及到了許多不同的論題,它們中的一些在社會上存在著極大的爭議。本書并不想就這些問題給出什么權威的定論,但是,在很多領域、很多爭議當中,人們都似乎有意識地進行了高度的專業化分工,以至于人們的內心世界都被或多或少地隔離于外部的客觀世界之外。諸如在金融、法律、政治、宗教、社會、醫學、教育、精神病學等學科和領域,都已形成了專業的術語,這些術語的精確涵義,只有它們的創始人才能夠真正地把握。因此,在我們進行某項專業研究之前,我們有必要首先就某些涉及到的專業概念進行精確的界定。然而,在面紗之后,世俗的公眾并沒有受到權威的歡迎,在那些專業人士與普通大眾之間,缺乏有效而充分的溝通。
目錄:
譯者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 簡介 1
華爾街是一種象征,它所代表的抽象意義,遠遠不止于大多數人所熟悉的金融業務。
第2章 賭博游戲 5
盡管華爾街看似一個大賭場,但是,它其實是一種經濟機制,它具有更為基本的重要意義和完整特征。
第3章 障眼術 9
障眼術投資者眼中的股市風云,其實發生在他們自己的內心深處。
第4章 股市老千 13
新手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指責股市老千的存在。事實上,他們所做的,只是在向那些更富有經驗的股市老手們支付學費。
第5章 盲人 17
我們中大多數人的投資生涯,都始于某種無意識的狀態,甚至可以說是瀕臨盲目的境地。
第6章 走出黑暗 21
男人和女人,都是黑暗中的空白石板,直到他們像海倫·凱勒那樣,開始接受教育并睜開雙眼。
第7章 照相機 23
我們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就像是一架小小的照相機,它未加過多的分析,便把所有的信息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第8章 主要接收者 29
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我們逐漸意識到,我們的大腦,其功能就像是一部照相機,而我們的各個感覺器官所記錄的信息,其實并不來源于我們的意識,而是來自“外界的客觀事實”。
第9章 出發點 33
.盡管人類在許多方面都不如動物,但是,人類在有意識地研究和學習等方面,遠遠高出動物一籌。
第10章 一一對應 37
我們的大腦總在不斷地繪制外界客觀現實的一幅幅地圖。每一幅完美的地圖,都存在著與其所描繪的客觀現實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
第11章 地圖與地圖之間 41
存在著不同精度即不同抽象程度的地圖。它們所反映或所包括的地域特征的詳盡程度,取決于不同的需求和目的。
第12章 地圖的不斷更新 47
我們必須標注地圖的繪制日期,這樣,我們才能夠確定地圖的有效性。那些最新的地圖,通常也是最有用的地圖。
第13章 引入各項最新數據 53
一幅完成于1950年的IBM地圖,一定不會與一幅繪制于2000年的IBM地圖完全相同。地圖中的某些部分,例如股票的價格必定會被更新。
第14章 26個開路先鋒 55
26個字母以及由它們構成的文字,使人們得以相互交流心目中的一幅幅地圖。
第15章 地圖的地圖 59
人們能夠繪制地圖的地圖,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對事物進行連續的、更高層次上的分類和概括,然后賦予它們不同的符號。
第16章 鴿巢 63
當人們賦予鴿巢—標簽的涵義不盡相同時,沖突也將由此產生。
第17章 標簽 67
我們必須仔細地判斷標簽所在的抽象層級:“辦公室文件”并不等同于第10002號發票。
第18章 并非一模一樣 73
除了純粹的理論世界,我們根本無法在現實中找出兩件完全一模一樣的東西,例如軸承等任何東西。此外,即便是同一事物本身,今天的情況與明天的情況也是不同的。
第19章 上梯子和下梯子 75
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需要,選擇使用詳細程度不同、抽象層次不同的地圖。
第20章 相似性與差異性 77
一張近距離拍攝的班級集體照,將讓我們更多地看出班級成員之間的個體差異。越往后退,拍攝的視角越廣,我們則越能夠找出全部同學的相似特征,而不是他們之間的個體差別。
第21章 超越客觀世界 83
人們的看法(例如“好”)或人們所采用的形容詞(例如“紅色”)等等,都具有相當的主觀性,它們并不能夠完全確定和統一。
第22章 為地圖標注涵義 93
觀點或品位所包涵的意義,都帶有個人化的特征,它們不僅無可厚非,甚至還可能與客觀事實相悖。
第23章 沒有地形地貌的地圖 97
某些符號根本就缺乏與之相對應的客觀事物,例如:“上帝”、“永恒的真理”、“好的”等等。
第24章 超常復雜的機器 101
人類渡過了公元后的第二個千禧年,而直到此時,人腦仍然還是最復雜、最非凡的自然奇觀。
第25章 意識的層級 107
我們對客觀世界的意識,來源于不同的途徑,它們既可以來自于詳細而精確的實地觀察,也可以是缺乏實際檢驗的,基于社會文化基礎之上的主觀歸納和總結。
第26章 時光的回旋 117
被科澤斯基稱為“時光的回旋”的能力,便是指人們從前人所流傳下來的文字中學習知識的能力。
第27章 停一停!看一看!聽一聽! 121
在我們接受那些神圣的教誨,以及那些歷史的地圖之前,我們首先必須冷靜客觀地檢驗它們的適用性和正確性。
第28章 矛盾 127
在實際的經驗和現行的權威面前,人們總是傾向于接受現行的權威(以及權威的地圖)。而有見地的投資者將明察秋毫,注意到權威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出入和矛盾。
第29章 放棄以人為中心的宇宙觀 141
我們無法測量高層級上的抽象概念(如上帝)。為避免不必要的爭端,我們必須就其定義達成一致的意見和共識。
第30章 必須獲得理性 145
如果我們不加檢驗便接受我們的文化給予我們的教育,那么,我們勢必喪失理性。為了獲得足夠的理性,我們必須學會考察客觀的事實。
第31章 思維的過程 149
學會遵從社會的教導;學會分析性地思維,并根據當前的客觀事實,辨析出那些過時了的地圖和符號。
第32章 高層次抽象概念的模糊性 155
一個高度抽象概念的意義,例如“成功”,完全取決于它的使用者。它們從屬于主觀的范疇。
第33章 “對于我來說” 157
為了將人們主觀的看法(例如“這是邪惡的”)與客觀的事實區別開來,我們務必加上“對于我來說”(或者“對于他來說”)的標識。
第34章 不是/就是 161
片面的思維方式將導致我們以二元論的方法來思考問題—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第35章 二元論的危險本質 167
尤其是在面對感性的不是/就是的決策的時候,我們應該停下來,去認真地檢驗介乎黑和白之間的灰度究竟如何。
第36章 三元價值定位法 171
以三元值而不是二元值(不是/就是)的方法來看待問題,將賦予我們更多的選擇。
第37章 多值系統 175
除了二元決策系統和三元決策系統之外,我們還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第38章 無窮值系統 179
除了簡單的有限值系統之外,還存在著無窮值系統,該系統將具有多個不同的結果和不同的選擇。
第39章 希臘人的諺語 185
希臘人流傳下來這樣的諺語:“過猶不及”、“實際測量一切事物”。這些諺語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從多個角度、多種選擇來考慮問題。
第40章 并不完美的信息 195
我們所得到的大部分信息,不論是關于生活方面的信息,還是來源于股市的各種信息,都不是完美無暇的。我們大可為此哀悼不安,我們也不妨接受它們,并適當地處理和對待它們。
第41章 究竟為何如此傷痛? 201
人們可能遭受到的最大傷害,并非來源于金錢的損失,而往往來源于自我和自尊所遭受的傷害。當然,自我或自尊的傷害通常與金錢密切相連,金錢的損失導致了自我和自尊的受傷。
第42章 盈利也可能造成傷痛 209
當我們沒有能夠圓滿地獲得利潤的時候,例如我們沒有完美地控制好某件事情,或錯過了股票的最低點買入或最高點賣出的時候,我們同樣感到心靈的傷痛。
第43章 預測未來 213
對于股市(或生活中)種種可能的未來發展,我們其實并不要求做到精確而完美的預測。容許不確定性和不完美性的存在,我們所必須做到的,其實只是“充分而且必要”的精度而已。
第44章 預測未來的方法 215
研究過去。找出一種預測未來的基本方法,并利用已掌握的歷史數據檢驗該方法的有效性。之后,我們便可以利用現實的數據再次檢驗該方法的有效性。同時,我們應確定一個可接受可容許的誤差范圍。
第45章 尋找平衡 219
在舵手的不斷調整下,小船劃出了Z字形的前進航道。類似的情形也常常發生在系統尋找平衡的過程中,或是股票市場為股票找尋公平價格的過程中。
第46章 正反饋 225
一個機械系統,如果不能夠及時調整偏差,最終將任其自然地走向徹底失控,我們說,該系統經歷了一次正反饋的作用和過程。
第47章 什么是“價值”? 231
股票價值,就像美麗一樣,它只是股票的持有者們眼中的個人之見,因為它只是一個高級的抽象概念而已。
第48章 提出正確的問題 241
有些問題很值得加以詢問和探討,而有的問題則不是。學會區別兩者之間的差別,將無疑有益于我們整個的人生。
第49章 每天要問的兩個實際問題 247
有兩個簡單的小問題,它們的妙處便在于能夠擊破和揭穿許多無意義的聲明和表述,它們就是,“真是這樣的嗎?”和“你怎么知道的?”
第50章 胡言亂語,無窮無盡 253
你完全可以收集到眾多的信息和資料,直至它們完全淹沒你收集它們的目的和意義。在股票市場上,這種情形尤為突出。技術分析家們試圖沖出信息泛濫的迷霧,更切實地觀察客觀的現實。
第51章 我們無法得到所有 259
收集所有數據和資料的想法,既不現實也不必要。我們所需要的,其實僅僅是那些充分而且必要地滿足我們的目的的信息和資料而已。
第52章 真相、全部真相、絕對真相 263
為了處理好對“絕對真理”的無盡追求,人們發展出一種長足的“選擇性不注意”的能力。理性將帶給我們處理絕對化的更多的靈活性。
第53章 幕間休息 265
不必注意幕后的那個家伙,他不過是本書的作者約翰·瑪吉。
第54章 過期的信息 269
我們生活的環境不遺余力地向我們兜售各種過期的地圖,例如各種觀念、指示和價值觀等,它們根本早已喪失了任何的作用。理性的投資者會首先對這些地圖進行檢驗,然后再判斷和決定其究竟是過期了的地圖呢,還是仍然有效的地圖?
第55章 “購買優質的、安全的股票” 275
購買安全股票備受人們推崇。但是,在這些安全的股票已經變得不安全的時候,仍然堅持對它們的一往情深的推崇,將阻礙我們對地圖的有效更新。
第56章 “我只對收入感興趣” 283
一位股票投資者,如果他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股票的某個單一方面的話,例如股息收入,那么,他將很快發現,自己所沉迷的,原來只不過是一場騙局游戲里的一個錯誤方面。市場對股票的定價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
第57章 “但我仍然堅持我的股息和紅利” 287
“股息”,就是魔術師從他的魔帽中變出小兔子時,引開人們注意力的另一根魔術棍。從長期來看,分派股息的股票與不分派股息的股票之間,差別甚微。
第58章 束之高閣,忘掉一切 291
將手中持有的股票束之高閣,徹底忘卻的做法,無異于不給汽車加油的荒謬。
第59章 古老而罪惡的保證金 295
保證金—這個危險的詞匯。你切勿采用保證金的方式來進行股票交易。不過,你會用現金來購買房子嗎?
第60章 超越股票市場 299
股票市場所闡釋的,決不是股票本身。它為我們解讀了美元的價值,以及各種事物與美元之間的交換比率。
第61章 相關性和因果關系 303
只有那些天真的股市投資者,才會致力于尋求股票走勢的本質因素。經驗老到的股市高手,將只追求股票走勢之間的各種相關性。
第62章 “基本因素” 311
賬面價值、賬面收入、資本總額、研發成果、資金周轉、生辰八字等等,技術分析家們決不會過多地考慮事物的基本因素。他們將更關注對客觀事實、實際價格以及實際成交量的具體觀察。
第63章 “應計制”和“實際發生制” 315
已實現的收益與損失—只對它們進行賬面記錄,而不將它們列入股票組合收益的做法,構成了另一個愚蠢的投資行為。
第64章 向上總比向下好 321
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傾向于認為,向上總比向下好。于是,那些對賣空交易缺乏認識和經驗的股票投資者便再也逃脫不了消亡的命運。
第65章 向上與向下的表面現象 329
或許,我們不一定采用美元/股的單位,而采用股/美元的單位—不論是美元還是股票數量,我們都可以對股票投資的收益加以衡量。
第66章 政客與經濟學家 333
政客們(政治家們)既享受著自由競爭市場帶來的好處,也同時根據政治需要,對投機家和暴發戶橫加譴責和刁難,并享受著這一行為所帶來的政治利益。
第67章 各種工具 339
許多投資方法和系統,都能夠為我們帶來收益。世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萬無一失的投資方法,任何方法和系統都代替不了理智的客觀觀察和具體實踐。
第68章 有人能夠預測未來嗎? 345
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而在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預測未來。聰明的投資者將致力于開發一種預測未來可能性的方法,并用可測量的尺度來評測它們。
第69章 考評的方法 351
為了很好地處理任何復雜的情形或復雜的游戲,例如股票市場,我們必須跳出當局者的角色,從遠處全盤性地分析問題,并歸納和總結出最終的結論。
第70章 構建考評方法 355
在對個別事件的實際觀察之后,我們必須進行分析和歸納,它們將構成我們預測未來的前提和基礎。
第71章 考評方法必須構建于事物基本輪廓的基礎之上 359
技術分析人員,將股票所攜帶的各種信息剝離開來,只留下股票走勢的基本輪廓—價格和成交量,并由此構建起一個抽象的所謂的股票走勢圖。走勢圖為技術分析人員提供了一種分析股票未來走勢的可能性的工具,并使得技術分析人員們能夠擺脫事物“本質要素”的局限,“自如”地作出決策。
第72章 將得出的方法應用于實踐 363
通用語義學所關注的,是如何在最新的時點上,保持外界客觀事實(“外質”)與人們內心的抽象概念(“內因”)之間的一致性,以便于通用語義學的應用者能夠更有效地進行投資和生活。
第73章 習慣陷阱 365
人類是一種受習慣支配的動物。除非受到強烈的震動,或是接受人為的培訓嘗試改變,否則,人們會永遠堅持那些實質上毫無意義的習慣。
第74章 連鎖快速的反應 371
永遠不要冒然做傻事。
第75章 數字陷阱 373
投資一支10美元/股的股票所獲得的10%的收益,與投資一支100美元/股的股票所獲得的10%的收益,在兩者之間的差別,并不能用算術運算表達出來。我們應考慮它們的對數表達方式。
第76章 美妙的曲線 377
向日葵!不規則曲線!蝸牛殼!以及復利!對稱就是成長過程中最神奇的美。
第77章 損失陷阱 381
一旦損失讓你個人受到傷害,那么,受傷的將是你的心靈,而不是你的投資組合。
第78章 利潤陷阱 385
一旦利潤成為自我價值的代言人,那么,你的心靈無疑將再次受到重創。
第79章 常識陷阱 389
常識足以釀成大禍。
第80章 小豬觀察家 393
我們觀察股市,就如同是在觀察一根捆綁在小豬(一只看不到的小豬)背上的電極頂端的移動一樣。
第81章 預測的局限性 397
事物發展的可能性以及我們對這種可能性的預測,都充滿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在選取預測方法和進行預測的時候,都要將不確定性納入考慮的范疇。
第82章 股市是賭場嗎? 403
從很多方面來看,股市猶如一場賭博游戲。而我們,可以應用博弈論的原理,對股票市場加以分析。
第83章 純粹的數學概率 407
分析各種賭博游戲的輸贏概率,投資者們將從中學會如何構建適用于股市的投資方法。
第84章 對手的策略 411
身處股市,股市本身便是你的游戲對手。毋庸多說,股市的游戲目的,不會與你有什么不同,都是力圖獲得成功和勝利。
第85章 回報 417
只要立志賺大錢,便能夠賺到大錢—這就是賭徒們的遠大追求。更大的預期收益,也同時伴隨著更大的預期風險,而更大的風險則往往導致更大的損失。
第86章 細分與最大化 423
與其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還不如選擇最小化風險條件下的分散收益。
第87章 著重考慮負面 429
身處股市,我們必須具備現實的投資心態,關注那些負面的作用和影響。例如,我們應首先考慮到投資的風險所在,并做好投資失敗或遭受損失的充分準備。
第88章 長期凈收益 433
采用系統的投資方法,適度地考慮各項影響投資決策的因素。這樣的投資策略,將給我們帶來長期的股市投資收益,同樣,也使得我們的生活獲益匪淺。
[emule]ed2k://|file|%5B%E6%88%98%E8%83%9C%E5%8D%8E%E5%B0%94%E8%A1%97%3B%E6%88%90%E5%8A%9F%E6%8A%95%E8%B5%84%E7%9A%84%E5%BF%83%E7%90%86%E5%AD%A6%E4%B8%8E%E5%93%B2%E5%AD%A6%5D.%E7%BA%A6%E7%BF%B0%C2%B7%E7%8E%9B%E5%90%89.%E6%89%AB%E6%8F%8F%E7%89%88.pdf|10367903|d4d3b68f096de7e9eeb52cc1b8a45720|h=eb624i22xg6xehxzbwhc2klchwtuye6g|/
[/emule]
友情提示:發現下載鏈接錯誤,請給樓主發短消息報錯。謝謝各位的支持。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