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學習方法論壇 > 學習方法 > 追根究底法

追根究底法

2007/3/24 15:54 作者:jiyifa逍遙 本文已影響:4451人 
要提高預習效果,重要的是掌握預習的幾個環節:思考、外貿部、動筆、質疑、解題。

“‘為什么’也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在參觀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時提出的,它的寓意是教導同學在學習中要勇于善于不斷地提出“為什么”,追根究底,直到弄清弄懂為止。

清代楊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少年時有一次隨老師到野外游玩,路過一座小橋,發現橋下有一具小女尸體。大家議論紛紛,這里老師賦詩一首。詩句是:“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三魂隨浪轉,七魂泛波濤。”鄭板橋聽了,思考了一下感到不對頭,就向老師提三個問題:“你如何知道這個少女是十六歲?又怎知她是被風吹落小橋的?你怎么看見她三魂七魄隨波逐浪翻轉的?”問得老師無法回答,面紅耳赤。老師無奈,只得反問他:“那照你的意思,詩該怎么作?”鄭板橋想了想,便改了幾個字,詩成了這樣:“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青絲隨浪轉,粉面泛波濤!边@時,老師和同學們都稱贊詩改得好,鄭板橋卻說:“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

現在我們有不少學生的學習,只是裝進現成的知識和結論,既無思,更無問,學習如一潭死水,所以總不見長進。當然,就大多數學生的主觀愿望而言,還是想把學習搞好的,問題也許就在于不知道以什么途徑來實現自己的愿望。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建議大家在預習時就注意培養自己思考、多問、動筆、質疑、解題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        思考:熟悉教材

預習的具體任務大致有這樣幾條:(1)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2)復習、鞏固和預習有關的舊概念、舊知識,并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3)找出新教材的重點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4)嘗試做預習筆記。預習完以后,最好能合上書圍繞上述任務動腦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以便較好地熟悉教材。

本課的中心內容是什么?心中是否有數?

課文中運用了哪些已知知識?自己掌握了嗎?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能說得出嗎?

新知識的重點、難點是什么?自己弄懂了沒有?

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需要上課時聽老師講解的,等等。

為了使以上思考有個支撐點,在思考時也可以拿筆,把思考的線索寫在紙上,以便學習時能更加專心,還可以檢查預習效果,進行必要的調整。

二、多問:掃除障礙

預習時,如果遇到有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和不懂的句子,就應多“問”字典等工具書來掃除障礙。但我們有些學生有了工具書也不肯去“問”,等著老師去“喂”,吃“現成飯”,這很不好。我們國家的許多名人,活到老學到老,工具書不離手。如錦州市的楊述同志,常!罢埥獭惫ぞ邥髞硎炀毜侥軐ⅰ缎氯A字典》倒背如流的地步。就連總理李鵬在去美國訪問時還帶上英語詞典,遇到新名詞就可翻找、查對。我們一定在學習中養成勤于運用工具書的好習慣,習慣一但養成,將受用一輩子。張海迪未進一天學校門,硬是多“問”工具書學會了外語,翻譯了《海邊診所》。預習中通過多問掃除了知識障礙,反過來又會十分有助于我們對教材的全面理解。

三、動筆:提要鉤玄

我國唐代著名散文家韓愈在其名篇《進學解》中指出:“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币馑际钦f“對記載事情的書,必定要掌握它的要領;對闡述道理的書,必定要探索出它的主旨。”這種讀書要訣主要搞清的是預習的這部分教材講的是什么,又是怎么講,不管是文科教材還是理科教材,在明確講什么的前提下,重點要搞清怎么講的問題。生物學家達爾文就是利用“鉤其玄”、“提其要”的方法,掌握書中精華,從事創造性勞動的。他看書習慣寫摘要,并把摘要分類編成索引以便查考。毛澤東在湖南師范學習讀書時,看書不但要寫提要而且還寫批語,他在閱讀《倫理學原理》一書時,用工整的毛筆楷書寫在書眉、空白的地方和字里行間,共留下13100多字的“玄”與“要”,養成了“不動筆墨不看書”的好習慣。我們在預習時,也應該“提要鉤玄”,把教材的中心與要點抄錄在預習筆記本上,這樣做,可以“促醒注意”,使所學的知識印象深刻,有利于課堂上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

四、質疑:學有所得

古語曰:“學貴有疑”,“疑則有進”。疑是思考、提問、求異的“三合一”思維方式。具有這種思維方式,就可以幫助人們解放思想,擺脫陳規陋見的束縛,去實現排難解困、學有所得的目的。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的學說;居里夫人發現鐳射線的創舉;陳景潤去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的皇冠,都是他們質疑求異、探究真理的結果。因此,我們要想在預習自學中卓有成效地掌握知識,把未知知識同已知知識連成一體并舉一反三,就必須廣開思路,考慮問題時不要被原有的結論所限制;多問幾個為什么遇到問題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此外,為了清楚明了,預習時,對教材所述不理解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可打上“!”,疑問可以用“?”,重點處可用重點號“•”,難點處可能“﹡”號等,至于用什么符號,可根據各人愛好而定,不作統一規定。革命導師列寧讀書時就喜歡用符號圈點法,這樣一翻開收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哪些是重點、難點、疑點等。

五、解題:信息反饋

預習中,較多的同學是不注意課后的練習題的,這不能不說是預習中的一種缺陷。這正如武術行家所言“學拳不使腿,等于瞎胡來”。我們建議同學們預習時可讀一讀課后的練習題,讀后的思考練習題,實際上在提示教材中的要點和重點,是對教材內容最好的理解與運用的索引。通過試解,一方面是對預習新知識的情況進行信息反饋,懂還是不懂,真懂還是假懂,馬上能顯示出來;另一方面也是加深對預習新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的過程,這樣做,能使我們對教材的預習更有方向性:試解出來了,課堂上會提高信心;試解不出來,帶著“為什么”在課堂上會更加專心。顯然,嘗試解題不僅能為課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運用恰當的話還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請同學們記住《易經》上說的話:“好問則!薄ⅰ安粏枌9獭。學習上欲求真知,必須要追根究底。那種問老師怕難為情,問同學怕別人譏笑的想法都是錯誤的。要知道,不懂裝懂是自我欺騙,不提問只能害己,提不出問題是不具備深造能力的表現。為了獲取知識,邊學邊問才是正確的途徑。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186.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