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變得淺顯易懂,由于它的形象化、具體化、淺顯性、新穎性,能在人們的頭腦中留下直觀的深刻影響,引起類比聯想,起到加強記憶的作用。1842年,奧地利學者約斯琴·約翰·多普勒首次描述了一種物理學效應——多普勒效應。其內容是:他在觀察來自星球的光色變化時,發現當星球與地球相向運動時,光色向光譜的紫色端移位,表明光波的頻率升高;而當星球與地球背向運動時,光色向光譜的紅色端移位,表明光波的頻率降低。他在解釋這一原理時比喻成這樣一個例子,當人們駕駛一只小船頂風迎波前進時,如果船前進的速度和波浪前進的速度相等,則在船上感到的波浪頻率是船靜止時的二倍;反之,如果船順風隨波前進而且兩者速度相等則船“騎”在波上前進,感覺到的波浪頻率為零。這一比喻使人們理解并記住了多普勒效應的實質內涵,并知道其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波源和接受器之間的運動。如坐在行駛的火車上,對面駛來一列鳴笛的火車由遠向近開來,盡管笛聲本聲的音調(頻率)保持不變,但人們聽到的笛聲越來越尖(即頻率升高),當火車向遠處駛去時,人們聽到的笛聲變得逐漸低鈍(頻率降低),右腦記憶。通過比喻,多普勒效應就會很容易記住而不會忘記。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