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考試記憶論壇 > 資格類考試記憶 > 公務員考試行政管理知識點記憶大全

公務員考試行政管理知識點記憶大全

2012/10/25 12:27 作者:jiyifa逍遙 本文已影響:2695人 
1)----政府職能的含義
1.含義:
亦稱行政職能,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具有的功能。


2.包括幾層意思
行政職能
a.實施主體:政府機構
b.主要內容: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
c.實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統一的體系
----------------------------------------------


2)----政府職能的發展變化
1.自然經濟狀態下的政府職能:御外和安內。


2.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職能:
御外、安內和建設公共設施


3.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職能:
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
穩定宏觀經濟
調節社會分配
維護市場秩序


4.傳統社會主義國家計劃體制下的政府職能:
正在轉變
----------------------------------------------


3)----政府職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職能
a.體現了公共行政的本質要求
b.是政府機構設置的根本依據
c.轉變是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的關鍵
d.政府職能的實施情況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標準
----------------------------------------------


4)----政府的基本職能
1.定義:
  依據政府管理的事務性質橫向劃分的政府職能稱為政府的基本職能。


2.內容
a.政治職能(包括軍事保衛、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設)
b.經濟職能(宏觀調控、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市場監督)
c.文化職能(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
c.社會職能(其他的社會公共性的職能)
----------------------------------------------


5)----政府的層級職能
1.含義:
  是按政府所轄行政區域劃分的職能。


2.政府層級職能包括:
a.中央政府專有職能
b.地方政府專有職能
c.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職能(如:社會治安、公共福利、城市發展、環境保護、國土管理、民族事務、司法監察)


注:
目前,我國政府層級職能并沒有在憲法或法律上明確規定。
----------------------------------------------


6)----政府的管理運行職能
1.含義:
   是按照管理運行程序劃分的職能。符合管理學中的“封閉性原則”


2.可分為:
計劃職能
組織職能
領導職能
控制職能
----------------------------------------------


7)----影響與制約政府職能轉變的因素
1.社會環境的變遷(是轉變的外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學化(是轉變的內在動力)
3.技術手段的創新(是轉變的根本保障)
4.傳統行政文化的影響(是轉變的制約因素)
----------------------------------------------


8)----政府職能轉變的內容
主要有三個方面:
1.政府職能的外部轉移
(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之間)


2.政府職能的系統轉移
(或叫內部轉移,是政府內部重劃分職能)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轉變
(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風、運行程序等)
----------------------------------------------


9)----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
關鍵是:政企分開
----------------------------------------------


10)----政府機構的含義
廣義:
    是指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等所有國家機構的總稱。


狹義:
   國家行政機關
----------------------------------------------


11)----政府機構與非政府機構的關系
注意區分政府機構與其它機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1.國家機構:國家機構包含政府機構。


2.政黨組織


3.群眾組織:
   如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村委會、居委會


4.事業單位(因為不以行政管理為主要職責,因而不屬于政府機構):如地震局、氣象局
----------------------------------------------


12)----機構編制管理
1.領導體制: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2.管理機關:
黨中央、國務院設立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
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設機構編制委員會。


3.主要任務:
a.職能管理:“三定”-
定職能、定機構、定人員編制
b.機構管理
c.人員編制管理:
即人員總額、人員結構、領導職數、職位配置


注:政府機構的名稱一般包括:
域名(表明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圍)、矢名(表明管理內容)、格名(表明規格級別)。
----------------------------------------------


13)----職能優先原則
主要有四層意思:
1.職能是機構存在的前提
(因職能而設機構)


2.科學界定政府總體職能


3.科學配置和劃分政府總體職能


4.以政府職能是否順利實現來檢驗政府機構設置的合理性
----------------------------------------------


14)----完整統一原則
主要有三層意思:
1.政府職能是完整統一的


2.行政權力是完整統一的


3.政府機構設置是完整統一的
----------------------------------------------


15)----管理幅度與層次相適應的原則
在實際運用中,要遵循以下幾條規律:
1.在管理對象和內容不變的情況下,管理幅度和層次成反比。


2.管理幅度與事務的難易程度成反比


3.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及管理手段的先進程度成正比


4.管理幅度與下屬人員的能力成正比


5.管理層次與組織效率成反比


注:管理幅度指管理的數額
----------------------------------------------


16)----權責一致原則
有三層意思
1.設計合理的職位體系


2.權責相稱的制約機制


3.獎懲分明的激勵機制


注:一般來講,上級對下級的權力應負連帶責任。
----------------------------------------------


17)----精簡與效能的原則
包括三層意思:
1.機構設置要精簡
2.人員編制要精干
3.辦事程序要簡化
----------------------------------------------


18)----依法設置的原則
包括二層意思:
1.政府機構設置程序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


2.有關政府機構的各項規范要由法律法規來確定。
----------------------------------------------


19)----政府機構改革的動因
原因如下:
a.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
b.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
c.精簡機構和人員的需要
d.減輕財政負擔的需要
e.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


20)----政府機構改革的漸進式過渡與階段性突破
我國政府機構改革采取漸進式。


1.1982年改革:
a.提出干部的四化,
"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
b.實行首長負責制,并將這一原則寫入憲法。


2.1988年改革:
a.提出轉變政府職能的概念。
b.提出政企分開、黨政分開的原則。


3.1993年改革:
a.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機構改革的目標。
b.強調了轉變職能的根本途徑是政企分開。
c.提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概念。


4.1998年改革:
仍是過渡性方案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2578.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