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兒童教育論壇 > 育兒論壇 > 農民父親如何培養出兩個重點大學的孩子

農民父親如何培養出兩個重點大學的孩子

2013/1/11 04:05 作者:jiyifa逍遙 本文已影響:2151人 
很多年前曾聽到過這樣一件事:在一列開往大西北的火車上,一位記者問一位農民父親:“您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重點大學,請問有沒有什么絕招啊?”農民父親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實也沒啥絕招——我只不過是讓孩子教我罷了!”

原來,這位農民父親小時候因為家里窮沒念過書,自然也就沒有什么文化來教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又不能由著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個辦法——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后,他就讓孩子把在學校里老師講的內容再講給自己聽,然后孩子做作業,他自己也跟著在旁邊做作業,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這樣一來,孩子既當學生又當“先生”,學習的勁頭就甭提多大了!哪怕是別人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熱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為所動。就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點大學……

也許在他看來,“教育孩子,就是這么簡單”,根本談不上是什么“絕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卻認為,這位農民父親恰恰是位“家教的行家”。

心理學家曾指出,環境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資源。而家庭教育因其特殊性,更離不開這一重要的資源。通常我們所說的“學習型家庭”,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家庭里有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農民父親雖然自己并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并不妨礙他去積極建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最難能可貴的是,家長自己與孩子共同學習,這就使得家庭里充滿了良好和諧的學習因子,這本身就是對孩子學習最大最有力的促進。相反,有些父母借口忙(這不可否認,但農民父親平日田地里的農活也不少),平時極少過問孩子學習(有也只是等孩子考試后索要成績);要不就是父母全程陪讀,這看似關心孩子學習,可在孩子看來,監督大于關愛,多少有些如芒在背的感覺。這與農民父親與孩子共同學習,是有本質區別的。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陶冶習染、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其中,“身教”更重于“言傳”。農民父親對孩子沒有太多的言教,而是身體力行,以身示范,積極參與到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來。相反,有些父母一邊看電視、撲克麻將聲不絕于耳,一邊卻吼著要孩子好好讀書、認真做作業。孩子嘴上答應,心里卻會感到惶惑不解。

農民父親在無意識中其實還對孩子進行了責任感教育。家長在外面忙了一天,還如此關心自己的學習,這會激起孩子內心的責任感,使孩子克服貪玩的惰性,覺得唯有努力學好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同時,家長讓孩子教自己,又會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責任心,因為只有自己學透弄懂了,才能對得起家長的信任。另外,在教父親學習的過程中,“教學相長”在孩子身上得到了體現,孩子的這種成就感有助于他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的提高(這比家人教孩子,請人教孩子強很多)。

其實,這位農民父親的“家教”的確很簡單,關鍵是你能不能堅持做到,如果你用心做到了,它就會發揮出神奇的力量,如果你不屑于此,抑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讓孩子感覺做作,其結果往往就會事與愿違。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150.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