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聯想記憶。著名的詹姆斯教授認為,“基本上,我們的頭腦是一具聯想的機器”。聯想是記憶不可或缺的因素。怎么聯想呢?常用的有新舊知識的聯想,同類知識的聯想,正反對比等。如同義詞的解析,形似字的比較,英語單詞中結構相似的詞比較,等等。
另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如果起碼的睡眠和時間得不到保證,疲勞過度,大腦功能得不到恢復,不僅不能增強記憶相反卻不能記住!
2、歸類記憶法。如果把記憶比喻為知識的倉庫,那么只有把知識歸類,倉庫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儲存能力。例如歸類法來識字,記憶的效果就很好。如青、清、情、晴、精,這樣一串字,歸類記憶就容易記。
3、有意記憶法。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請老師給兩個班的同學布置了默寫課文的作業,都說第二天測驗,第二天果真測驗了,結果兩個班成績差不多。測驗后,只告訴一班同學兩星斯后還要測驗一次,二班同學不知道。兩個星期后又進行測驗,一班同學的成績比二班同學要好得多(一班同學在測驗前也沒有復習)。這說明,并不是一班同學比二班同學更聰明,記憶更好,而是由于老師在第一次測驗后,對一班提出更長久的記憶目標,結果一班同學就記得長久些。這個實驗都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養成一種習慣,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明確提出記憶的目標,這樣才能有好的記憶效果。
4、理解記憶法。就是在積極思考、達到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材料的方法。我們在記憶材料的時候,應該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記憶”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層次,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要從一開始就逐字逐句地記憶。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會像背天書一樣,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實詞、虛詞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這時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礎上記憶,背起來就有興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在學習的時候就要經常有意識地運用理解記憶,在記憶的時候展開積極的思維,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精選記憶法。記憶應有選擇,記憶那些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材料。善于學習記憶能力強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點,抓住精髓,善于組織材料。有位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談到精選記憶法時說:“修辭格有數十種之多,但常用的不過十幾種。在認真學習每種修辭格之后,我把常用的12種修辭格濃縮成順口溜:‘比喻、借代、比擬、夸張、雙關、反語、設問、反問、反復、對照、對偶、排比’,并且以這24個字為主,列成一張表。在編排中,除了讓它好讀、押韻,便于記憶外,還把容易混淆的放在一起,用箭頭標出,在下邊用簡練的語言注上聯系與區別或特性,記憶住了順口溜也就記住了12個主要的修辭格,根據排列的位置,想到幾組修辭格的異同,進而想到它們的全部特點。這樣,在分析句子時就能做到條理清晰,不易混淆和遺漏了!
6、諧音記憶法。據說,一天,有位老師上山與山頂寺廟里的和尚對飲,臨走時,布置學生背圓周率,要求他們背到小數點后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大多數同學背不出來,十分苦惱。有一個學生把老師上山喝酒的事結合圓周率數字的諧音編了一句順口溜:“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而樂”。待老師喝酒回來,個個背得滾瓜爛熟。這種聰明的學生就是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的。
利用諧音法還可以幫助記憶某些歷史年代,不少人覺得記憶歷史年代是件很苦惱的事,不容易記住,而且還容易混淆。但是,要學好歷史,又必須記住歷史年代,因為沒有時間也就無所謂歷史。于是,許多聰明人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歷史年代。例如,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這樣記,“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痹偃,甲午戰爭爆發于1894,用它的諧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記住。當然,諧音記憶法只適于幫助我們記憶一些抽象、難記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廣之,用于記憶所有的材料。
7、口訣記憶法。把記憶材料編成口訣或合轍押韻的句子來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訣記憶法。這種方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記憶材料分成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不但可減輕大腦負擔,而且記得牢,避免遺漏?谠E大都押韻,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