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兒童教育論壇 > 兒童右腦開發 > 右撇子父母所生左撇子子女健康差

右撇子父母所生左撇子子女健康差

2011/12/24 04:39 作者:楚楚 本文已影響:1699人 
  
  在動物身上,雖然沒有什么明確的手腳分工,但據觀察,它們使用左前肢和右前肢的概率基本相等,無論是低等的動物還是靈長類動物均無例外。而作為萬物之靈的有著靈巧雙手的人類,左手與右手的使用概率卻極不相同,大多數的人習慣于用右手,而使用左手的人僅占世界人口的6%~12%,為何比例如此懸殊?



  有的人試圖用左右腦的不同功能以及心臟的位置等角度來解釋這一問題,然而并未獲得圓滿答案。



  瑞士科學家依爾文博士曾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設。他認為在遠古的時代,記憶法,人類祖先使用左右手的幾率與其他動物一樣,都是均等的,只是由于還認識不到周圍植物的特性而誤食有毒的部分,左撇子的人耐受力弱,最終因植物毒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影響而導致難以繼續生存;而右撇子的人以其頑強的耐受力而最終在自然界中獲得生存能力,并代代相傳,使得使用右手的人成為當今世界中的絕大多數。



  美國科學家歐文也通過實驗證實了依爾文的假說。如果同意依爾文的假說,那么,左撇子者少就成了人類歷史初期自然淘汰的結果,左撇子就是人類中的弱者。



  的確,在一個多世紀前,人們普遍認為左撇子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甚至把它看成是一種疾病,以為這是由于產婦遇到難產時,嬰兒左側大腦受到了損害,使控制右手以及文字和語言功能都產生障礙,以致嬰兒在生長過程中經常用左手。  



  如果說左撇子比右撇子更有優勢,那生物進化的結果為何是右撇子占優勢?



  然而,事實卻與一個多世紀前人們的認識以及依爾文假說推出的結論有很大的出入。我們生活中的左撇子大多是一些聰穎智慧、才思敏捷的人,特別是在一些需要想象力和空間距離感的職業中,左撇子往往都是其中最優秀的人才。



  現代解剖學給了我們如下的解釋:人的大腦的左右半球各有分工,大腦左半球主要負責推理、邏輯和語言;而大腦右半球則注重幾何形狀的感覺,負責感情、想象力和空間距離,具有直接對視覺信號進行判斷的功能。因此,右撇子走的是“大腦右半球到大腦左半球再到右手”的神經反應路線。而左撇子則是“大腦右半球到左手”,左撇子在動作敏捷性方面占有優勢。據此,左撇子又是生活中的強者。



  那么,以上兩種觀點究竟誰是誰非?左右手真正的奧秘何在?這一謎團難以解開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個問題與大腦有千絲萬縷的深層聯系。而發達的大腦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最明顯的標志。



  多數靈長類動物的大腦兩個半球,大體上平均承擔著處理信息的任務。但人類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卻趨向于專業化分工。



  幾乎所有用右手的人都用左腦處理語言信息,而許多用左手的人則用右腦處理語言信息。由于慣用手的左右之分和語言是人類特有的兩項屬性,所以生物學家一直假定這兩項特性是緊密相連的。



  按照牛津大學神經生物學家們的觀點:人習慣于使用右手是人的大腦分工的體現,也是遺傳指令最顯著的標志;正是這一遺傳指令把我們人類與不會說話的,左右手均衡使用的野獸區分開來。



  可是,為什么又有左撇子呢?上世紀80年代,哈佛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認為他們已找到了答案。他們認為絕大多數左撇子其實都是右撇子,只不過他們的左右半腦的中心顛倒了位置。這種錯位是在母親子宮中受到超量睪丸激素的作用而形成的。



  倫敦大學的神經心理學家C·麥克馬納斯說:“真正的問題是為什么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左撇子是一種缺陷?”麥克馬納斯所創立的左撇子遺傳學模型是在這一學術領域廣為人們接受的論點之一。



  與麥克馬納斯和哈佛的研究小組不同,科學家霍伯金認為,可通過兩種途徑成為左撇子:一種是缺乏負責成為右撇子的基因;另一種是雖然具備右撇子基因,但在發育過程中因失誤而無法表達出來。



  霍伯金說:“如果承認右撇子和左撇子都有遺傳基礎,那么最要緊的是能否把基因表達出來。右撇子的父母所生的左撇子下一代的健康會打折扣,反之也一樣!



  有一種理論把左手右手慣用性之分看做是語言功能不對稱性的外在表現。但大腦掃描證明,與左右慣用手之分緊密相關的是大腦運動控制而不是語言部分。



  新西蘭澳克蘭德大學柯巴利斯說:“使人分成左右慣用手的原因可能是人說話起源于手勢語,這大概就是語言與人的左右手慣用性的間接聯系!比说淖笥沂謶T用性之謎和其他許多奧秘一樣,不可就事論事地自行解開,因為它涉及人們并不太了解的大腦……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2865.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