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同學出身于大學教師家庭,父母均不是英語教師。然而也許是教師更懂得教育學和心理學,媽媽很早就注重培養他對語言的興趣。早在學英語以前,他就跟媽媽學讀俄語,大量的背記練就了他柔軟、靈活的舌頭,也逐漸撩撥起他對外語的興趣。
隨著英語熱的出現,電臺里初級、中級班的英語成了上幼兒園的他最好的模仿對象。小郭軍可以絲毫不明白文章意思的情況下,嘰里呱啦地學著播音員的語調大背一氣。家長的引導和老師的點撥使他對點滴興趣轉變為愛好。他大量聽、背原版錄音磁帶,《基礎英語》、《新概念英語》都成了他的好朋友。隨著學齡的增長,及對國際音標的認識,在注意語音語調的同時,郭軍更注意發音的準確性。久而久之,郭軍便能發一口純正的英國音了。這使他想到,現在許多同學盲目地學習美音,結果不僅美音沒學好,而且把原有較好的英語也糟蹋了,成了一口渾合音,實在可惜。
大量的模仿和背記,不僅有助于口語的提高,而且對提高聽力大有幫助。以往,郭軍的聽力練習材料總是基于現有水平、提高不快。在聽的過程中,他著重對語音語調的練習,力求搞清文章內容,而對于超出現有水平,難以解釋的語法現象卻很少花大量的時間一一搞清楚,由于背記了大量的材料,當老師在課堂上教授新的語法時,郭軍時常會自然而然地將它和自己記憶中的材料聯系起來,恍然大悟:“原來這個難句包含了這個語法現象。 比绱税驯秤洸牧虾托碌恼Z法現象相互比較、相互記憶,理解的準確性和反應快速性都不斷地得以提高。
總之,不斷地聽和背,使郭軍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了語言的結構和節奏,無形中提高了他的閱讀速度和解題速度。
大量地聽和背,還有一大優點,即它能使你產生一定的通常所說的語感。語感是一種本能的感覺能力,郭軍在和美國密執安大學的幾位留學生的交談中,談及發音問題,結果發現他們對國際音標竟一無所知,這才得知,他們是根據一定的發音規律發音,這就是他們對本國語言具有一定的感覺能力,而中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日常生活會話時,誰會周密地去考慮語法規則呢?這種感覺將會告訴你,你的語法不會出錯。
那么這種語感究竟是怎么來的呢?關鍵在大量地聽和背,使語感在有意識的培養中產生。當然這也是有一定講究的。許多同學有時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強行在短時間內背出大段的課文。背誦時一點也不流利,這種背誦是無助于預感的提高的。因為背記內容會在很短時間內忘卻干凈,最終一無所獲。郭軍同學每次背誦時,都是反復、流暢地通讀全文,數遍之后,讀了前后,后一句就會自然而出。這種順其自然的背誦,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忘記,而且非常有助于語感的培養。
顯然,這一方法就是大量的聽,大量的背。應該說這種學習英語的方法還是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的。我們學習中文,不也是在多次聽后才呀呀學語的嗎?大量聽了以后,英語的聲音會記在腦子里,下次遇到時,會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這一學習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抓住了英語學習的難點,一旦這個難點突破了,能夠聽懂英語,能夠說出英語,學習的興趣自然會大大提高,讀寫環境也會隨之突破。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