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曼陀羅
曼陀羅搞好了以后
上馬1000圖
不要用聯想
每天看50-100個
光看然后回憶
1000圖都可以順暢的回憶了以后
可以學下3D圖
反復的測試3D眼看書頁
然后用看曼陀羅的方法
把這個頁看進腦袋
用看1000圖的速度
連續的換頁
這個階段搞完
可以解決輸入問題
但是這個的輸入
是理解不了的
到了這步以后
基本上就可以在腦袋隨時隨地的看書了
但是效率同樣不會很好
因為一下看一頁
理解不了的
就是學過速讀
基本上也只能最多看半頁
不然還是理解不了
這個階段就需要采用更高一級的理解模式
就是視解了
就是把速讀的心像
變成極快的閃念
克服大腦中出現的圖像
在大腦里面看的時候
這個步驟
走的非常艱難
因為要在維持書頁心像的情況下
先浮現詞語的心像
這個階段大腦會很累
是非常非常累的那種
然后浮現的習慣了
還要把這個心像
再克服掉
這個就更加艱難了
目前我還在摸索
更好的訓練路線
我剛才說的
是我走過的路線
我花了1年的時間
想到要用3D眼 看懸頁
看進大腦
花了半年的時間
可以嘗試在維持書頁的情況下
浮現關鍵詞心像
花了3年的時間
才實現 無心像情況下的視解
因為 我當時是摸石頭過河
沒有可以借鑒的東西
所以你們花的時間
不會比我長
但是 這個路線的走法
我一直認為是有問題
具體出在什么地方
我還沒有想好
我的模式 不是七田 模式
七田壓根沒有后面的這些東西
從3D眼看書開始
七田 書上就沒有了
后面全是我自己摸索的線路
七田就告訴你用3D眼看
缺沒有告訴你要怎么看
也沒有告訴你怎么理解
更加 沒有告訴你 怎么回憶
七田更多的一種 傳禪
不講細節的
而且 七田本人
對視幅訓練
非常的BS
你可以看到
你可以看到 七田的 視覺眼肌訓練
一開始就是10秒
而花了大量的精力
在想象上面
最后的理解模式
更加搞笑
是建立在默寫上面的
所以我認為
七田 并沒有解決理解問題
只是解決了大視幅的輸入途徑
而沒有摸索到 怎么輸入的模式
因為 他的對象不一樣
他的對象是小孩子
只要看到 就可以了
不涉及什么理解的
因為我接觸的時候
已經22歲
所以我更多的精力
花在了理解上面
其實 曼陀羅一點也不難
簡單是擴大下視幅
解決 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
是非常簡單的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
黃卡是七田訓練中
最為艱難的
因為過了這一關
后面只是復制你的成功而已
黃卡也不難
因為我沒有中間過程
所以 我目前無法設計
一個好的訓練路線
我認為非常簡單的東西
結果大家練的非常辛苦
這個也是導致我右腦教材
遲遲不能制作的原因
因為 我設計的步驟
其實我自己都沒有走過
純粹是 自己去想 你們會怎么樣
然后去設計的
不像速讀和記憶
我是一步步 基本上 是自學 學來的
所以 寫起來
得心應手的
而右腦的基本東西
我基本都沒有一點障礙的
而后面的高階的理解模式
都是我自己摸索的
我非常擅長
但是 很多人
都倒在黃卡這了
下面的走不下去了
我在做速讀教材的時候
就摸索了一個新的方法
就是繞過3D圖
而用 空隔
去消除前攝效應
長期的堅持
一樣可以達到 3D輸入的效果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