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表現出一種明顯的惰性,在沒有時間限制,沒有緊迫感的情況下,往往緊張不起來,因而會直接影響記憶效率。弄清了大腦這一特性,在記憶某些材料時,可以自己命令自己,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這樣,會使大腦緊張起來,積極投入記憶活動。
蘇聯著名的昆蟲學家柳比歇夫是善于計算時間的楷模,他對自己實行一種“時間統計法”,從1916年元旦開始到1972年逝世為止,五十六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他要求自己按限定時間完成預定工作量,據說正負誤差一般不超過十分鐘。在限定的工作時間里,他精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干擾,因而確保了工作效率。
在記憶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方法,面對記憶任務,對自己提出時間限制。不過,這樣做必須有個時間計劃,習題在限定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如果估不準,可以稍寬打一些,否則,與實際情況差距太大,就會流于形式,難以奏效了。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