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十幾歲的青少年愛發脾氣?為什么有些青少年比其他同齡人更難管教?這是許多家長們感到頭疼的問題。科學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過對受輕微刺激易怒的青少年和自制能力強的青少年的大腦結構進行掃描,揭示了問題的根源在于他們控制情緒的大腦結構不同。
這一新發現發表在《新科學》雜志上。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副教授尼克拉斯?艾倫和他的團隊是在對137名年齡在11歲至14歲的男生、女生和他們的父母進行觀察研究后得出上述結論的。他們設計了一些問題如就寢時間、宵禁等,讓家庭成員對此提出各自不同意見,并對此錄像、觀察分析。結果發現,不同家庭表現出來的行為迥異,一些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很好地進行溝通,一些家庭成員之間則溝通得很少。
接下來 右腦記憶,該團隊對青少年大腦結構進行了掃描,檢查位置集中在3個區域:易引發情感沖動的扁桃體,扣帶皮層前部以及眼窩前額皮質,后者為主要用于思考的大腦前額部分。
掃描結果發現,在回答設計的問題時,表現得更偏激的青少年,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扁桃體比其他人更大一些。而左腦比右腦前額扣帶皮層小的男孩則表現得更倔。同時,左腦眼窩前額皮質面積相對小的男孩更可能在面對父母的生氣態度時,回敬生硬的態度。研究發現,在更愿意和父母辯論而爭取權益的孩子中,用于思想的前額皮層只是沒有對扁桃體施加足夠的壓力來控制行為。
而一些女孩也在前額皮質有類似的不對稱,但即使她們本來就比較偏激,可這似乎也不影響他們的行為。研究人員惠特爾解釋說,“這表明在青春期早期,對男孩或者女孩來說,控制情感和行為的大腦機制不同。”進一步,對“叛逆”男孩大腦結構的觀察表明,由于前額部分神經回路沒有形成,他們的大腦發育過程會更遲緩。
但是在成年人中,一個更大的扁桃體、扣帶皮層前部及眼窩前額皮質體積明顯的不對稱則與很多精神紊亂癥狀相關,包括消沉、憂慮以及病態人格。對此,尼克拉斯?艾倫小組推斷,前額部分神經回路沒有形成,會增加很多成年人患精神病的風險。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