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這樣說的:昨晚,我和同桌在背思想品德中的一個題目“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和方法”。這個題共八條,前后不聯系,背了這條忘了那條,我和同桌是“愁白了我們的少年頭”。我是絞盡腦汁、左思右想,怎么背呢?
猛然,我靈機一動,我是這樣想的:每次我回到家,我就喊一聲:“媽,我回來了!”(回家喊一聲媽是兒子的必修科目)這就是第一條“主動交流”;交流完之后我想買《兒童文學》,這是要向老媽要錢的,我就聽話一些,和老媽聊聊在學校里好的表現,這就是第二條“創造機會”;每每這時老媽一定會訓斥我,批評我亂花錢等等,我一定要“認真傾聽”,這是第三條;老媽批我時我一定要承認錯誤,然后“主動道歉”,這是第四條;這時,老爸的肚子又疼了,(老公的胃不好),要安慰老爸,這就是第五條“善于體諒”;因為老爸肚子疼了,我就不能再要錢,不能隨意發脾氣,這是第六條“控制情緒”;老媽又開始拖地了,我要好好表現幫媽媽干點,這是第七條“分擔責任”;我幫老媽干完活,老爸的肚子也不疼了,我還得要錢買書呢,我就再和老媽商量商量,老媽老爸看我今天還不錯,知冷知熱,是個好孩子,就答應給錢了,這就是第十條“討論問題,達成共識”。
我背完之后,看看同桌,他還在發愁呢!我就把我怎樣背的告訴了他,同桌聽了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但是他過了一會兒也背過了。昨晚我就是這樣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的。
兒子說得是眉飛色舞,我和老公聽得是目瞪口呆,大眼瞪小眼之后也哈哈大笑……
這就是兒子的“家庭聯想式記憶法”,絕對是獨創的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