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科院有關社會學專家近日開展的一項兒童家庭教育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家長的文化水平不低,但許多家庭教育卻陷入僅僅輔導孩子學習的誤區。社會學家指出,這種只關注孩子學習,而忽視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等方面培養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子正確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不利于孩子全面發展。
家庭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家長素質及家長的教育觀念等因素直接影響兒童今后的發展。調查顯示,67%的家長對“只要孩子的學習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認同的態度,只有27%的家長完全不同意此說法;對“孩子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情緒比學習還重要”的說法,完全同意的家長不足10%,有30%的家長完全持反對態度。
調查發現,孩子父親學歷總體高于母親。社會學家認為,父親在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起著重要作用。但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事”觀念的父親大有人在,60%的母親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獨當一面。由于忙生意忙工作,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25%,還有15%的家庭家教任務由祖父母承擔。
專家指出,父母雙方都參與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從父母雙方身上吸取優點,有利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形成。父親游離于家庭教育之外,對兒童性格的培養不利。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