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論壇 > 潛能開發 > 提升自己的創造力

提升自己的創造力

2013/4/22 00:39 作者:龍少 本文已影響:2647人 
我們絕大部份的知見都學自別人或者外在環境,每個人的創新見解只佔我們能力的極小極小一部份。換句話說,若有什麼新的有用之創見,一定是沿襲前人塑造的成果,不從前人的基礎上發揮是不可能的。那一天若你有新的創見,而堅持是完全自己獨創,若不是無知,那就是自大。瞭解這一先抉條件,我們才會虛心接受下面的經驗之談(註:以下所談,不完全這用於產生文學、藝術創作或純數學及應用數學理論的創見,但本文仍能提供方向)。

創造能力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等級,每一種等級都對人類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因此不應該偏重那一種等級。創造大致上可以分成:1、小幅度修改現有的產品、觀念、方法;2、較大幅度修改;3、提出全新的產品、觀念、方法等三種。在此我們不提這些產品、觀念、方法本身,因為那洋的范圍太廣泛了,只談談如何產生有用的創見。

在談這種人類最神奇的表現之前,先來談談兩則有名的故事。佛陀在世時,他的侍者阿難尊者,是一個知道佛陀所有教法的人,相信佛陀會幫助他,讓他證到四果阿邏漢,但他一直都只有證到初果須陀洹。在佛陀入滅后,他想佛的繼承人迦葉(音「ㄕㄜ、」)尊者會對他很好。那里知道當師兄弟們要到一所洞窟中,討論如何將佛陀所說的教法整理成一致的佛法時,迦葉尊者竟然說(意譯):「你不是四果阿邏漢,不可進入此洞」。阿難尊者傷心的想(意譯):「好!以后我不再依靠別人了,以后我要靠自己」,然后在洞外坐下來,打坐到半夜疲倦了,起來經行(輕鬆的散步),才走一兩步突然悟道,證得四果阿邏漢。也有文獻記載,他在抉定不靠別人,剛坐下來的時候悟道。但我比較相信前者。依據佛教的說法,四果阿邏漢完全跳脫世間的束縛,其想法完全脫離了「我、我所有的」等的窠臼。從創造力的角度來看,完全跳離以往的觀點,會變成有無限的可能。這個故事的重要啟示,在於我們要開發無限的創造力,一定要捨去對別人、對過去所學的依靠。但捨去依靠不是忘記,而是不執著,讓心像一潭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的安詳而具有無限的活力。

莊子養生主篇的寓言「庖丁解牛」提到一個殺牛的人,最初殺牛時看見整條牛,三年后不見全牛,十九年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今臣之刀十九年...所解數千牛...而刀若新發於硎!惯@個寓言大意是一個人對牛的構造很熟悉,用刀也極為純熟之后,不論殺到那個部位,自然而然會以意會的方式來操刀,用最省力不傷刀刃的方式來操作。創造力的基礎原理和此一寓言是相符合的:要有了深厚的基礎能力(客觀條件成熟),才能有了不起的有用創見。深厚的基礎之養成,來自於不斷的充實自己。平常懶於觀察周遭給我們的無形提示,又懶於充實自己的人,是很難建立這種基礎的。

要知道我們不能憑空想像出一個實際問題,一個全新又有價值的創見,通常是基於對自己所熟知環境中,不迷戀其好處,瞭解其中的不足,產生要改進的動機及許多新的想法,再經嘗試許多嶄新的看法和不斷的驗證才得到成功。若要世人接納自己的創見,廣為應用,則只能在自己確知的領域中,才能找到推銷的管道。若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有所創見,通常只會流於空想、耗盡自己的積蓄、甚至破產。換句話說,不要認為所有的創造、創見都是好機會,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創造都會先傷到自己。

通常的創見是在我們周遭的環境、人、地、事物有任何不方便、不這用、或不能解抉的地方,想要去改進或解抉時,作個腦筋急轉彎就可能有新的想法。這些新想法通常是不切實際,因此需要先用所學的知識將之作初步過濾。產生新想法時,先將之記下來,放在腦中再三的推敲其可行性,過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篩選的工作,以排除明顯不可行的想法,留下初步看來可行的想法。此時不應急著動手去試,先將之留著。每天讓自己腦筋有一段完全放輕鬆的時間,過一段時間之后,會產生許許多多不同的想法,每個想法都要經初期過濾、和別的想法比較等過程。為了累積足夠的不同想法,應該多查相關資料文件,多慘觀相關的展覽和多聽相關的演講,以產生更多新想法,以及看看是否別人有相似的想法。別氣餒,別人有極大的可能領先你,也會有類似的想法。一定要在腦中反覆的思考,不斷的搜證,直到想法完整、真正確定完全新穎,再來想如何動手實驗以確定它的正確性。

和現有的產品、觀念、方法差異愈大的有用之創見,所需的累積的類似想法要愈多。收集新想法、別人的類似想法、比對許多想法的所需時間也愈長。更重要的觀念是,一個大的創見常常是許多的小創見累積起來的。若想一次得到大的創見,會有兩種困難:不知從何想起和難以驗證其正確性。因此,不要想像了不起的新產品、觀念、方法是在一瞬間想出來的,因為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了不起貢獻都是從極多的類似觀念比對整理出來的。不然的話,愛迪生或愛因斯坦不會整天都在作研究而忘了吃飯、睡覺。此外,新的創見是前人未知的,沒有人可以教我們,別人只能啟發我們的靈感,我們一定要靠自己去產生靈感和驗證比對。

所謂的創造力應該是指如何產生大量的類似的觀念,以便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同一問題。前面我們提到腦筋會在資訊不足時瞎掰一番。在腦中要產生不同的想法,首先要利用這種特質,將不同的已知假設隨便的抽換其中一兩個甚至許多個,以得到極多的組合。由於假設不足,當頭腦瞎掰時,將會產生新的看法或假設(當然大多是錯的)。通常全新的假設常會帶來靈感,以產生差異較大的新想法。要產生這類新假設,一定要長期的去注意此一問題,再時時讓心像一潭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的寧靜安詳,卻又充滿無限生機的靈敏,讓問題沉到深層的潛意識去反覆推敲(如此才能不執著地捨去依靠)。經年累月之后,碰到某種機緣,它們才有可能從深層潛意識之中浮起。例如牛頓在念大學時期就研究過:兩物體之間的受力和其距離平方成反比時,一物體不動,另一物體繞著它動時,其軌跡成橢圓形。差不多二十年后,虎克定律的作者來問他這一問題,引起他的動機。他深思一段時間后,有一天在樹下看到蘋果掉下來,才得到靈感整理出「萬有引力定律及三大運動定律」,至今仍深遠的影響著我們的世界。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708.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