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速聽,是以幾倍于正常聽解的速度來播放資料 ,以增強快速聽解能力的訓練方式。
速聽具有各種各樣的神通,而最值得一提的則是“使腦子轉得更快”,從而使人變得更為機智靈敏。其結果,“可以使所有的的智力得到飛躍性的質的提高。
速聽訓練的效果與年齡和性別無關。有的人在經過速聽訓練以后學會了更加靈活高效地利用時間,還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判斷力和理解力。在擁有速聽能力的同時,其他的智力也得到了提高---我們管這種現象叫做“泛化作用”。
眾所周知,人的身體和各種器官都可以通過鍛煉來增強功能。大腦也是如此。不過,大腦的功能不是通過運動來增強的,而是通過給它增加負荷使其像肌肉和內臟器官那樣得到鍛煉。在這時,這種負荷指的是速聽訓練。
人的大腦是由140億個腦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的,神經膠質細胞起著為腦神經細胞供給營養的作用。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神經膠質細胞并不僅限于供給營養的作用,它實際上還參與具體的精神活動。
腦神經細胞相互之間由可以傳遞信息的突觸連結。如果將一個連結作為一個單位的話,整個大腦就是一個由3萬億左右這樣的單位組成的巨大的信息網。然而,盡管大腦中的信息網如此巨大,我們實際上卻僅僅使用了其中的3%左右。
其余的腦神經細胞全都被白白地閑置了。對我們的大腦而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速聽能夠喚醒我們大腦擁有的巨大的信息網,讓這頭“睡獅”疾如閃電般地飛馳。下面,我們來介紹其具體步驟:
速聽通常是以幾倍于正常聽解的速度將信息送入大腦的。長時間地持續這一過程,就會使傳送給大腦的信息量達到一個巨大的數字。也就是說,有意識地給大腦增加了“大量信息高速流入”的負荷。
大腦將會設法處理從耳朵傳入的這些信息,而方法卻只有一個,即讓處于大腦“語言區”的“維爾尼克中樞”內的腦神經細胞網絡排列得更加緊密。
這里的“維爾尼克中樞”是人們在理解事物時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人們才管它叫“中樞”。那么,它平時都做些什么呢?原來每當你看或者聽什么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也在同時對你正在看或者聽的內容進行“跟讀”。也就是說,由你的眼睛或耳朵看到的或聽到的東西,你的大腦一定也在同時對它們進行著“重新解讀”。
這一“跟讀”過程平時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因此,我們好像并沒有感覺到什么。不過,現在我們可以有意識地來試一下。比如說,你現在正在讀這個材料,那么你的大腦中是否也正在復讀呢?仔細體會一下,你肯定能發現自己大腦正在對它“跟讀”。
為了強化“跟讀”的功能,有的人會不自覺地采用“朗讀”的辦法。確實,“朗讀”具有增強理解的作用。老師之所以經常要求小學生一起大聲“朗讀”外語教材,也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不過,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干脆就讓他們做“速聽”訓練,那肯定會有更明顯的效果。因為,一個人一旦養成“跟讀”的習慣,他的閱讀速度就會比他在腦中“跟讀”應該具有的速度減慢了許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導致“維爾尼克中樞”始終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所以,已經養成了“朗讀”習慣的人應該盡量在心里默讀。也就是說,要充分地發揮“維爾尼克中樞”的作用。
但是,這并不是等于說在中樞發達以后就可以不用“朗讀”了,相反,偶而地“朗讀”一下反而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聽到一個電話號碼以后,出聲地重復一遍肯定會比不重復記憶的時間更長一些。這一點,你可以現在就試一下,一定會立刻得出肯定的結論的。
即使在你聽另人講話的時候,“跟讀”過程來接收到的聲音或文章進行確認的。然而,當感到疲憊、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因為某種原因而不能委好地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即使看著或聽著什么,也往往會出現“跟讀”作用“空轉”所情況。
另外,當碰到內容比較晦澀的書或講義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及其周邊的語言中樞就會得到總動員,以盡力去“咀嚼”那些內容?墒,如果中樞不怎么發達的話,本來應該能夠理解的東西也許就理解不了了。反過來說也就意味著,如果“維爾尼克中樞”足夠發達的話,即使注意力不怎么集中,也可能仍然理解文章的意思。
用速聽對付“特種部隊”
聲音在到達“維爾尼克中樞”以后,接受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不過,它們之間的區別卻是微乎其微的。事實上,包括“布勞克中樞”的語言中樞的結構是極為復雜的,如果論述過于詳盡的話,就會涉及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在此,為了簡明扼要地說明問題,我們只擇其要點加以介紹:
1.轉為電子信號的聲音的語言化。這有點類似于錄音回放過程中的“聲音振動一電子信號一聲音再現”原理。
2.聲音的“意義”的確立。也就是說,在大腦的各個部位以極高的速度收集和分析相關信息,以確認所接收到的“聲音”具有一定的“意義”,并同時為其賦予相應的“意義”。
“維爾尼克中樞”在接收到聲音以后,立刻從大腦的各個部位收集相關的信息,以理解該聲音所代表的意義。在這里,首先發生的是將聲音信號轉變為語言符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包括存儲在大腦中的長期記12和短期[wiki]記憶[/wiki]等在內,配置在大腦中的所有力量都被動員起來,以便“整理成可以理解的形式”!案x”就是大腦在這一處理過程中所發出的“輕聲細語”。
大腦以平時處理信息的速度是無法應付速聽訓練時經由耳朵傳入的高速度聲音的。因此,位于大腦語言區的“維爾尼克中樞”內的腦神經細胞就會增力口彼此之間的連結(突觸接合),以設法處理不斷傳入的高速語言信號。也就是說被激活了。當維爾尼克中樞被激活以后,整個大腦也會隨之進入激活狀態,頭腦也就因此變得更加冷靜和靈活了。
為什么當維爾尼克中樞被激活以后,整個大腦也會隨之進入激活狀態呢?這是因為,它是把視覺信息、聽覺信息理解為語言的不可缺少的中樞,正像圖1顯示的那樣。眾所周知,人類思考和理解等行為都是以語言為媒介進行的。如果沒有了語言這一媒介,大腦就只能夠按照先天具有的程序——本能所發出的指令工作了。
幾個呈山藥狀的結構是腦神經細胞(細胞體),根狀結構中最粗最長的一根突起叫“軸突”,其余較短的突起叫“樹狀突起”,它們合稱“神經原”。一個神經原和其他的神經原之間由數千到3萬個突觸接合相連。說人們只使用了全部腦神經細胞的3%,也就意味著剩余的神經原相互之間還沒有形成突觸接合。
這一處理過程并不僅限于聲音,通過眼睛由視覺傳入的文章也同樣適用。也就是說,經由視覺傳入“維爾尼克中樞”的文章,在大腦中也發生著并非簡單的“跟讀”過程。
在大約一百分之兩秒鐘以后,這些被整理過的語言符號到達了“布勞克中樞”。
“布勞克中樞”在大腦中其他各種中樞的參與之下,依據所接收到的語言符號的意義和內容,將它們以極高的速度分別送往主管各種行為的中樞,或者送往大腦中的t9r2區或感情區。
我們已經知道,如果大腦的“眼讀”速度過慢,則會導致對聲音的理解和對書籍的理解速度的降低。比如說,閱讀速度不快就是因為大腦的“眼讀”速度緩慢的緣故。畢竟,“維爾尼克中樞”也不過只是大腦中的一部分而已,那里遍布著大腦神經細胞。在這里也和大腦的其他部分一樣,神經細胞都伸出各自的軸突,同其他的神經細胞錯綜復雜地聯系著。“維爾尼克中樞”和大腦的其他部分的不同僅僅在于,它是聲音處理和理解的“特種部隊”。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能夠提高“維爾尼克中樞”的能力,那么,提高其他部分,也可以說是大腦整體的機能將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速聽”的意義就在于此!核俾牎笔埂熬S爾尼克中樞”經歷從未經歷過的體驗。由于數倍于平常數量的聲音不斷涌入,“維爾尼克中樞”不得不設法應對。
而應對的方法只有一個,即增力口中樞內部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神經突觸的聯接)。只有這樣,“維爾尼克中樞”才能及寸地處理和理解傳入速度“非同一般”的大量聲音。這同時也就意味著,大腦將會變得更為靈活。
在此得到增幅強化的聲音信號又被傳往大腦的其他部位。
然而,只用2倍速的聲音的話,效果還不是太明顯。在過去這可能已經相當不錯了,但為了取得滿意的效果,最好還是用2.5倍速。我們試著通過耳朵讓“維爾尼克中樞”接收2.5倍于平常速度的聲音,這一訓練持續幾周到幾個月,每天20分鐘到30分鐘!熬S爾尼克中樞”將會通過增加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來適應這種變化。不過,如果使用的僅僅是新聞報道之類的材料的話,那就稍嫌不足了。更何況這類材料涉及的范圍也極為有限。有鑒于此,如果分步驟地、系統地接受智力開發課程訓練,由于“速聽”效果的促進作用,這些課程設計寸所針對的各種智力就能夠得到飛躍性的提高。系統的智力開發課程的重要意義也就在于此。
如前所述,我們平時只用了大腦全部神經細胞的3%,而大腦的神經細胞“賦閑”則意味著神經細胞之間還沒有通過軸突聯系起來。
因此,可以說,“維爾尼克中樞”內部的神經細咆網絡聯系緊密,便可以使“眼讀”速度加快,同時也能起到增強“理解能力”的作用,也就是通常說的讓“腦子轉得快起來”。
這樣,利用“速聽”效果開發出的各種各樣的智力開發課程,盡管各有特色,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切實地從各個方面提高智力水平,例如,“洞察力”、“判斷力”、“預見力”、“集中力”和“直觀力”等等,不一而足?傊,如果神經網絡聯系緊密,則在處理日常生活或公司業務這些只需常速運轉的事務時就能夠做到游刃有余。這樣,“維爾尼克中樞”就能夠有余力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外部世界的各種信息。而且,由于“維爾尼克中樞”處理的信息幾乎同時被迅速傳遞到大腦的其他部位,接收到這些信息的相應部位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激活了。
因此,可以說,速聽是一種老幼皆宜、任何人都可以輕松掌握的智力開發手段。它容易到“只要聽就行”的程度,這一點則是[wiki]快速閱讀[/wiki]無法企及的。而且,一旦在大腦內形成“速聽回路”,除非長時間地“不用腦子”,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突然一下子又“回到起點”的,更何況我們每一個人還都有著巨大的尚未開發的潛在智力。在這個意義上,速聽甚至是我們一生中最好的自我培訓方法。
速聽的工作原理
速聽通過高倍速語音信息刺激大腦的韋尼克中樞和布洛卡中樞,提高人腦的思維速度。 韋尼克中樞是語言感受中樞,它負責接收外界的語言信息,而布洛卡中樞是語言運動中樞,負責對外界的語音信息進行處理。韋尼克中樞在接收到外界的語音信息后會及時將所得到的信息傳遞給布洛卡中樞,當外界的語音信息速度提高時,韋尼克中樞與布洛卡中樞的信息傳遞速度也會隨之加快,這樣會促使大腦神經細胞間的網絡更加密集。這種網絡越密集,人腦的信息處理速度也就越快,人的反應能力也就越強,這就是人們日常所說的“腦子越轉越快”。 在加強大腦神經網絡更加緊密的同時,速聽推動了大腦整體的活化。由于語言中樞與大腦的記憶部分、認識部分和運動部分等領域緊密相連的,所以語言中樞活躍之后,將刺激大腦神經系統整體的活化,將其影響擴大到整個神經網絡,提高大腦的 提高集中力、記憶力、理解力、自制力、閱讀力、表現力、觀察力、判斷力、創造力 等九種能力 。這種影響效果在神經生理學上被稱為連帶作用。 同時,速聽的高速語音信息刺激能夠激發右腦的潛能。 右腦對今后人類的智慧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速聽正是快速并有效激發右腦潛能的方法之一。 一般情況下,人類左腦的語言功能無法正確獲取和理解 2.7倍以上的語言信息,只能通過右腦的聲音獲取功能、直覺思維以及想象力完成對外來信息的收集和理解,這就使得右腦的機能得到活性激發。高倍速的語音刺激不僅可以促進左右腦的均衡發展,同時可以產生有助于提高學習和工作能力的直覺思維能力,促進學習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速聽的一種方法
首先我認為速聽的作用在于通過“進化”大腦的結構而加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即提高對外界信息作出反饋的能力。
很多朋友都曾有過疑問,怎么聽呢?如果一份材料聽熟練以后繼續訓練還有沒有效果呢?
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但根據一直練習速聽的體會,我覺得速聽可以按照這樣的步驟來聽。
1 聽2.2倍速,如果沒有問題的話,聽2.7倍速。
2 2.7倍速也基本能聽懂后(不必強求全懂),聽3.83,但同時眼睛要看著文字材料。反復地聽。
3 聽4.45倍速,同時看文字。由于之前已經對高倍速語音有了一定適應力,加上對文字材料也已比較熟悉,因此這一步也不會很困難。
4 這一步是重頭戲。前3步的目的在于熟悉材料。這一步就是要鍛煉反應能力以及右腦功能、記憶力了。所要做的很簡單。就是聽4.45倍速,然后在腦中快速按照語音回想文字材料,即書本的“照片”。多做熟練后,還可以繼續提高速度。
另:之所以選擇這些倍速,是受中國速聽網影響,據說在這4個倍速下,大腦的反應最為強烈。
我是去年8月份接觸速聽的,由于非常懶惰,所以當時沒有堅持下來,但9月份開學后我決心堅持使用速聽,我就想看看能有什么效果。結果很神奇,我原來在課堂上是很被動的,那時我屬于“不聽話型”學生,因為我不愿意聽老師的課,誰叫班里有些同學反應實在很快(我們班是被公認年級里最聰明的班)打擊我自信心呢?后來堅持使用速聽后,我的反應快多了,上課也積極多了,回答問題時經常能最快想到答案,有的時候甚至在不到1秒內就能夠把答案喊出來,并且經常有綜合思考后產生的問題以及創新的思路,聯想的速度大大增加!同時,我也感覺到了ESP的增加,前些天和同學看手機NBA,我問火箭和步行者的比分,他說:“落后三分!蔽耶敃r腦中就是103比106落敗。過了一會才想到,現在不可能就比完,因為那時才8點50,松了一口氣。比賽結束后,比分真的是106比103,雖然取勝的是火箭……
我不知道這說明什么,或許是巧合,但是不可否認速聽的效果是明顯的。很多東西,它本身就是非常簡單的事,雖然人們會有很多疑問,但是JUST DO IT,我想這就是阿扁所說的“直接學習”所包含的道理吧!正確的做事方法往往是“簡單——復雜——簡單”,如同學習上“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但很多朋友卻只到“復雜”這一步,幾乎只停留在想上。只有當真正做之后,才能對先前諸多疑問有了深刻認識,適合于自己的方法才能逐漸被發掘出來。
PS:這個速聽方法可能和七田的那個不太一樣,不過只要能有良好的效果就是了,何況他勾勒的那個效果應該可以由“捂耳朵快速大聲朗讀”代替。最近正在練習朗讀,有效果后再和各位交流。歡迎批評和指正!JUST DO IT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