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兒童教育論壇 > 兒童記憶力訓練 >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跟心理有關,學習也不例外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跟心理有關,學習也不例外

2011/11/16 06:07 作者:楚楚 本文已影響:1479人 
  
很多做父母的都有同感:孩子讀書,年級段越高,自己心里越煩,整天為孩子的學習不停嘮叨。不少家長會問老師:一、二年級的時候還好好的,怎么從三、四年級一開始,孩子就不愛摸書本了呢?其實,孩子愛不愛學習,一個重要原因是心理情緒。

第七屆中國杭州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中最“草根”的項目——下城區第二屆“課堂節”正在火熱進行中。日前,“課堂節”中小學心理輔導研討在江心島小學舉辦,專家談到了學習動力和心理輔導間的關系問題。

“3”+“Q”就是“thank you”

記憶力里藏著的學習動力

記憶力好不好,對學習來說很關鍵。江心島小學老師周娟帶學生“挑戰記憶力”。一起來看看這堂心理輔導活動課——

怎樣提高數和形的記憶力?老師拿出紙牌,孩子們個個聚精會神,嘴巴里讀著牌的點數,手里不停地數著。怎樣把這些零散的紙牌記住呢,在老師的啟發下,同學們有的按顏色分組,有的按花色分組,有的在分組后對牌做深“加工”——把牌按從小到大或數字間規律進行排列。

有趣的一組是對“3”、“8”、“Q”三張紙牌的記法。一男生說:“3和Q就是thankyou,3和8就是俗語‘三八’!绷硪粚W生更絕,他把7張牌編成了一個小故事:“身穿黑色方塊衣服的Jane(黑方塊J),到草花巴士站(草花84)坐車,對上面的紅心司機(紅心47)說:thankyou(3Q)。”  

本來是沒有規則的數字和圖形,經過思考和聯想,它們就成了有機整體,很方便地記住了,右腦,而且記得很牢。

這樣的上課場面,和一般性的心理輔導課不一樣。老師要做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在此基礎上體驗感受,就算記再復雜的材料,只要進行組織和再加工,也不會太吃力。

孩子厭學、成績上不來

可以從心理輔導入手

江心島小學副校長毛燕青主持過一項課題。針對小學語文學科學習,在低年級階段,“后三分之一”學生與班級平均水平差異不大,隨著年級升高,差異一點點增大。通過學校的心理工作坊,老師們發現,學生咨詢學習問題的情況,從進入中年級段后開始增多。

“學習動力和心理情緒直接關聯!泵嗲嗾J為,煩惱是學生心理情緒的一種表現,一旦煩惱,動力肯定打了折扣。分析結果后,老師們試著用心理輔導策略幫學生提高學力。針對煩惱的核心——缺乏信心,自我意志薄弱,學習態度、動機、意志等,老師們用個別“會診”和小組輔導形式,幫學生消除煩惱。

在“會診”時,任課老師、班主任、家庭輔導站老師、心理工作坊老師和教育專家,從各自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校有個三年級女生,學語文沒興趣、聽講易分神、沒人督促做作業就磨蹭,一會看看書,一會畫畫,家長催促她還會發脾氣!皶\”后指出,該女生感覺統合失調,注意力水平低,建議她做串珠子、拼圖等游戲,提高注意力水平。老師建議家長要理解和寬容,不要再增加額外作業,給孩子一個相對輕松的作業心理環境等。



一學期后第二次“會診”,大家發現,女生進步很大,很少在桌子上畫畫,課堂發言更主動,作業速度也更快。

成績好的孩子也有煩惱

要警惕學習動力過剩


學校心理工作坊里,一位老師同時和一組學生溝通。通過傾訴學習問題、解決問題、表演等形式,學生在體驗中感覺到,你需要大家,大家也需要你,帶來更多正面情緒。當學生發現同學也有一樣的困擾時,他的焦慮感就會減輕,心理會更平衡;當發現別人心態在改善,他的信心也被點燃,產生積極期待。

“孩子的問題,多半是家庭的問題、家長的問題。”林良華老師還想特別說明,學生學習動力足不足,情緒管理是否到位,家庭的影響最大。一個例子就能印證:長期調研發現,不僅僅是成績“后三分之一”學生學習煩惱多,成績靠前的學生也有學習煩惱,“家長給孩子壓力過大,孩子學習動力太強,一旦考試‘失手’,就會自責、消極、失去信心,還因此引發更多學習生活上的煩惱!  

林良華說,愛一個人和贊賞一個人是要分開的。如果家長抱有“考第一名就愛你,不考第一名就不愛你”的心態,孩子要么是學習動力不夠,要么會學習動力過剩,都會造成消極的結果。

學校這樣做心理輔導

發泄室和沙盤游戲

朝暉中學創建放松室,給學生一個自我發泄空間。學生可在里面自主聽音樂、看書、發泄,心情留言板已成為同學們傾訴平臺。開設的沙盤游戲室,讓學生在沙盤游戲中接受輔導,幫助學生發現情緒問題,針對性調節心理。

游戲治療

京都小學把游戲治療與社團活動結合,成立“游戲樂園”心理社團。以“兒童游戲治療”小組輔導模式操作,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享受被接納的快感,樹立自信心,正確面對問題并用正確方法控制消極行為。

“晴雨”統計

德天實驗小學特別關注有心理困惑的學生,建立心理“晴雨”統計制度。到目前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網絡。

心情墻

東園嬰幼教育中心園區里建有班級心情墻或心情區域。為個別幼兒建立個體發展檔案,針對幼兒出現的心理偏異傾向,通過輔導、游戲治療防止心理疾患形成。探索養成性、補償性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真正實現向“生物-心理-社會-教育”協調整合模式轉變。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2360.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