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心得分享 > 學習心得 > 用專題研究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用專題研究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2012/11/7 13:04 作者:jiyifa逍遙 本文已影響:2016人 
第一個步驟是積淀:萬事開頭難,我覺得這個開頭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畏懼心理。做個簡單的比方,比如你是學電氣的,剛工作的時候也是在做電氣方面的工作,很可能不涉及很多專業方面的東西,但是說實話,當你剛剛開始工作時,你是無法將大學里面學到的東西和實際聯系在一起的,而其實很可能這個專業性要求不是很強的工作每個人都可以去做,但是你做起來更加容易上手,為什么?因為你不陌生,至少當你聽到一堆電氣專業名詞時不會有什么恐懼感,而這是其他非科班出身的人所不具備的優勢。這個也可以認為是“專有名詞無障礙”的優勢,好像是在《富爸爸,窮爸爸》里面提到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說你需要記住很多專有名詞,這樣將非常有助于你進入一個領域。(怎么看也不像是這本書涉及到的東西呢?不過就是這么記憶的……)所以心理上的障礙是非常重要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對專有名詞的熟悉。

對此我的做法是:閱讀一定數量該方面的資料。但是這種閱讀不是集中的,可能是隨手拿過來一本相關的書籍隨時翻看一下,或者是訂閱相關的雜志,隨時有些思考,記錄下來?傮w來說,這個時間段不是集中閱讀的時間,這個步驟對待一門完全不了解的學科大概需要十幾本書的閱讀,還有N多網上亂翻,時間上大概需要半年的時間吧。

第二個步驟是專題閱讀:這個專題閱讀目前來說主要集中于相關的書籍和網上資料,當然必定包括第一個步驟中不斷積累的文章,以及自己的讀書筆記。一般來說在做專題閱讀前由于已經閱讀過一定數量的資料,對這個學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網上的查找,一定可以找到這個學科中相對經典的著作,比如在GTD中的《盡管去做》,仔細的閱讀,并且根據本書完成一張思維導圖。這個導圖是你目前針對這一學科的一個框架,它需要涵蓋大部分本學科的思路,同時要對實踐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比如告訴你如何去做的步驟等),這個也可以認為是選擇經典著作的標準之一。具體耗費時間上,就很難說清了,畢竟各個學科的難度不同,基礎也不一樣,不過我覺得經過第一步驟的積累,用一周時間來完成這本書的閱讀和構架應該是足夠了的,否則只能說明第一步驟做得不夠好。

之后是一定數量書籍的閱讀,一般對待簡單的東西(比如時間管理),我會讀約十幾本書,這個時候的閱讀就已經變得相對簡單,因為對這門學科你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體會,同時完成了一個思維導圖,并經過一定的思考,這一堆的書籍最主要的作用并不是框架上的變革,而是豐富。對這類書籍的閱讀方式應該是盡快讀完,不必理清作者的思路,查找之前思維導圖中遺漏的部分,隨時補充。當然這個時候很可能您會發現另外幾本相當經典的書籍,其中包含的智慧和思路要比你構建框架的書籍更加精確,這就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了,把原來的框架進行更新,認真閱讀這些書籍。同時,也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以我現在實踐的水平來說,這樣豐富框架是否有意義?如果您在實踐上沒能跟上,那么把這本經典的書籍暫時放進書架,等一段時間再讀。

在書籍閱讀完畢之后,是網上資料的查找,一般來說幾十篇文章也就足夠了,大多網上的東西已經涵蓋在這些書籍之中,當然不排除有非常新穎的觀點出現。

第三個步驟是思考。這個步驟需要借助前面兩個步驟中整理出來的思維導圖,我思考的手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思維導圖的調整,
二是寫文章(寫就是思考的過程)
三是和有智慧的朋友討論這個話題,幫助理清思路。

首先說思維導圖的問題,第一個步驟您已經建立了一個框架性質的思維導圖,第二個步驟會使導圖出現非常之多的分枝和細節,所有東西非常零散,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零散的東西放進原來的構架中去,也很可能會出現不屬于原來框架的內容,那么毫不猶豫的添加這個分枝。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你理清思路的過程。

寫文章和與朋友交談,其實都是完善思路的過程,雖然你已經將所有東西系統的放進各個分枝之中,但是,在同一分枝下面的諸多細節之間的聯系其實理解并不是非常深入,很多東西只是表面上的理解,而這個過程將有助于你的思考,幫助你理清這些東西。同時我想說的一點是,有智慧的朋友不一定對你現在研究的學科非常了解,很可能你要和她談的東西她完全不明白是什么,但是他們擁有這樣的智慧,用他們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你希望表達的東西,而很多時候正因為他們不是很懂,所以不會限制他們的思維,有助于發現最基礎的問題,同樣也是因為他們不是很懂,所以需要你用最平實的思路來說明這個問題——這更加有助于你理清分枝下面各個點之間的聯系。

第四個步驟是實踐。其實這個步驟是和第三個步驟相互交叉的,當然我說的這些步驟只是一個籠統的步驟的概念,每個步驟之間都有可能有很多的交叉。實踐的過程,我不想多說,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實踐方法,不過我認為,不論任何學科,都要找到實踐的方法!這個是必須的!而且你要相信任何學科都有實踐的方法,否則,學習一門不能在行動中真正應用的學科有什么意義?

在這一步驟中,我只想說明我的一個理念,就是實踐要和理論達到一種協調統一。我更加習慣于從書本中學習知識,同時更加喜歡通過思考的方式來理解問題,那么我個人可以把理論暫時性的高于實踐一部分,但是不能太高,因為高出太多,很可能你的思考是脫離實際的,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如果您更加習慣于從實踐中總結,那么就把實踐高于理論一些,這樣更加有助于進步。

在實踐過程中,我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想到更多的東西,更好的聯系原來的各個“點”,自然,我也會將思維導圖不斷豐富。

第五個步驟是最終的系統化整理。完成第四步驟之后,您很可能發現原來的思維導圖再次“過期”!這個時候,也就是在專題研究的最后階段,要重新整理以前的文章、思考、導圖,形成一個專題研究最終版,這個也算是專題研究的一個成果吧。

第六個步驟落實到行動中,不斷完善。這個步驟已經不能算是專題研究的一部分了,因為專題研究是集中在一定時間內的,而這個落實到行動中去,是一個長久而“日;钡膬热,其實這個步驟才是最困難和最重要的!因為一個研究只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對你的行動產生了影響才是真正起到了應該起到的作用,我一般會將這個成果反映到GTD時間管理系統中來,因為這個系統是我日常最常參照的東西,不論如何,落實到行動中去!還有,不斷的實踐要有不斷的總結,最好針對某些經典書籍,在實踐一定時間以后再次閱讀,因為這中間一定包含了很多以前沒有理解的智慧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2632.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