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網上看了若干有關記憶方法的帖子之后,讓我感到十分吃驚!方法內容幾乎全都大力吹捧‘形象聯想記憶法’也就是‘胡亂聯想記憶法’。不錯,形象的東西的確易記!胡亂聯想能增加記憶的趣味。
胡亂聯想、任意聯系是該方法的最極致的優點,我十分推崇這個優點!它讓我從此沖破了思維局限,有了懷疑一切的膽量與更豐富的想像力)殊不知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單靠形象或胡亂聯系來記憶是片面的不夠的,因為長期大量使用這種方法會后無形中增加了記憶量與復雜度。我以前就是這種形象記憶方法的受害者!記得當初我在初次接觸這種記憶方法時也被他的新奇之處吸引,并且十分享受這種空洞的記憶方法,因為用他你無須理解知識就可以輕松記住。初時的那個興奮啊!以為有了‘胡亂聯想記憶法’只要大腦夠活躍能亂聯想就可以輕松記憶一切!不錯,用這種方法的確可以快速的記住一些知識,但要命的也是這個‘快’字!把知識胡亂的聯想、不求甚解就可以‘記住’,殊不知在大量使用后不自覺的就有了混淆與情景變動,于是等到考試時我就傻眼了----記住了的知識不知道活用,大部分當初聯想好的知識由于沒有了當初的記憶環境就好像加了密的文件有形象無內容再也無法解密了!考試結果可想而知——慘。。!所以此法用于雜亂的或短時的機械記憶可取,否則此法不可。
世界是公平的(辯證法說是‘矛盾’):你獲得了‘快’就會有‘慢’在等著你;你有成功的時候,失敗也許就在眼前!
所以記憶要遵循記憶規律與所記知識的內容的限制,不能過分取巧:孤立的雜亂的知識可以盡情地使用《奇特心象聯想記憶法》;形象的東西用《形象聯想記憶法》,可以很快;書面的、理論的知識應該在爭取逐步理解的基礎上不記而記!這個理解的過程與記憶要結合,決不能求快,這才符合人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客觀規律,違背規律與濫用規律的結果是前功盡棄!
我提倡‘用’的記憶方法:把你想記的任何知識都用于實踐,開始時不要苛求能用對,甚至亂用、亂套都可以!把亂聯系的優點用在對知識的應用上(事實證明胡亂聯系和懷疑一切的思維習慣確實能激發、增強我們的各種潛力或能力)從用的過程中認識知識、學習知識,從而掌握知識,同時也深刻的記住了知識。{注意:這只是我的個人感受、心得,能否適合您的記憶習慣、學習習慣,本人不打包票}
(20歲的) 逆水行舟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