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深刻理解,加強關聯記憶“書讀百遍,其義自解”,其實反言之,“解其義,勝讀百遍書”。歷史內容基本是由時間、空間、人物事件組成的,離開了那些生動活潑的歷史內容,時間年代對我們而言,也只是無意義的數字。學生們對于歷史最感興趣的莫過于歷史故事了,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故事情節,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記住主要內容。筆者認為,施教者不應過多的依賴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動有趣的語言敘述也是引發學生們聽課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這種或由事記時,或由時記事的理解基礎上進行記憶,無疑應該更容易、更牢靠。
2整理歸類,進而以線以點帶面我們通過整理和歸類歷史知識,可以讓知識更有條理、更加系統化,不僅讓學生記起來更容易,還能激發和培養他們的歸納能力。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后,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土地制度的發展、賦稅制度演變、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以及對外關系、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政權的變更等進行循序漸進的總結和歸類,使繁如星海的歷史知識由繁而簡,條理化和線索化的總結可以讓學生對鞏固已學知識,更加容易。又比如,中國的近代歷史,可以基本理解為:來自于外國列強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為拯救自身和祖國而奮斗。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部分歷史歸納整理為:農民階級的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中國資產階級的變法革命(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外國資本主義國家的五侵略(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3通過編撰口訣或順口溜,讓學生記得更加趣味性或幽默性這種記憶方式的效果應該是勿庸質疑的,根據所教授的具體內容,教師或可自己依內容編撰成文,或可通過書籍和網絡擇用,但須注意其押韻的效果和簡明易懂性,其它則不再贅述。
4濃縮內容,提煉出要點,使得內容既簡明易了,又可展開內容此種方式和順口溜的記憶方法,在很多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5分類制表,簡單明了以圖形或表格的方式,將歷史知識簡要列出,這樣使得學生們看起來一目了然,記起來自然也就容易了,如關系表、一覽表、比較表、系統表等等,制表人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目標,來制定相應的表格,形象、直觀是這種記憶方法的最大優勢。除此之外,用于歷史教學內容的記憶方法還有很多,比如規律記憶法、因果記憶法、串線記憶法等等,都可以說是各有所長,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紹了。記憶有法,卻無定法。因為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