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0、51、52,完全正確。獲得最后勝利的是,中國的女選手陳育娟!” 當裁判員宣布比賽結果后,幾乎所有媒體的記者都傻了眼,“陳育娟是誰?”這個陌生的名字讓他們頓時“找不著北”。直到有人發現中國隊區里,一個嬌小黑瘦的女孩興奮地和隊友擁抱在一起時,他們的鏡頭才紛紛轉向,調整焦距,對準中國選手。 28.15秒記憶一副撲克牌,15分鐘記憶186個人名頭像,1小時記憶1800個隨機數字……這不是天方夜譚,而且不是一個人:在剛剛結束的中東國家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16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首次參賽的7位中國選手中的6位就是以這樣非凡的成績取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世界腦力錦標賽一向有“大腦運動的奧林匹克”之稱。在很多人心目中,能夠參加并獲獎的人一定是天才。但是記者發現,這些“一鳴驚人”的選手,原來只是普通人:連考3年才上大學、癡迷游戲的“網蟲”。甚至還有因為兩句古詩背不出,暈倒在高考的考場上,從而與高校失之交臂的“差等生”。然而經過短期腦力培訓,他們的成績震驚世界!爸袊撕軓姶,很強大,很強大! 世界腦力錦標賽的創始人、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先生對中國隊贊不絕口。 2007年9月20日,選手載譽回國后,本報記者在下榻的賓館,對全部獲獎隊員和教練員進行了獨家專訪,揭開了記憶訓練把普通人變“天才”的“玄機”。 “大腦運動的奧林匹克”上的中國奇跡 2007年9月2日,在中東國家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16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進入最后一項——快速撲克比賽。 在一間安靜的大房間里聚集了來自14個國家的選手。他們面前都有一張條案狀的長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布上一副副撲克牌排成一個個“方陣”,這是經反復洗過的撲克牌。每個人面前的撲克都不同,但選手們面臨著相同的“任務”——必須在5分鐘內記住這組牌的順序。如果記錯一張牌的位置,就得零分。 由于這個項目要進行兩次,所以一般選手都會在第一次記憶中求穩,用1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記憶、或是多復習幾遍。在第二次選手們才會力求突破。 這一次,中國選手劉平,在第一輪就以37秒多一點的時間,記住一副撲克牌,排在第一名。 第二輪比賽開始了。國外的媒體并沒有把注意力放在中國隊員身上。因為第二輪反超幾乎已經成了不變的法則。因此他們都把焦點放在德國和英國的兩名選手之間,因為這兩位都有多年的比賽經驗,他倆的成績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 一分鐘后,英德兩位選手都已抬起頭來,面露滿意的表情,他們都已把記牌順序寫下,交給裁判,時間相差無幾,拼的就是最后差錯率了。裁判員也在緊張地核對選手成績,長槍短炮都對準了他們…… “49、50、51、52,完全正確。獲得最后勝利的是,中國的女選手陳育娟!”當裁判員宣布比賽結果后,幾乎所有媒體的記者都傻了眼,“陳育娟是誰?”這個陌生的名字讓他們頓時“找不著北”。直到有人發現中國隊區里,一個嬌小黑瘦的女孩興奮地和隊友擁抱在一起時,他們的鏡頭才紛紛轉向,調整焦距,對準中國選手。 這個年輕女孩,以28.15秒,刷新了原先31.18秒的世界紀錄,獲得冠軍。她成為女性第一個,也是全人類第二個能夠在30秒內記憶一副撲克牌的人。東尼·博贊先生親自授予她“Women's World Memory Champion”(女性世界記憶冠軍)的稱號,并成為“首位打破世界紀錄的女性”。 快速撲克比賽前幾界的冠軍都是德國和英國人,其他國家的選手從來沒有染指過。在比賽成績正式公布之前,很多國外的媒體按照慣例都盯著德國和英國等國家的選手。更令國外選手吃驚的是這個項目的前三名都是中國選手包攬。
中國參賽隊員平均年齡最小,只有23歲,培訓時間最短的只有8天。 世界腦力錦標賽(Word Memory Championship)是由英國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先生開創,目前是國際上最具權威的腦力競技運動賽事,被稱為“大腦運動的奧林匹克”。 它是針對腦力競技的一系列方法、訓練、規則和模式的腦力賽事,并成功地在全球范圍內舉辦。英國、德國、美國、墨西哥、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曾承辦過這一賽事。 世界腦力錦標賽共有10個比賽項目:詩歌、二進數字、一小時撲克牌記憶、名字和姓名、快速數字、歷史和未來日期、一小時數字、隨機單詞、聽記數字、快速撲克。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影響。2006年中國首屆腦力錦標賽也曾在上海舉辦,今后將每年舉辦一屆。 與其他參賽國家相比,中國隊這次參賽的隊員的平均年齡是最小的,只有23歲。馬久今年只有18歲,是中國這次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而且,他在比賽之前只培訓了8天。而其他國家的選手大都是經過了10幾年的訓練才來參賽的,年齡普遍在40多歲。所以當中國選手出人意料地戰勝外國選手后,他們在心理上一時難以接受。但是這樣的“鏡頭”在此次大賽中卻出現了多次。 隨機圖形記憶是世界腦力錦標賽的第一個比賽項目,每位選手面前擺著5張畫滿各種圖形的白紙。圖形是各種曲線構成的不規則抽象圖案,5個圖形一行,10行圖形一張紙。在15分鐘的記憶時間里,選手們要盡量記住圖形特征,隨后在打亂行內圖形順序的同樣5張紙上,選擇出正確的順序。 第一次參加世界腦力大賽的馬久今最終正確地排出了50組圖形的順序,這個成績甚至好過2001年世界記憶錦標賽的總冠軍。當成績公布的時候,上屆冠軍、來自馬來西亞的一位40多歲的選手不敢相信,他找到組委會,認為自己的成績被記錯。 此前,中國選手吳天勝在另外一個項目——馬拉松數字項目中先拔頭籌拿得單項冠軍,獲得世界第一,并且成功打破中國人在世界腦力錦標賽比賽上沒有金牌的局面,也是中國人在世界記憶錦標賽中獲得的第一塊金牌。 馬拉松數字項目要求選手在長達1小時的時間內,盡量多地記憶住面前的電腦中隨機出現的數字,由于時間比賽的時間最長,所以這個項目的名字叫“數字馬拉松”。吳天勝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記住了電腦中1800個隨機出現的數字,獲得了這個項目的冠軍。 首次參賽的中國隊克服了時差、飲食、對比賽規則的不熟悉等諸多不利因素,獲得團體總分的銀牌,中國7位參賽選手,有6人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中國人在世界智力賽場上為我國贏得了榮譽。 “中國人的記憶力很強大,很強大,很強大!睎|尼·博贊先生這樣評價中國隊這次取得的成績。 現在的世界冠軍曾經是昏厥考場的高考敗將、沉迷網游的骨灰網蟲、英語補考的差等學生,他們經過短期強化記憶培訓突然“開竅” 在記者的心目中,這些獲獎選手一定是天才。但是,所有的選手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只是經過了短期的強化記憶培訓。” 1小時記住2000個無規律的阿拉伯數字、15秒記住100個姓名和面孔的對應關系、30秒記住一副撲克牌的順序……在常人看來匪夷所思的能力,對于這些經過訓練的“記憶運動員”來說,并不是不可達到的目標。
本次大賽的女性世界記憶冠軍陳育娟高考時曾因兩句古詩背不出,暈倒在考場上。后來,她來到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讀書。大二時,一堂關于記憶力的講座和表演讓她震驚不已。陳育娟想:“他們能學會,我一定也行!庇谑牵⒖虉竺麉⒓恿诉@種特別培訓。受訓一星期后,陳育娟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該培訓學校的精英班,甚至一邊學習一邊當助教。
而“中國最年輕的世界記憶大師”莊海湛的經歷更加傳奇,“我的媽媽以前差點被我氣瘋!”莊海湛笑對自己的過去,“我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上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癡迷網絡游戲,是個不折不扣的‘僵尸級’網蟲,整天逃學到網吧打游戲,經常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網吧成了我的第二個家。甚至在高考前的那一晚我還玩了一個通宵的游戲,落榜是理所當然的,我的家人為此傷心了一場,但是當時的我根本不在乎。” 幸運的是,莊海湛在這個時候接觸到了記憶力訓練,當時抱著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參加了培訓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記憶力訓練感覺自己的腦袋好像突然開了竅,以前枯燥乏味的課本變得生動起來,看書不再是種痛苦,一天讀幾本書的效率更讓他樂在其中。憑借記憶法和思維腦圖的運用,記憶力訓練很快趕上并超越了同班的絕大部分同學,偶爾在班里露一手記憶法更是讓以前嘲笑他的同學對他佩服不已。 連續獲得兩屆全國腦力錦標賽的“全能冠軍”郭傳威原來是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一名學生,曾經因為英語考試不及格而差點無法畢業。在掌握記憶技巧之后,學習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集中訓練的效果比分散訓練好。而且我們在比賽前,都要進行模擬比賽。訓練,強調最多的是心理素質和技術訓練!敝袊牭目偨叹毺K新民介紹說。 記住一副牌,就是“講”一個故事。 任何人經過短期的記憶培訓都可以成為記憶“天才”
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與普通人智力水平一樣的人一夜之間成為“世界記憶大師”的呢? “關鍵是他們找到了記憶的‘技巧’,也就是自己大腦喜歡的記憶方式。”這次中國隊的總教練蘇新民對本報記者說,“任何人經過短期的記憶培訓都可以成為記憶的‘天才’! “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對電話號碼過目不忘?為什么你卻記上很多次才能記。康,你對別人的名字卻能夠看一次或聽一次就能記住呢?這就是是否掌握了記憶技巧。”蘇新民說。 如何知道自己的大腦喜歡什么樣的記憶方式呢?蘇新民介紹說,這就需要繪制一張“腦圖”,它是一個打開大腦潛能的強有力的圖解工具。它同時運用大腦皮層的所有智能,包括詞匯,圖像,數字,邏輯,韻律,顏色和空間感知。它可以運用于生活的各個層面,幫助您更有效地學習,更清晰地思維,讓你的大腦最佳表現。 據了解,腦圖由英國聞名世界的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先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創立。至今,在全球已經為成千上萬的人使用。 他舉例說,英語單詞“scar”是傷疤的意思,首先是教學生準確的發音;第二步是觀察分析怎么記憶,把單詞拆成“s”和“car”,你可以想像一下“s”是什么?有的人把“s”想象成“美女”,“car”是汽車。這時,我就會告訴學生,“美女開車碰到墻上就會有傷疤了”。 而有的人把“s”想象成“蛇”,“汽車撞到蛇,在蛇的身上留有傷疤! 女性世界記憶冠軍陳育娟說,記憶主要有幾種方法:一是連鎖,就是想象上一個詞產生的動作作用到下一個詞上,這樣一個接一個連成一串;二是把需要記憶的數字或詞組編成故事;三是空間定位法,在腦子里放一個貨架,把看到的東西放上去,需要時按照放的路線,看到東西再拿下來,就可以記得住。
談到記憶的秘訣,陳育娟介紹說,我的秘訣就是使材料意義化系統化。所謂形象化就是通過想象和聯想將抽象的賦予人為的想象,使之具有生動鮮明奇特的形象,抽象事物也變得容易記憶了。 在談到自己是如何在28.15秒的時間里記住一副撲克的時候,陳育娟介紹說:“記憶有一種依靠形象思維的方法。”首先,要把各個牌賦予一定的意義。她把紅桃排作“1”,黑桃、梅花和方片則分別是“2”、“3”、“4”。這樣,黑桃9就成了“19”,再根據粵語發音的諧音,把黑桃9記作“衣鉤”,同理,紅桃7就成了“耳機”(“27”的諧音)。每張牌都有了意義,一副牌就可以“講”一個故事。 據蘇新民介紹,他們的記憶訓練班分為普通班、提高班、精英班等不同層次的班級,普通人采取一周的短期強化培訓的方式,通過一種新思維的記憶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 人工“天才”大腦“有效期”短 你能記住所有朋友的電話號碼嗎?相信多數人的答案是“不能”。但為什么像郭傳威這樣的人卻能過目不忘,難道他們長著與常人不一樣的大腦? 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李葆明教授告訴記者,不需要羨慕這樣人的“過目不忘”的本領,因為“記憶錦標賽”測試的記憶,只是“工作記憶”,它保持的時間很有限,“工作記憶”只有通過反復的復述,才有可能轉化為“長時記憶”,然后堅固地保存在大腦里。 李葆明教授介紹說,在掌握一些記憶技巧以后,人的“工作記憶”能力的確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比如將大量的數字分組或分類處理,事實上減小了記憶的難度,相信很多人記手機號碼或身份證號碼就使用了這樣的方法。不過,具有“過目不忘”能力的人,不一定比你“記性好”。 李葆明說,“工作記憶”就像一個信息緩沖器。在你執行某一任務時,你的大腦需要把信息暫時地保存在這個緩沖器中。但是,這個緩沖器不是信息的永久儲存倉庫,如果不把信息放進倉庫,用不了多久,緩沖器中的內容就會被清除。我們學習時當然不希望學到的知識只能保持幾分鐘、幾小時或者幾天,而是希望受用終生。 李葆明教授說,記憶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但記憶力好不等于智力就一定好。而且,記憶的能力也不一定決定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更重要地取決于信息的利用能力。 “只能獲得短時記憶的訓練,也許可以幫助學生應付只需要死記硬背的考試,但對真正的專業功底的提高未必有價值。”李葆明教授強調。 人與人之間記憶能力有高低之分。李葆明教授說,目前還沒有直接的實驗證據表明記憶力好壞是由遺傳因素決定,但記憶的基礎是大腦的生理構成,人與人之間的大腦生理構成肯定有差異,所以,記憶力的先天差異應該是存在的。 思維導圖幫助各國人強化記憶 英國學者托尼博贊發明的“思維導圖”被認為是開啟大腦智慧的工具。他可以理清你的思路,幫你更快記憶。 如果你要記憶一個詞的時候,就把詞放在中心,從這個中心伸展出來很多相關的詞,這樣就可以幫助你建立詞匯和意義、圖像之間的聯系。然后以此為基礎,記憶起來就更方便了。
15分鐘記憶186個人名頭像,培訓8天即成記憶“天才”———
“49、50、51、52,完全正確。獲得最后勝利的是,中國的女選手陳育娟!” 當裁判員宣布比賽結果后,幾乎所有媒體的記者都傻了眼,“陳育娟是誰?”這個陌生的名字讓他們頓時“找不著北”。直到有人發現中國隊區里,一個嬌小黑瘦的女孩興奮地和隊友擁抱在一起時,他們的鏡頭才紛紛轉向,調整焦距,對準中國選手。 28.15秒記憶一副撲克牌,15分鐘記憶186個人名頭像,1小時記憶1800個隨機數字……這不是天方夜譚,而且不是一個人:在剛剛結束的中東國家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16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首次參賽的7位中國選手中的6位就是以這樣非凡的成績取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世界腦力錦標賽一向有“大腦運動的奧林匹克”之稱。在很多人心目中,能夠參加并獲獎的人一定是天才。但是記者發現,這些“一鳴驚人”的選手,原來只是普通人:連考3年才上大學、癡迷游戲的“網蟲”。甚至還有因為兩句古詩背不出,暈倒在高考的考場上,從而與高校失之交臂的“差等生”。然而經過短期腦力培訓,他們的成績震驚世界。“中國人很強大,很強大,很強大。” 世界腦力錦標賽的創始人、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先生對中國隊贊不絕口。 2007年9月20日,選手載譽回國后,本報記者在下榻的賓館,對全部獲獎隊員和教練員進行了獨家專訪,揭開了記憶訓練把普通人變“天才”的“玄機”。 “大腦運動的奧林匹克”上的中國奇跡 2007年9月2日,在中東國家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16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進入最后一項——快速撲克比賽。 在一間安靜的大房間里聚集了來自14個國家的選手。他們面前都有一張條案狀的長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布上一副副撲克牌排成一個個“方陣”,這是經反復洗過的撲克牌。每個人面前的撲克都不同,但選手們面臨著相同的“任務”——必須在5分鐘內記住這組牌的順序。如果記錯一張牌的位置,就得零分。 由于這個項目要進行兩次,所以一般選手都會在第一次記憶中求穩,用1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記憶、或是多復習幾遍。在第二次選手們才會力求突破。 這一次,中國選手劉平,在第一輪就以37秒多一點的時間,記住一副撲克牌,排在第一名。 第二輪比賽開始了。國外的媒體并沒有把注意力放在中國隊員身上。因為第二輪反超幾乎已經成了不變的法則。因此他們都把焦點放在德國和英國的兩名選手之間,因為這兩位都有多年的比賽經驗,他倆的成績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 一分鐘后,英德兩位選手都已抬起頭來,面露滿意的表情,他們都已把記牌順序寫下,交給裁判,時間相差無幾,拼的就是最后差錯率了。裁判員也在緊張地核對選手成績,長槍短炮都對準了他們…… “49、50、51、52,完全正確。獲得最后勝利的是,中國的女選手陳育娟!”當裁判員宣布比賽結果后,幾乎所有媒體的記者都傻了眼,“陳育娟是誰?”這個陌生的名字讓他們頓時“找不著北”。直到有人發現中國隊區里,一個嬌小黑瘦的女孩興奮地和隊友擁抱在一起時,他們的鏡頭才紛紛轉向,調整焦距,對準中國選手。 這個年輕女孩,以28.15秒,刷新了原先31.18秒的世界紀錄,獲得冠軍。她成為女性第一個,也是全人類第二個能夠在30秒內記憶一副撲克牌的人。東尼·博贊先生親自授予她“Women's World Memory Champion”(女性世界記憶冠軍)的稱號,并成為“首位打破世界紀錄的女性”。 快速撲克比賽前幾界的冠軍都是德國和英國人,其他國家的選手從來沒有染指過。在比賽成績正式公布之前,很多國外的媒體按照慣例都盯著德國和英國等國家的選手。更令國外選手吃驚的是這個項目的前三名都是中國選手包攬。
中國參賽隊員平均年齡最小,只有23歲,培訓時間最短的只有8天。 世界腦力錦標賽(Word Memory Championship)是由英國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先生開創,目前是國際上最具權威的腦力競技運動賽事,被稱為“大腦運動的奧林匹克”。 它是針對腦力競技的一系列方法、訓練、規則和模式的腦力賽事,并成功地在全球范圍內舉辦。英國、德國、美國、墨西哥、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曾承辦過這一賽事。 世界腦力錦標賽共有10個比賽項目:詩歌、二進數字、一小時撲克牌記憶、名字和姓名、快速數字、歷史和未來日期、一小時數字、隨機單詞、聽記數字、快速撲克。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影響。2006年中國首屆腦力錦標賽也曾在上海舉辦,今后將每年舉辦一屆。 與其他參賽國家相比,中國隊這次參賽的隊員的平均年齡是最小的,只有23歲。馬久今年只有18歲,是中國這次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而且,他在比賽之前只培訓了8天。而其他國家的選手大都是經過了10幾年的訓練才來參賽的,年齡普遍在40多歲。所以當中國選手出人意料地戰勝外國選手后,他們在心理上一時難以接受。但是這樣的“鏡頭”在此次大賽中卻出現了多次。 隨機圖形記憶是世界腦力錦標賽的第一個比賽項目,每位選手面前擺著5張畫滿各種圖形的白紙。圖形是各種曲線構成的不規則抽象圖案,5個圖形一行,10行圖形一張紙。在15分鐘的記憶時間里,選手們要盡量記住圖形特征,隨后在打亂行內圖形順序的同樣5張紙上,選擇出正確的順序。 第一次參加世界腦力大賽的馬久今最終正確地排出了50組圖形的順序,這個成績甚至好過2001年世界記憶錦標賽的總冠軍。當成績公布的時候,上屆冠軍、來自馬來西亞的一位40多歲的選手不敢相信,他找到組委會,認為自己的成績被記錯。 此前,中國選手吳天勝在另外一個項目——馬拉松數字項目中先拔頭籌拿得單項冠軍,獲得世界第一,并且成功打破中國人在世界腦力錦標賽比賽上沒有金牌的局面,也是中國人在世界記憶錦標賽中獲得的第一塊金牌。 馬拉松數字項目要求選手在長達1小時的時間內,盡量多地記憶住面前的電腦中隨機出現的數字,由于時間比賽的時間最長,所以這個項目的名字叫“數字馬拉松”。吳天勝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記住了電腦中1800個隨機出現的數字,獲得了這個項目的冠軍。 首次參賽的中國隊克服了時差、飲食、對比賽規則的不熟悉等諸多不利因素,獲得團體總分的銀牌,中國7位參賽選手,有6人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中國人在世界智力賽場上為我國贏得了榮譽。 “中國人的記憶力很強大,很強大,很強大!睎|尼·博贊先生這樣評價中國隊這次取得的成績。 現在的世界冠軍曾經是昏厥考場的高考敗將、沉迷網游的骨灰網蟲、英語補考的差等學生,他們經過短期強化記憶培訓突然“開竅” 在記者的心目中,這些獲獎選手一定是天才。但是,所有的選手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只是經過了短期的強化記憶培訓! 1小時記住2000個無規律的阿拉伯數字、15秒記住100個姓名和面孔的對應關系、30秒記住一副撲克牌的順序……在常人看來匪夷所思的能力,對于這些經過訓練的“記憶運動員”來說,并不是不可達到的目標。
本次大賽的女性世界記憶冠軍陳育娟高考時曾因兩句古詩背不出,暈倒在考場上。后來,她來到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讀書。大二時,一堂關于記憶力的講座和表演讓她震驚不已。陳育娟想:“他們能學會,我一定也行。”于是,她立刻報名參加了這種特別培訓。受訓一星期后,陳育娟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該培訓學校的精英班,甚至一邊學習一邊當助教。
而“中國最年輕的世界記憶大師”莊海湛的經歷更加傳奇,“我的媽媽以前差點被我氣瘋!”莊海湛笑對自己的過去,“我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上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癡迷網絡游戲,是個不折不扣的‘僵尸級’網蟲,整天逃學到網吧打游戲,經常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網吧成了我的第二個家。甚至在高考前的那一晚我還玩了一個通宵的游戲,落榜是理所當然的,我的家人為此傷心了一場,但是當時的我根本不在乎! 幸運的是,莊海湛在這個時候接觸到了記憶力訓練,當時抱著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參加了培訓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記憶力訓練感覺自己的腦袋好像突然開了竅,以前枯燥乏味的課本變得生動起來,看書不再是種痛苦,一天讀幾本書的效率更讓他樂在其中。憑借記憶法和思維腦圖的運用,記憶力訓練很快趕上并超越了同班的絕大部分同學,偶爾在班里露一手記憶法更是讓以前嘲笑他的同學對他佩服不已。 連續獲得兩屆全國腦力錦標賽的“全能冠軍”郭傳威原來是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一名學生,曾經因為英語考試不及格而差點無法畢業。在掌握記憶技巧之后,學習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集中訓練的效果比分散訓練好。而且我們在比賽前,都要進行模擬比賽。訓練,強調最多的是心理素質和技術訓練!敝袊牭目偨叹毺K新民介紹說。 記住一副牌,就是“講”一個故事。 任何人經過短期的記憶培訓都可以成為記憶“天才”
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與普通人智力水平一樣的人一夜之間成為“世界記憶大師”的呢? “關鍵是他們找到了記憶的‘技巧’,也就是自己大腦喜歡的記憶方式!边@次中國隊的總教練蘇新民對本報記者說,“任何人經過短期的記憶培訓都可以成為記憶的‘天才’! “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對電話號碼過目不忘?為什么你卻記上很多次才能記。康,你對別人的名字卻能夠看一次或聽一次就能記住呢?這就是是否掌握了記憶技巧!碧K新民說。 如何知道自己的大腦喜歡什么樣的記憶方式呢?蘇新民介紹說,這就需要繪制一張“腦圖”,它是一個打開大腦潛能的強有力的圖解工具。它同時運用大腦皮層的所有智能,包括詞匯,圖像,數字,邏輯,韻律,顏色和空間感知。它可以運用于生活的各個層面,幫助您更有效地學習,更清晰地思維,讓你的大腦最佳表現。 據了解,腦圖由英國聞名世界的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先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創立。至今,在全球已經為成千上萬的人使用。 他舉例說,英語單詞“scar”是傷疤的意思,首先是教學生準確的發音;第二步是觀察分析怎么記憶,把單詞拆成“s”和“car”,你可以想像一下“s”是什么?有的人把“s”想象成“美女”,“car”是汽車。這時,我就會告訴學生,“美女開車碰到墻上就會有傷疤了”。 而有的人把“s”想象成“蛇”,“汽車撞到蛇,在蛇的身上留有傷疤! 女性世界記憶冠軍陳育娟說,記憶主要有幾種方法:一是連鎖,就是想象上一個詞產生的動作作用到下一個詞上,這樣一個接一個連成一串;二是把需要記憶的數字或詞組編成故事;三是空間定位法,在腦子里放一個貨架,把看到的東西放上去,需要時按照放的路線,看到東西再拿下來,就可以記得住。
談到記憶的秘訣,陳育娟介紹說,我的秘訣就是使材料意義化系統化。所謂形象化就是通過想象和聯想將抽象的賦予人為的想象,使之具有生動鮮明奇特的形象,抽象事物也變得容易記憶了。 在談到自己是如何在28.15秒的時間里記住一副撲克的時候,陳育娟介紹說:“記憶有一種依靠形象思維的方法!笔紫,要把各個牌賦予一定的意義。她把紅桃排作“1”,黑桃、梅花和方片則分別是“2”、“3”、“4”。這樣,黑桃9就成了“19”,再根據粵語發音的諧音,把黑桃9記作“衣鉤”,同理,紅桃7就成了“耳機”(“27”的諧音)。每張牌都有了意義,一副牌就可以“講”一個故事。 據蘇新民介紹,他們的記憶訓練班分為普通班、提高班、精英班等不同層次的班級,普通人采取一周的短期強化培訓的方式,通過一種新思維的記憶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 人工“天才”大腦“有效期”短 你能記住所有朋友的電話號碼嗎?相信多數人的答案是“不能”。但為什么像郭傳威這樣的人卻能過目不忘,難道他們長著與常人不一樣的大腦? 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李葆明教授告訴記者,不需要羨慕這樣人的“過目不忘”的本領,因為“記憶錦標賽”測試的記憶,只是“工作記憶”,它保持的時間很有限,“工作記憶”只有通過反復的復述,才有可能轉化為“長時記憶”,然后堅固地保存在大腦里。 李葆明教授介紹說,在掌握一些記憶技巧以后,人的“工作記憶”能力的確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比如將大量的數字分組或分類處理,事實上減小了記憶的難度,相信很多人記手機號碼或身份證號碼就使用了這樣的方法。不過,具有“過目不忘”能力的人,不一定比你“記性好”。 李葆明說,“工作記憶”就像一個信息緩沖器。在你執行某一任務時,你的大腦需要把信息暫時地保存在這個緩沖器中。但是,這個緩沖器不是信息的永久儲存倉庫,如果不把信息放進倉庫,用不了多久,緩沖器中的內容就會被清除。我們學習時當然不希望學到的知識只能保持幾分鐘、幾小時或者幾天,而是希望受用終生。 李葆明教授說,記憶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但記憶力好不等于智力就一定好。而且,記憶的能力也不一定決定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更重要地取決于信息的利用能力。 “只能獲得短時記憶的訓練,也許可以幫助學生應付只需要死記硬背的考試,但對真正的專業功底的提高未必有價值!崩钶崦鹘淌趶娬{。 人與人之間記憶能力有高低之分。李葆明教授說,目前還沒有直接的實驗證據表明記憶力好壞是由遺傳因素決定,但記憶的基礎是大腦的生理構成,人與人之間的大腦生理構成肯定有差異,所以,記憶力的先天差異應該是存在的。 思維導圖幫助各國人強化記憶 英國學者托尼博贊發明的“思維導圖”被認為是開啟大腦智慧的工具。他可以理清你的思路,幫你更快記憶。 如果你要記憶一個詞的時候,就把詞放在中心,從這個中心伸展出來很多相關的詞,這樣就可以幫助你建立詞匯和意義、圖像之間的聯系。然后以此為基礎,記憶起來就更方便了。
中國記憶力訓練網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