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新手專區 > 新芽報道 > 右腦開發整理

右腦開發整理

2011/3/30 13:38 作者:快樂生活 本文已影響:2016人 

當外部環境改變時,或是大腦本身產生某些缺失時,大腦內部的神經系統會自動進行調整。也就是說,人的大腦可以被環境或經驗所修飾,具有在外界環境和經驗的作用下不斷塑造其結構和功能的能力。如果給以大腦均衡合理的刺激,大腦就會變得靈活,大腦受到外界的刺激越多就越具有靈活性。

速聽訓練教程通過高倍速的語音刺激完成對腦神經突觸、神經元和大腦功能皮層的結構重組,使得人腦反應越來越靈活,人也越來越聰明!


腦神經突觸的可塑性 :腦神經突觸功能的強弱取決于其信息傳遞的速度,而突觸傳遞速度受到外界信息的支配。當外界信息量加大時,腦神經細胞間的聯系會更加活躍,從而大大促進了信息的交換和處理,腦神經突觸的功能也會就越來越強。當外界信息量極度降低時,突觸就會凋亡或者其樹突分枝受體面積減少。

大腦神經元的可塑性 :大腦神經元的條件性活動是腦神經突觸與大腦皮層功能代表區之間的橋梁。外來信息的刺激促使大腦神經元把神經元膜電位和外來信息在時間上結合,對神經元的選擇性反應特征進行修飾。也就是說通過獲取外來信息的經驗可以改變大腦神經元的反應特征。

大腦皮層代表區可塑性 :感覺、運動、語言、認知等功能在大腦皮層具有各自的功能代表區。皮層代表區不是固定不變的,經驗或訓練可以重組皮層代表區的精細結構。某些智能和運動技巧的習得就是來自于經驗依賴性的大腦皮層的結構重組。聲音對大腦可塑性的影響

2:聲音對大腦的影響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戈登·肖教授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將78名3-4歲,智力相同的幼兒分成三組,一組學習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曲,一組學習計算機,一組不接受訓練。結果九個月后,他用拼圖游戲對這三組孩子進行智力測試發現,學習音樂的孩子的得分平均提高35%,而另二組孩子則幾乎沒有提高。

聽音樂為什么會使腦子變聰明呢?其實,耳朵除了具有“聽”這種集音功能以外,還能夠將聲音的振動能量轉化為大腦的必須能量。在人的內耳中有一個旋渦狀的部分,叫耳蝸,能量的生成和增幅都在耳蝸部分完成,聲音在耳蝸中呈螺旋狀傳送時會轉變為活化大腦的能量。當某種頻率的聲音通過聽覺系統刺激人的大腦時,會促使大腦以相同頻率的活動來回應這種刺激,產生腦波共鳴。當這種刺激得到強化時,由聲音的刺激而誘導出來的腦波便會持續穩定地存在,這就促使腦內的神經網絡更加的緊密和發達。

20世紀末,耳朵的這種能力開始得到科學家的重視,人們相信聲音療法能夠治愈自閉癥和癲癇。同時,很多通過“聽”來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和試驗也在進行。眾多試驗已經證明:聲音的振動能夠轉化為大腦的活化能量。特別是高頻率的聲音所產生的振動能夠與大腦深層部分發生共鳴,會在大腦深處引起變化,這種變化最明顯的部位是位于大腦深層部分的“間腦”。在間腦里集中了所有的神經中樞,同時間腦還控制著所有的內分泌腺。
                
當我們受到高頻率聲音的刺激時,間腦就會變得很寬大,并產生新的腦神經突觸,打開新的神經元回路,使人們頭腦清晰,思維更加敏捷,促使人們對信息的分析統籌能力大幅度提高。

3:大腦里沒有牙齒的“嘴巴

眾所周知,人的身體和各種器官都可以通過鍛煉來增強功能。例如,堅持快步走和慢跑都能增強下肢肌肉,同寸還可以提高肺活量不口增強心臟功能。

當然,最近也有研究報告說,慢跑時間過長反而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也許可以說快步走是最好的。

大腦也是如此。不過,大腦的功能不是通過運動來增強的,而是通過給它增加負荷使其像肌肉和內臟器官那樣得到鍛煉。在這寸,這種負荷指的是速聽訓練。

人的大腦是由140億個腦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的,神經膠質細胞起著為腦神經細胞供給營養的作用。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神經膠質細胞并不僅限于擔負”職工食堂”的角色,它實際上還參與具體的精神活動。
  
腦神經細胞相互之間由可以傳遞信息的突觸連結(準確地說相互之間還有極小的間隙)。如果將一個連結作為一個單位的話,整個大腦就是一個由3萬億左右這樣的單位組成的巨大的信息網。然而,盡管大腦中的信息網如此巨大,我們實際上卻僅僅使用了其中的3%左右。

即使不能說其余的腦神經細胞全都被白白地閑置了,我們平時利用的部分顯然也是過少了。對我們的大腦而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速聽就是在這種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隆重出場的。

速聽能夠喚醒我們大腦擁有的巨大的信息網,讓這頭“睡獅”疾如閃電般地飛馳。下面,我們來介紹其具體步驟:

速聽通常足以幾倍于正常聽解的速度將信息送入大腦的。長時間地持續這一過程,就會使傳送給大腦的信息量達到一個巨大的數字。也就是說,有意識地給大腦增加了“大量信息高速流入”的負荷。大腦會設法處理從耳朵傳入的這些信息,而方法卻只有一個,即讓處于大腦“語言區”的“維爾尼克中樞”內的腦神經細胞網絡排列得更加緊密。這里的“維爾尼克中樞”是人們在理解事物時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人們才管它叫“中樞”。

那么,它平時都做些什么呢?原來,每當你在看或者聽什么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也在同時對你正在看或者聽的內容進行“跟讀”。也就是說,由你的眼睛或耳朵看到的或聽到的東西,你的大腦一定也在同時對它們進行著“重新解讀”。這一“跟讀”過程平時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因此,我們好像并沒有感覺到什么。

不過,現在我們可以有意識地來試一下。比如說,你現在正在讀這本書,那?f爾的大腦中是否也正在復讀呢?仔細體會一下,你肯定能發現自己的大腦正在對它“眼讀”。為了強化“跟讀”的功能,有的人會不自覺地采用”朗讀”的辦法。確實,“朗讀”具有增強理解的作用。老師之所以經常要求小學生一起大聲“朗讀”外語教材,也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不過,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干脆就讓他們做“速聽”訓練,那肯定會有更明顯的效果。因為,一個人一旦養成“朗讀”的習慣,他的閱讀速度就會比他在腦中“跟讀”應該具有的速度減慢了許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導致“維爾尼克中樞”始終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所以,已經養成了“朗讀”習慣的人應該盡量在心里默讀。也就是說,要充分地發揮“維爾尼克中樞”的作用。

但是,這并不等于說在中樞發達以后就可以不用“朗讀”了,相反,偶而地“朗讀”一下反而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聽到一個電話號碼以后,出聲地重復一遍肯定會比不重復記憶的時間更長一些。這一點,你可以現在就試一下,一定會立刻得出肯定的結論的。

即使在你聽別人講話的時候,“眼讀”也是在毫無例外地進行著的,只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罷了。關于這一點,當你聽到或者讀到相對難懂一些的內容時,就會比較容易意識到“跟讀”現象確實存在了。

大腦就是通過這一“眼讀”過程來對接收到的聲音或文章進行確認的。然而,當感到疲憊、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因為某種原因而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昆口使看著或聽著什么,也往往會出現“眼讀”作用“空轉”的情況。

另外,當碰到內容比較晦澀的書或講義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及其周邊的語言中樞就會得到總動員,以盡力去“咀嚼”那些內容。因此可以說,“維爾尼克中樞”就是大腦里沒有牙齒的“嘴巴”。人們面對較難的內容時,就會不斷地反復“眼讀”?墒,姐果中樞不怎么發達的話,本來應該能夠理解的東西也許就理解不了了。反過來說也就意味著,如果“維爾尼克中樞”足夠發達的話,目口使注意力不怎么集中,也可能仍然理解文章的意思。

4:腦電波分析

下面,我準備從腦電波研究的角度來說明一下速聽對大腦帶來的影響。
腦電波共有4種(頻率帶),頻率為1赫茲左右的叫δ波,5赫茲左右的叫θ波,10赫茲左右的叫α波,20赫茲左右的叫β波。在這里,當我們說10赫茲的時候,意味著每秒鐘會產生10個波。

判斷大腦活化作用(激活狀態)的指標是β波,人們可以通過測定這種β波在大腦的什么部位出現來判斷大腦整體的活動狀況。

首先讓接受測試者安靜下來,以使腦電波保持穩定。不久,測量儀器顯示β波的強度開始減弱,說明接受測試者已經進入了安靜狀態。針對速聽效果的測定就是在這種腦電波比較穩定的狀態下進行的。

嚴格地說,大腦開始進入激活狀態的回放速度是因人而異的。一般而言,頭腦靈活的人在回放速廈為2.7倍速左右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仍然沒有被激活,到了2.9倍速的時候才開始進入激活狀態。與此相對,頭腦相對遲鈍(這種說法也許不夠恰當,應該說是智力還沒有得到完全開發)的人則在回放速度還在2.7倍速左右的時候,”維爾尼克中樞”就開始進入激活狀態了。

雖然如此,頭腦較為遲鈍的人也完全不必灰心,只要以2.5倍速的回放速度堅持進行速聽訓練,就肯定能使大腦變得靈活起來。

當以2.5倍速的回放速度進行速聽訓練時,“維爾尼克中樞,,仍然不能進入激活狀態,就證明你的頭腦變得更為敏捷了。這意味著2.5倍速的回放速屢對你來說已形成不了刺激,你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理解所聽的內容了。

另外,上述研究還證實,如果能在α波控制狀態(大腦“維爾尼克中樞”以外的部分都充滿了α波的狀態)下進行速聽訓練的話,可以更加迅速地獲得速聽的效果(頭腦變得異常靈活起來)。

再者,雖然包括“維爾尼克中樞”在內的語言中樞處于大腦的左側,但是速聽訓練的效果卻可以通過后述的泛化作用遍及全腦。也就是說,無論是左腦還是右腦,都可以通過速聽訓練得到激活。

5:速聽的延遲現象

所謂的速度延遲現象經常發生在高速公路的出口路段。當駕駛者離開高速公路主路進入輔路后會產生短暫的視能錯覺,容易將實際的駕駛速度低估。這是因為高速行駛時路況信息的數量和傳遞速度大大超過了一般道路,駕駛者的大腦必須提高信息的處理速度才能適應路況,安全駕駛。也就是說,駕駛者的大腦根據外來信息的變化轉換成了高速運轉模式。但是,在駕駛著離開高速公路進入輔路后,路況信息的數量和傳遞速度會驟然減少,這時,已經習慣了高速信息處理速度的大腦會誤以為是汽車行駛速度過慢,因而產生速度錯覺。

速度延遲現象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了:大腦的信息處理速度是取決于外來信息量的多寡而決定的。當然,高速公路的大量路況信息對于駕駛者的大腦來說是暫時性的,所以,當駕駛者離開高速公路一段時間以后,大腦會逐漸適應新的路況,視覺錯覺也就消失了。相反,如果大腦長期接受大量的信息刺激,就會在大腦內部形成固定的思維回路,促使大腦形成穩固的高速運轉模式。

根據這個原理, 學習者只要能夠堅持每天聽取15分鐘的速聽訓練教程,就可以使大腦習慣于高速信息的處理狀態,面對日常環境中接受的信息則可以用接受訓練時速度進行思維和判斷,使我們的思維速度大幅度提升。


                                                                                      速讀原理

傳統的閱讀方法,一般是通過一個字一個字的默讀
在看到文字的同時,大腦中發出聲音,經過耳朵的感知,然后達到理解
用一個簡單的流程來表達傳統的閱讀方式:---------------理解
人們通常說話的語速,每分鐘大概為160—180個漢字,快一些的可以達到250—300字。
如果你用傳統的方法來閱讀,由于受到語速的限制,一般閱讀速度通常不會超過300/分鐘
而快速閱讀的主要原理,就是直接從詞語(句、段)入手
整體的感知文字段,最大限度的克服文字的發音,直接在大腦中理解。
用一個簡單的流程來表達傳統的閱讀方式:------理解---
這樣,通過擴大攝入量,閱讀不再受到說話語速的限制,大腦所接收的信息更多、更快
大腦的注意力會比普通閱讀更高度集中,因此,理解率不僅不會下降,反而會有所上升。


而普通的閱讀方式,由于閱讀速度慢,大腦容易走神
而且閱讀時間過長,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理解率反而會更低。
對于比較抽象、比較難理解的專業書籍,以快速閱讀的方式
也仍然可以獲得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可以有效地提升專業學習的效率!
下面我們簡單的普及下速讀的基本知識
視野是指人的眼球向正前方,在不轉動眼球的情況下,所看見的所有文字范圍(包含清晰的和不清晰的)。
眼停是指閱讀中,眼睛在頁面(書頁)上的停頓
視點是指閱讀時,眼睛停頓的一瞬間,清晰的看到的那個點(文字、詞語)。
眼跳是指閱讀中,眼睛在文章上的快速移動,也稱為視點移動。
視幅是指閱讀書籍時其眼睛停頓一次所能看清內容的一個幅面。
常常用來指人在閱讀時其眼睛停頓一次所能看清的文字、詞組和句子最大范圍。
眼睛識別一個詞和多個詞所需時間幾乎是相同的,經過訓練都能逐漸擴大并充分利用閱讀視幅。
人們經過訓練后在閱讀時其眼睛停頓一次所能看清的文字、詞組和句子越多,其視幅就大,他的閱讀速度就越快,閱讀效率就高。
在相等的時間里,視幅越寬的閱讀速度越快,反之則越慢。
大家一旦明白了視幅這個道理,在閱讀時或訓練中就會有意識地主動擴大自己的視幅,以提高自己閱讀速讀和效率。

1
、視點是快速閱讀訓練的核心。視點要能夠做到清晰、準確而敏捷地識別所看到的內容。
2
、對大多數人而言,用來看書的視野是足夠用的,大多數人是不需要擴展什么視野就能就夠適應速讀的要求了。
3
、就速讀而言,需要擴展和訓練的是人的視幅而不是視野。
視幅是一個動態的范圍,是一個不斷的進行眼跳,眼停,視點感知的范圍
1
、通過視幅拓展訓練,讓每一個視點攝取更多的文字數量;讓每一個視點感知更多的文字信息。
2
、由于每個視點攝取的文字數量獲得大幅提高,大腦理解文字單位以更大的單位進行
這樣,使視點的移動速度與大腦思維的理解速度差距被大大縮小,甚至是獲得同步的速度。
上述就是速讀實際訓練中,必須要學習的主要知識點,那么我們學習這些對我們的快速閱讀有什么幫助呢

1
、要保證視點的清晰度,所以我們需要訓練集中力一點凝視
2
、要實現快速閱讀,還要加快視點的移動速度,所以我們要進行視點移動訓練
3
、要實現大范圍的感知,我們還需要進行擴大視幅訓練視野范圍訓練

經過訓練視點移動,擴大視幅,我們的攝入速度問題就可以完美的解決,下面的問題就是理解速度問題了。
影響我們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幾十年來養成的一些壞的習慣。
第一個就是音讀。

音讀一般是指我們在快速閱讀時看書過程中大腦的聽覺器官和發音器官有意無意地發出讀音的現象。
在大多數人的習慣中,如不讀出就違反了我們最習以為常的閱讀習慣,也可能無法理解這些字的含義,
在這個過程中:眼睛看到字形——大腦反饋出字音——大腦明確字義——最終理解文章意義這樣一個過程。
我們把這個過程叫為音讀。簡單來說就是理解
默讀也是一種音聲化現象,不過口不出聲而是在頭腦中進行而已。
音讀現象,我們可以通過消音訓練專門來訓練,目前主要有音擾法閃念法
第二個影響閱讀速度的根本點在于回看反復確認
注意只閱讀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為一些沒法立即了解的東西而停頓。
繼續讀下去,略過那些不懂的部分,永遠不要因為沒有理解部分內容而放慢你的閱讀速度
如果你堅持要了解每一句話的意義,才肯再往下讀,那你一定讀不了多少。
在你努力去了解那些細微的重點時,就會錯過一些大的原則。這樣你閱讀速度和理解了永遠難于提高。
回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節奏訓練來克服
第三個影響理解力的根本點在于,挑看
就是為了提高閱讀速度,只看一句話中的個別詞語,而對其他詞語放棄閱讀。
這個其實和前面的視幅擴展和消音程度有關
只要有足夠的視幅清晰度,并且初步的消音后,就可以解決這個現象
要解決上述的3個問題,主要在于理解模式的轉換。
1
、從以字為單位的閱讀,轉到以詞語、句子為單位的閱讀,在看完一句的基礎上,再做整體感知理解
2
、利用大腦天生的整合能力,連續看幾句,然后一起理解。
3
、培養字形解義能力,徹底的克服音讀對于理解的干擾
簡單來說就是理解

就是先看進去,看文章的時間不要想文字是什么意思,看完一個完整的句子,然后去理解文章的含義
隨著訓練的深入,要逐步的學會,連續看幾句,再想看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速讀的基本知識點和主要注意事項就是這些。


                                               黃卡原理


七田真的波動速讀法中,黃卡訓練算得上是入門的基本訓練,很多人知道怎樣來進行訓練,但卻并不是特別清楚黃卡訓練的目的和原理。
(黃卡算是一種激發想象能力的基礎,編者就是再訓練之后閉目出現圖案的)
七田真在其《右腦革命》一書中,提到了黃卡訓練的五個階段:

1
、能夠看到黃卡的互補色(也就是中心的藍色圓點變成黃色,周圍的黃色變成藍色);

2
、能夠看到黃卡的原色;

3
、能夠有意識地改變所出現的殘像的顏色和形狀;

4
、能夠自然地產生心像;

5
、能夠隨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心像。


從這五個訓練階段我們看到,黃卡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隨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心像——也就是激發出內視覺。七田真把這個目的叫作右腦的活化,通過這種活化而使得大腦具備照相式閱讀的能力。
這五個訓練階段,是人體內視覺功能的逐步深化。

黃卡是由中心的藍點和周圍的橙黃色組成。我們眼睛的錐狀細胞對黃、藍、紅、綠四種顏色最為敏感,所以,黃卡的藍、黃兩色,以及曼陀羅卡的四色,可以非常直接地刺激錐狀細胞,從而輕易地讓我們在閉上眼睛之后看到互補色(黃和藍是互補的顏色,紅和綠也是互補的顏色)。

黃卡訓練的第一階段,就是看到互補色階段,這是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做到的。
剛開始訓練的時候,閉上眼睛之后,互補色出現的時間比較短,而且顏色比較模糊、暗淡。
隨著訓練的深入,互補色在眼前屏幕停留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而且越來越清晰、顏色越來越鮮明。
然而互補色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顏色越來越鮮明,并不意味著自然就會過渡到看到黃卡原色的階段。
因為,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間,是質的差別,而不是量的差別。可以這樣說,從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是最難的階段,大部分人到了第一階段就徘徊不前了。

事實上,我們能看到黃卡的互補色,這是視覺神經的一種生理機能,是任何人都具備的,就像我們睜開眼睛能看到東西一樣,并沒有多少特殊之處。


然而,閉上眼睛能看到黃卡的原色,這個機理就大大不一樣了。因為,這需要把我們的內視覺功能激發出來,才能夠做得到。


應該說,內視覺功能是人人都具有的,但它卻是一種潛在的能力,不是馬上能夠調動出來的。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能力,兒童或許比較容易激發這種能力,但隨著我們長大,顯意識越來越強大,潛意識受到越來越多的壓抑,就越來越難調動這種內視覺能力了。


在七田真的許多書上都曾經談到過這種內視覺能力,就是閉上眼睛,眼前會出現一個類似于電影屏幕的東西,如果能夠看到這個屏幕,能夠看到這個屏幕上的圖像,就稱為內視覺。


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可能覺得這個大腦屏幕、這個內視覺的體驗比較難理解。
而事實上,所有人都應該能夠輕易地理解、體會這種功能。
因為,這種內視覺的體驗,所有人都正在經歷著,那就是在夢中。

事實上,人們在夢中的時候,就是在這個大腦屏幕上來看到一幅幅夢中的畫面、場景。當然,多數時候的夢可能會比較暗淡、缺乏鮮明的色彩,但偶然,我們也會做一些畫面清晰、色彩鮮明的夢,這時的體驗,跟看電影沒有多大的區別,都是在大腦屏幕上看到一幅幅精彩的畫面。


在睡夢中,我們的顯意識暫時消失了,潛意識活躍起來,于是潛意識的內視覺功能,也就表現了出來。而在清醒狀態下,由于受到了顯意識的壓抑,這種內視覺功能就難以出現。


有時我們不一定在睡夢中,而是在打瞌睡的時候,也會經常體驗到夢境,眼前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圖像。因為當我們打瞌睡的時候,顯意識暫時消失了,這種內視覺的功能又得以暫時出現了。


所以,由此看來,七田真的黃卡訓練法,就是要幫助我們在清醒狀態下激發出內視覺的能力,通過這種神奇能力的發揮而能夠達到高速閱讀、高速記憶的目的。

這種內視覺能力是我們在潛意識狀態中很容易獲得的,但在清醒狀態下卻難以調動出來。(編者已經達到調用的水平,而且是彩色畫面,但是前提必須使要在放松冥想的狀態)


要想在清醒狀態下調動出這種內視覺能力,相對比較容易、比較快速、而且適合大多數人的方法,就是要在閉上眼睛的清醒狀態下,來感受、體會這種內視覺。


就是說,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內視覺上面,靜下心來感受、體會,然后,有可能,這種功能就慢慢地被我們調動出來了。


然而,我們平常已經習慣了閉上眼睛就是睡覺。眼睛一閉上,什么都看不見了,也不想去看見什么,于是眼神就渙散了、注意力就渙散了,顯意識就慢慢消失了,也就慢慢進入了夢鄉。

很少有人能意識到,當我們閉上眼睛的時候,我們眼前雖然是一片漆黑,但只要我們仍然保持高度的清醒,只要我們仍然像睜著眼睛那樣通過內在的眼睛認真去看這片漆黑、認真去感受這片漆黑,慢慢就能夠從這片漆黑中看出一片光明來。


七田真黃卡和曼陀羅卡訓練的巧妙之處就在于,他通過黃、藍、紅、綠這四種最能刺激眼球的顏色,讓我們輕松地在大腦屏幕上看到顏色鮮明的形狀,雖然這只是補色,但只要能夠看到這個補色,我們就能夠學會如何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這個大腦屏幕上,學會認真去觀看、認真去感受這個大腦屏幕,然后,持續下去,很有可能,我們的內視覺就真的被激發出來了。

所以,黃卡訓練其實只是一種引導方法,通過這種非常好的方法,把我們的高度注意力引導到大腦屏幕上來,讓我們通過在a波狀態中所進行的這種認真感受、認真體會,讓這種已經沉入到潛意識深處的內視覺功能,又慢慢地、慢慢地浮到我們的顯意識中來,從而讓我們在清醒狀態中,能夠隨心所欲地運用這種強大的功能,來實現高速閱讀、高速記憶的目的,甚至還能激發出透視、預知未來等功能。

七田真黃卡訓練的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是起一種引導作用,第二、三、四階段才是真正的內視覺階段,而且是逐漸深入的內視覺階段。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希望能夠激發出內視覺、能夠順利地按照這五個階段進展下去,那么,最關鍵的,就是要學會引導自己的注意力,學會閉著眼睛來觀看,認真地體會們的大腦屏幕,然后,奇跡就會在這個屏上出現。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271.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