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習要有選擇 真正懂得利用時間的人,是不會把一切東西都往腦子里塞的。
雅典有座達爾菲阿勃羅神廟,廟門門廊的一塊石碑上刻著一句警世名言:“認識你自己”。這是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思想家蘇格拉底提出的口號,這句話的含義是認識自己最難,而一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往往同這個人對自己認識的廣度、深度、準確度成正比。這句名言啟迪著歷史上一代又一代名人學者的成長。
兩千多年后,19世紀一位同樣偉大的思想家、丹麥著名哲學家素倫•克爾凱郭爾提出了另一個口號“選擇你自己”。它的含義是不僅要在理論上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而且要在行動要準確選擇自己、選擇生活和選擇世界,做到這一點同樣也是很難的?梢哉f,這一口號為我們開辟了整整一個新時代。只有準確地認識自己和世界,才能準確地選擇自己,認識是基礎,選擇是發展。
可以說,人的一生是由大大小小的選擇聯結而成的,小到每時每刻對意志品格的選擇,對堅強和軟弱的選擇;大到在一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人生的艱難就在于:不得不一次次面對大大小小的選擇,一次次經受著精神上的紛擾和感情上的翻騰。在學習中,同樣也不能例外。
福爾摩斯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世界級大偵探,是一位全身上下充滿了智慧的人。
福爾摩斯的形象一誕生,就成為很多人效法和崇拜的對象。就連愛因斯坦在寫《物理學的進化》一書時,也忍不住用他作全書的開頭,以福爾摩斯的偵破過程為例來論述科學家尋找自然奧秘的一般方法。
那么,福爾摩斯究竟為什么能夠在錯綜復雜的各種疑案中出奇制勝呢?柯南道爾在1887年首次推出福爾摩斯形象的《血字的研究》中,為人們開出了一份福爾摩斯的學識簡表:
歇洛克•福爾摩斯的學識范圍:
(1)文學知識——無。(2)哲學知識——無。(3)天文學知識——無。(4)政治學知識——淺薄。(5)植物學知識——不全面,但對于苜蓿制劑和鴉片卻非常熟悉。(6)地質學知識——偏于實用,但也有限。但他能一眼就分辨出不同的土質。他散步回來后,能根據濺在他褲子上泥點的顏色和堅實程度來說明是在倫敦的什么地方濺上的。(7)化學知識——精深。(8)解剖學知識——準確,但無系統。(9)驚險事件——很廣博,他似乎對近一個世紀中所發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細。(10)提琴拉得很好。(11)善使棍棒,也精于搏擊。(12)關于英國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實用的知識。
從這張簡表可以發現,福爾摩斯的知識是有自己的特定結構的,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他的知識結構都能很好地為他的成功服務。知識是無止境的,學習卻必須有相對的止境,所學知識對實現自己的目標夠用就行,不夠用時再隨時加以補充,對目標沒有作用的大可不必要去花時間學習。
福爾摩斯的天文學知識近于零。他對此有過一段妙論:“都說咱們是繞著太陽走的,可是,即使咱們每天是繞著月亮走,這對于我或者我的工作又有什么關系呢?”
對于知識的選擇,福爾摩斯告誡我們:“人的腦子本來像一間空空的小閣樓,應該有選擇地把一些家具裝進去,只有傻瓜才會把他碰到的各種各樣的破爛雜碎一股腦兒都放進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哪些對他有用的知識反而被擠了出去,或者,最多不過是和許多其他的東西摻雜在一起。等你要用的時候,就感到困難了!
對學生來說,如果能準確地在無窮無盡的知識中選擇某一部分、某一領域來作為學習的方向,就比較容易成功。
既然選擇學習方向如此重要,那么,作為一個學生,應該怎樣選擇呢?
一般來說,選擇學習方向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別人給自己定向,另一種是自己給自己定向。不管哪一種,都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
(1)外部因素。例如,是否符合社會的需要?是否特別急需?這門學科的發展趨勢如何?1937年,英國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布拉格作了一項重大決策——拋開該室長期取得成就的理論物理學,改為研究無線電探測太空和血紅蛋白兩個課題,這一決策受到眾人的反對。但布拉格力排眾議,做出決定,從而使得卡文迪許實驗室后來成為射電天文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源地,還培養了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其中不少人獲得諾貝爾獎。這個事例說明了解學科發展趨勢,及時選定方向是何等重要。
(2)內部因素。它包括性格、興趣、智力、才能等。遺傳學中有一種理論,即正常人的中等智力通常由一對主基因所決定,另有五對次要的修飾基因,它決定著人的特殊天賦,起著降低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這五對次要基因中,總有一二對是好的,因此,正常的人總在特定方面有良好的天賦和素質,具有自己的優勢。
一位思想家曾經說過:“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由各自最初的學習方向造成的。”
假定一個人的知識為零,那么他的有效知識的百分比是多少呢?他實際需要的知識就是他的有效知識,F實中,人的知識面總是大于實際需要的知識,大多數人的有效知識大約相當于他總知識的10%。多么可惜呀!假如他們能把學習哪些實際不需要的知識的時間用在正確的方向上,他的成就是沒有人敢估量的。 本文來自:右腦記憶方法
從自己的實際需要出發去選擇學習的方向,這樣學到的知識都是有用的,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
高效錦囊
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但學習內容卻是無限的,所以要學會選擇,把握重點,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謂重點,一是指自己學習中的弱科,二是指各學科中的重點內容。重點確定以后,必要時還可以根據本身的系統性,將重點內容再細分為幾個專題,在兼顧其他各學科學習的同時,集中一個月或幾周的課余時間去攻一個專題,解決一個專題以后,再集中一段時間專攻第二個專題、第三個專題……這種各個擊破,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學習方式,無論對于補差或是提高,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把握現在,不要拖延
凡事都習慣推到明天再干的人,將永遠沒有明天。
有一艘海輪途中觸礁,船體進水。乘客有的急忙找救生圈,有的找自己的行李,但更多的人在發牢騷:有的責怪船長,說其駕駛技術太差;有的罵造船廠,說其生產偽劣產品。這時,一位乘客高聲喊道:“我們的命運不是掌握在我們的嘴上,而是掌握在我們的手上,快堵住漏洞!”經過眾人的努力,漏洞被堵住了,海輪安全地駛向彼岸。
看了這個故事,可能很多同學都會欣賞號召堵漏洞的那位乘客。畢竟,百怨不如一干,百說不如一做,光靠嘴皮子是沒用的,只有行動起來,才能解決問題。那么,你能做到這一點嗎?
有一個美國人一直想到中國旅游,于是制定了一個旅行計劃。他花了幾個月閱讀搜集來的資料——中國的藝術、歷史、哲學、文化。他研究了中國各省地圖,訂了飛機票,并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日程表。他標出要去觀光的每一個地點,每個小時去哪里都定好了。有個朋友知道他翹首以待這次旅游,在預測他已經回國后的一天,到他家做客,問他:“ 中國怎么樣?”這人答道:
“我猜想中國是不錯的,可我沒去!彼呐笥汛蠡蟛唤猓骸笆裁!你花了那么多時間做準備,卻沒有去,出什么事啦?”他回答道: “我喜歡制定旅行計劃,但我不愿去飛機場,所以待在家沒去!
可以看出,不管你的夢想多么美妙,計劃多么周詳,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動,夢想只能是空想。
有一個人向禪師請教:“我想學禪,體悟人生真諦。我應該從哪里開始做起呢?”
“從這里。”禪師邊說邊用木棍在地上畫了一條線。
那人大惑不解地問:“這里是哪里?”
禪師當頭棒喝道:“這里就是此人、此時、此地!”
禪師的話究竟是什么意思?
禪師的意思是,不管你想學什么,你都應該馬上行動起來。
許多同學有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辦的習慣,并且還要千方百計地找理由來安慰自己?墒悄阒绬?要想有時間,就必須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讓每天虛度。向往明天、等待明天而放棄今天的人,就等于失去了明天,結果還是一事無成。而把握今天的秘訣是“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無一例外地不是抓住一個個稍縱即逝的“現在”,立足“今天”、運籌“今天”。
只爭朝夕,抓住今日,兼程而進,這就是非凡成功者的用時精神,也是他們的成功所在!每個中學生都應該牢記大劇作家莎士比亞的話:時間給勤奮者以智慧,給懶漢以悔恨。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沒有一種不幸可以與失去時間相比。我們中學生應該避免這種不幸。
李洋在老師和家長眼里,絕對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優異。本來他是一個愛說愛笑的學生,但是最近他總是愁眉苦臉的,滿懷心事,而且老說一些使自己泄氣的話,比如 “唉,我怎么這么沒用啊”“累死了,真不想學習了,沒意思!”
班主任林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便把李洋叫到辦公室,仔細詢問。
李洋一副苦惱的樣子,他說:“我一直很愛學習的,我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這學期開始,我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包括各門功課應該實現什么樣的目標,在班上爭取什么樣的位置。為了實現這些,每天在什么時候、要做什么事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而且我還分科獨立制定目標,一門功課一張表。但是令我苦惱的是,這個計劃僅僅執行了一周。第二周便不能執行了。有時是忘記了這個時間該做的事情,干脆下面的也不想做了;有時候感覺很累,什么也不想做,就對自己說明天再做吧,到了第二天又沒做……我應該怎么辦呢?”
林老師聽了點點頭,說:“別著急,老師幫你分析分析!
李洋的計劃是制定好了,但執行不到一周就出毛病了:今天打了半天籃球,特別累,休息一下明天晚上學習;到了明天晚上,有足球賽,算了,明天晚上吧……這樣不知道過了幾個“明天晚上”,結果是計劃一點都沒執行。
我們每一個同學的腦海里可能都藏著一個或數個早就應該付諸行動的想法。你的想法也許是寫一篇文章,或是早起鍛煉身體,或是成績提高10分等。每一個人總想追求完美,懷有不斷改進自我的希望,可是像李洋一樣的同學也是不少的。
我們來看一下李洋的計劃究竟有什么問題:
——計劃太完善了。計劃完善了也不好嗎?是的,如果你的計劃太完善,內容、時間都規定得很具體,一環扣一環,那么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所有的行動就全部實現不了了。所以定計劃時,一定要留有余地,要有能夠機動的時間。
—— 造成計劃實行不了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制訂計劃時沒有結合實際情況。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沒有考慮到環境的要求。李洋的計劃中也存在這個問題,他把目標定得太高了,而且根本不考慮每天上課的時間和安排。
除了前面兩點是客觀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一些主觀方面的問題。這些主觀問題是:
——懶惰而貪于安逸。他們根本不在乎能否實現一個想法,只要享受今生,一直到“老大徒傷悲”時,才會感嘆自己“少壯不努力”。
——做事猶豫不決,遲遲未見行動,一再拖延。他們老是說:“等一等,等我準備好了就一定開始!钡牵瑴蕚溆譁蕚,從未就緒。時不我待,失去時機,你就永遠無法成功。
——意志薄弱者時時受到玩樂的干擾,為了一時快樂,而放棄已經確立的目標。他們常常為自己的耽誤時間而后悔,又不能及時約束自己,到頭來一事無成。
——安慰自己,尋找借口:“這種方法不錯,可不適合我!薄拔乙寻l誓早起多次了,可就是做不到,看來我的天性不適合早起!薄拔乙豢磿屠,試過多次了,看來,我與別人不同。不適合晚上看書!边@些理由看似合理,實則都是自欺欺人。
其實,像李洋同學這樣的問題解決起來十分簡單:采取行動,而且現在就開始。任何借口都是多余的,都是心不誠的表現。成功之計在于立刻采取行動。
古詩《明日歌》這樣寫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是啊,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推脫到明日,那么就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最后只能是一事無成,潦倒終身。
高效錦囊
你要下決心告訴自己今天是行動的大好日子,今天的行動塑造著你的未來。若要及時行動,不妨從以下幾條做起:
拋掉過去的煩惱。無論過去損失了多少時間,經歷了多少次失敗,都要統統忘記,心中僅存一個念頭,那就是:“從現在開始!边^去的事情永不會再來,不要讓它們干擾你的現在。
清除所有阻礙行動的理由。如果你決定今晚就行動,就不要在乎是否停電,是否有其他誘人的事情,是否午間沒息好等,這些今晚的理由同樣會在明天出現,要想立刻行動就必須剔除這些理由。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