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學習方法論壇 > 作文指導 > 談作文個性的表現及培養

談作文個性的表現及培養

2007/3/4 15:22 作者:jiyifa逍遙 本文已影響:4146人 
談作文個性的表現及培養

[內容提要]作文要體現個性必須達到三種境界,即真實——作文的生命,新穎——作文的活力,風格——作文的氣質;要達到上述三種境界就需要培養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個性。因此,寫作是主觀情感的抒發,是個性化的精神勞動。好的文章正是因為涂抹了具有個性的色彩,才具有了與眾不同之處與感人至深的力量,所以“個性”是文章的真正價值所在。

 。坳P鍵詞]個性表現培養

  任何一篇文章的創造都要完成兩重轉化:第一重轉化是由客觀事物轉化為作者的認識;第二重轉化是由作者的認識轉化為文字表現。宏觀看,寫作是心理、能力的提高與完善,是個性不斷發展的過程;微觀看,寫作是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取材、選材、謀篇、布局、立意、修改無一不是個體的主觀行為,呈現出個體的差異與多彩。因此,寫作是主觀情感的抒發,是個性化的精神勞動。好的文章正是因為涂抹了具有個性的色彩,才具有了與眾不同之處與感人至深的力量。所謂“文如其人”,離開了“人”,“文”便喪失了靈魂。

  “個性”是文章的真正價值之所在。有了個性,文章便會閃耀著創新的光輝。作文要體現個性,必須達到以下三種境界:

  真實——作文的生命

  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蔽覀冮喿x一篇文章,實際上是閱讀作者的發展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把作者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把作品的思想變為自己的思想。所以作文要打動人,必須負載著思想的淚或笑,承托著寫作者的內心世界與情感,情感永遠伴隨著生命,愈是真實的,就愈是動人的;愈是濡染了真實感情思想,就愈是鮮明的。作文有了真實的情感,便獵取了鮮活的生命,求真實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假話、套話、空話既蒙蔽自己,又欺騙別人,即使說起來滔滔不絕,那也是虛偽的個性。學生的內心世界仿佛空山雨后盛開的梨花,不帶有一點微瑕,把這份難得的真實坦蕩地呈現出來,作文便具有血肉,一個沉甸甸的生命質體便躍然于紙上。此為作文個性表現的第一境界。

  新穎——作文的動力

  從寫作的主體看,寫作又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它不可能通過“克隆”與“拷貝”而獲得價值。寫文章,總是要在選材、立意、構思等方面下功夫,總是在語言上盡可能表現得完美,顯示主體的創造才能。這種創造才能表現的愈充分,作品愈新穎;愈新穎,作品愈有價值。它表現在兩個方面:內容的新穎與語言的新穎。前者為內在的,后者為外顯的。因此,作文要求真實,又要通過對真實的處理體現其從內在到外顯的新穎。內容上,關于選材,巧于提煉,精于立意,即擁有“我”的自得之見、自然之情與自在之趣;語言上,善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夠創造出新鮮活潑的語言,即擁有“我”的自由之筆。新穎的創造火花,表現出來的是生命體質的活力。此為作文個性表現的較高境界。

  風格——作文的氣質

  喜愛讀名著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感覺,最能使人拍案叫絕,最能震撼人的心靈的不是曲折離奇的情節,而是作品深邃的思想,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人物淋漓盡致的描繪。這是用語言塑造出來的具有風格的個性。我們讀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看工筆畫式的描繪,馬上感到是屠格涅夫的;讀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看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馬上知道那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帮L格就是人”,風格是人的顯著個性。真實與新穎內化為個體穩定的傾向,用“我”的語言表達出來,便形成作文的風格。作文具備了風格,便飽含了“人”的成分,充滿個體的性靈,成為文與文最大的區別標志。仿佛人的氣質一般,作文的風格或激情,或隱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高貴,或通俗,因人而搖曳出不同的風采。此為作文個性表現的最高境界。

  作文要達到以上三種境界是相當艱難的,即使經過努力,也只有極少數學生能夠完美地展現個性。特別是第三種境界,也許有人窮及一生,也無法企及。但這是一種目標,需要我們朝著這個方面去培養學生。那么,如何培養學生作文的個性呢?

  第一,培養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關鍵所在。葉老指出,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晝夜不息。生活是寫作的本源,只有積極投入生活,真正成為生活的主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生活之中,才能產生深切的感受。作文時,學生常常感到無話可說,寫出的文章往往沒有深度,主要原因就是對生活缺乏熱情,對活鮮鮮的人生也熟視無睹,沒有理性的穿透力,不能發現生活、發現美,缺少感悟的眼睛,正如羅丹所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故此,我們必須打破應試教育那種使學生“兩點一線”的生活封閉圈,把學生帶入五彩繽紛的世界,讓他們在實踐中去感受生活,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教師從旁點撥美點、感性點和閃光點,這樣作文不僅有了無盡的題材,而且平添了無盡的底蘊,折射出深沉的悟性。作文對生活的反映,不是生活的再現,而是生活濃縮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現。感悟生活,就是對生活條分縷析,由此及彼,從現象到本質,就是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缺乏對生活的感悟能力,作文便缺乏激情與深度,變得蒼白與淺薄。一俟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學生就會發現平靜的湖面下,蕩漾著的原來是動人的激情;雄起的高山里,卻孕育著喜悅的鳥語花香。只有教會學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學生才會真正領悟到生活的真諦,作文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第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必要手段。蘇霍姆林斯基主張作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活生生的思想”,“鮮活的語言”和“創造精神”才能得以表現。因而,作文教學進行思維訓練是極其必要的。首先是想像能力的培養,多讓學生進行繼寫、改寫,想像未來和未知的空間,思維馳騁的空間便會越來越廣。想像力豐富的學生,作文往往有神來之筆。黑格爾稱贊說:“如果說到本質,最杰出的藝術本質就是想像!崩寺髁x大師雨果妙喻美之曰:“想像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碑敶膶W家王蒙干脆說:“沒有精神上的自由馳騁,就沒有文學!逼浯问莿撛煨运季S的培養。多讓學生換角度去思考問題,鼓勵有創意的表達,多做一些異的訓練,一文多作,一材料多文,看圖作文,話題作文,評點名篇,進行選材、立意、構思等方面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便流暢而一觸即發,深刻而入木三分,獨特而別具匠心,做到了這一步,作文便會積淀著活生生的思想與洋溢著創造精神。2000年高考前夕,由《萌芽》雜志社和七所大學聯合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本次作文大賽不按命題作文,不限制題材和體裁。一位監考老師把一個蘋果咬了一口放在講臺上;一位主考者將一團廢紙塞進裝著半杯水的茶杯里,這樣的行為就是一道作文題。采用如此寬松不羈的“命題”方式,旨在啟發應試者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寫出富有文采和個性色彩的文章。

  第三,培養學生的個性是最終極目的,也是貫穿作文教學的主線。蘇聯合作教育家認為,個性通俗地說是人的內心世界,贊可夫認為,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主觀意思的培養,作文既培養個性,又負載個性,學生為了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個人見解,要選材、立意、謀篇、布局,要反復修改、潤色語言,伴隨著作文的過程,經受著思想教育的洗禮。反過來,個性又制約著作文的個性。朱自清的作品總是蘊含著淡淡的哀愁,魯訊的文章犀利如匕首,都與他們各自的個性有關。熱情的學生,往往能創造出激情的作文;內向的學生,深沉流露抑郁的情緒;有幻想的學生,常常帶有詩意。個性的差異導致主觀意識的差異,形成不同的精神風貌,產生不同的作文個性。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首先要緊的是讓學生敢于說真話,訴真情,只有培養了學生健康的表達,才能產生健康的作文個性。再者,要培養學生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人生,教育的目的是實現人的社會化,對于作文教學則要把學生腐弱的個性變得剛健一些,把消極的情緒變得主動一些。缺乏愛,缺乏情,缺乏激動,缺乏進取,人生流于平庸,就不會歡呼,不會感傷。有了良好的個性,學生的內心就會像大自然一樣有無窮無盡的變化,他就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與個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表現自己的情感,作文因之而賞心悅目,具有深沉的個性。

  當然,培養學生作文的個性離不開語言的積累與訓練。博覽群書,揣摩個性化的語言,培養和積累技巧與語感,久而久之,便有了深刻的內涵與美麗的外表。

  所以,讓學生盡可能馳騁才思,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作出一番天馬行空的“暢想”,寫出有內容、有文采、有個性、有生氣的“華章”。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10.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