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終于回過神來.一跳一跳打了幾轉之后,也安靜地吸附在缸壁!澳銈兛,他們不是挺好的嗎?”凡凡對此好像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們也長出了一口氣!胺卜,你下次可別嚇我們了!睎|東耐心地提醒凡凡.其他孩子也應和著勸告著。出人意料的是凡凡的總結性陳述:“如果我不這么做。你們怎么會.看到龍蝦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慶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欲阻止。不會親見如此驚險而生動的一幕,也無法了解凡凡淘氣的真實原委。
分析: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如果孩子沒別的事情可做,有時候他們就會制造一些惡作劇。教師應該將孩子的這種創造力引上正軌.并讓它保持健康發展的勢頭。
措施:基于這種認識,我修正了對凡凡的教育方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凡凡從事一些冒險活動。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同時,還有助于建立教師與孩子之間的良好關系;
定期幫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實驗,不要求孩子的每次實驗結果或每次活動都有實際用途,真正的創造力往往要伴隨著許多次的失;
避免對凡凡不切實際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對。并對孩子說一些諸如“那樣做根本不行”之類的令孩子灰心喪氣的話;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當孩子所犯嚴重錯誤需要適當按紀律論處的話,懲罰要對事不對人,不要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為凡凡選擇一些有利于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的玩具或活動,如放大鏡、磁鐵,用于制作紙盒、卡片等的薄紙板等,都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鼓勵凡凡收集一些東西,如羽毛、紐扣、種子、郵票或感興趣的任何東西,收集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精神,允許凡凡將自己喜歡的小玩具帶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收獲:實施一段時間后,小朋友們熱情地稱贊凡凡為“小小博士”。凡凡依然眨巴著那雙大眼睛。興高采烈地邀請你去看他的新發現或新發明。
可見,創造力是在孩子獲得一種真正的自尊感的氣氛中得以發展的。透過“越軌行為”,我們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需求,為他們創造更多的自由創造空間,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意向,及時鼓勵和支持孩子的創新要求。這一切都將成為培育孩子創造力的沃土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