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考試記憶論壇 > 中小學記憶方法 > 詩詞名句背誦分類聯系記憶法

詩詞名句背誦分類聯系記憶法

2013/4/24 08:18 作者:天高云淡 本文已影響:2481人 
在中考中,詩詞名句背誦填空題一般有5-6分的題,背誦得法,這分可以一分不失,背誦不得法,也極容易出現話在嘴邊又忘卻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我在實踐中覺得把詩詞名句分類聯系記憶效果不錯。例如:
一、表達雄心壯志的名句:
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蘇軾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張聞天的“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二、古代詩詞中,寫春雨的句子很多,請你默寫出兩句(含“雨”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三、古代詩歌中寫水的句子不少,請你舉例。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四、古詩詞中有許多表現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詩句,請你寫出兩句來。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鶴樓》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五、中國的酒文化享譽世界,請你寫出含“酒”字的詩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李白:《行路難》)

六、你在課內學過、或者課外還讀過一些描寫春天的古代詩詞,請寫出你所喜歡的詩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七、我們學過的古詩詞中,有不少詩句寫到了“月”,如“明月別枝驚鵲”,請你再寫出兩個含月的詩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八、古代送別詩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雖只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之情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請寫出中學學過的唐詩中這樣的詩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九、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贊頌大海的句子。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十、古詩詞中有許多表現愛國內容的名句,請寫出其中的幾句。
僵臥孤村不自哀,上思為國戍輪臺。(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十一、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花的詩句,請寫出有關“花”的詩句。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十二、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山的詩句,請寫出有關“山”的詩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種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十三、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鳥的詩句,請寫出有關“鳥”的詩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十四、古詩詞中有許多表現惜時或勸學內容的名句,請寫出其中連續的兩句。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十五、據各句的內容或提示,概括出相應成語。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概括出“三顧茅廬”;
《扁鵲見蔡桓公》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蔡桓公的悲劇是由于“諱疾忌醫”造成的;
《桃花源記》結尾寫劉子驥打算尋訪桃花源,“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后人據此概括出一個成語為:世外桃源。
《木蘭詩》結尾:“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為一個成語:撲朔迷離。
《曹劌論戰》告訴我們做事情要“一鼓作氣”。
〈出師表〉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可用“三顧茅廬”來概括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746.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