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感
創造一件僅僅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或者一種服務、一種體驗、一種生活方式還遠遠不夠,F在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功能性,還要有設計感。在概念時代,國家的財富和 個人的康樂取決于藝術家的存在。在一個物質豐富但被自動化和外包風潮打亂了秩序的世界里,每個人,不論從事什么職業,必須培養一種藝術感。設計不僅僅能提 供時髦的廚具,刺激我們的胃口,讓人為之精神振奮,好的設計更可以改變世界,當然糟糕的設計也可以。
培養設計感的辦法:
1)隨身攜帶筆記本:順手記下你感興趣的設計,這樣你會深刻理解設計是如何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的。
2)閱讀設計類雜志:如《居住》、《如何》、《大都市》、《雀巢》、《奧普拉雜志》、《印刷》等。
3)向卡林學習:卡林·拉希德告訴非專業人士培養設計感的方法,如:不要搞得專業化;付諸實踐以前,問問自己是否有自己原創的概念;了解設計的所有東西,但在設計創作時,要忘掉它等等。
4)投身“第三次工業革命”:這里是指給人們一個展示個性的機會。將來,顧客會期待自己設計的產品。你可以試著來設計你自己的鞋——適合你的顏色、圖案、款式。為了張揚個性,你甚至還可以用你的手寫體來創造你自己的字體。
5)參觀設計博物館:參觀設計博物館能夠加深我們對設計的理解,培養我們的設計感。
6)要挑剔和講究:選擇那些用得久的,用起來很舒適的東西。選擇那些讓你愉快的東西,而不要選別人覺得好的東西。永遠不要讓物質的重要性超過你的家庭、 朋友和你自己的精神。
故事感
著名認知語言學家馬克·特納認為:“講故事,是一種基本的思維手段,它決定推理能力。它是展望未來、預測、計劃、解釋等的主要 方式。大多數我們的經歷、知識和思想是以故事的方式組織的。”
故事感兼具有高概念和高感性。說它是高概念能力,因為故事感讓人們在一定的上下文內容中、一定的背景中去講述,講述的事物更容易被理解。其具有高感性是因為它總是帶有一定的感彩。
故事感能夠精準地獲取那些正式決策方式所遺漏的因素。邏輯感是去總結,從特殊場景中提煉出結論,去除主觀的情感因素。而故事感則獲取場景和情感的因素??故事是重要的認知事件,因為故事將信息、知識、場景和感情等因素壓縮成了一個記憶包存進大腦里。
故事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商業價值。像設計一樣,故事性越來越成為商品和服務在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一件法寶。
培養故事感的辦法:
1)寫迷你故事:用50 個字寫一個故事,字數不要多也不要少。故事要有開頭、中間和結尾。
2)使用錄音機:找一個朋友或親戚,讓他或她坐好,打開錄音機,然后開始問問題。
3)參加故事節:故事節一般為期2 到3 天,成百上千的人歡聚一堂,登上舞臺講故事。
4)訂閱《故事》雜志:閱讀短故事有利于鍛煉你的故事能力,訂閱《故事》雜志是個不錯的選擇。
5)用數碼設備講故事:數碼相機、便宜的音頻視頻編輯軟件、圖像處理軟件、CD 唱機等可以讓你“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交響能力
工業信息時代關注專門技能和專業能力。但由于傳統白領工作被外包到亞洲,促使另一種能力漸長,那就是整合事物的交響綜合能力。交響能力重綜合而不重分析; 要找出看上去毫不相干的領域之間的聯系;發現更廣泛的模式而不是得出具體的答案;通過把別人不在意的要素結合在一起,來發明新的事物。這就要求我們在概念 時代里能夠看到大局、跨越界限,能夠把不同的個體整合成新的引人注目的事物。交響能力也是大腦右半球在文字、比喻、感官方面特性的體現。
培養交響能力的辦法:
1)欣賞著名的交響樂:如《馬勒G 大調第四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1812 曲》、《貝多芬第九交響樂》、《莫扎特第35 交響樂》等。
2)逛報攤:有時間不妨去花十幾分鐘去瀏覽那些你從來沒有看過或從來沒有買過的報紙和雜志。
3)繪畫:繪畫可以發掘事物之間的各種關系,然后將這些關聯整合在一起。
4)記錄比喻的日志:記下你看到的讓你驚異的比喻,來提高你的比喻能力。
5)創造一個記錄靈感的公告欄。
6)做做并不擅長的事情:要做一些你并不擅長的事情,即使犯錯也沒有關系。
7)尋找負空間:負空間是我們在觀察圖片的時候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尋找它可以訓練你的眼睛。
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設身處地、認同和理解別人的處境、感情的能力。共情能力是換位思考,如果是我的話會怎么樣,這是有想象力的表現,也是內心的真實感受——深入到 別人的思想里,體驗那個人眼中的世界。共情能力非常重要。它使人類從自然界進化中脫穎而出,使我們能直立行走和獨立思考,也對我們的生活意義重大。因為有 共情能力,我們能看到不同觀點的另一面,安慰悲痛欲絕的人們,體驗別人的喜怒哀樂而不是妄加評論。在概念時代,那些具有共情能力的人能夠出人頭地,因為他 們能理解身邊人們行為的動機,善于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并且善于照顧別人的感受。
培養共情能力的方法:
1)檢測你自己:可以用共情能力和相關素質的測試來完成此項工作,比如測試共情商、情商等。
2) 研究埃克曼:讀讀他的《心理學家的面相術》。
3)選修表演課:表演會使你努力進入另外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這樣能理解角色,更好地表達情感提高你的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
4)心智閱讀:這是由劍橋大學一個科學家小組設計的光盤,它展示了真實世界中的人們通過聲音、表情和手勢表達400 多種不同的情感。
5)志愿者:做社區的志愿者,為那些與你經歷不同的人們服務。在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們時,會訓練你的共情能力。
娛樂感
娛樂感從以前不被重視到現在越來越受歡迎,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一個具有娛樂感的人得當地運用幽默感,會使公司的面貌煥然一新。幽默感是一種復雜而特別 的人類智慧形式,它不能被電腦復制,而且在高概念、高感性的時代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大量的證據也顯示,大笑、心情愉快和幽默有助于身體和心理健康。當然我 們也需要認真嚴肅的態度,但過分的嚴肅和苛刻,對你的職業生涯和身體健康會有不良的影響。在概念時代,無論對待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保持輕松的態度。
培養娛樂感的方法:
1)找到一個歡笑俱樂部:參加歡笑運動、或者參加世界歡笑日活動,使自己變得愉快起來。
2)玩玩卡通字幕游戲:卡通字幕要有“韻律、簡潔、夸張”的特點,其中蘊涵的幽默感取決于你右腦的特殊感覺。
3)進行幽默指數等級的測試:這個測試由美國阿哈馬大學的詹姆斯·索爾森教授設計,他的研究發現,在測試中分數越高的人的挫敗感越少,比分數低的人具有更堅強的意志。你可以進行測試,以便了解自己的幽默指數。
4)進行發明創造:很多時候,發明創造和游戲有著很多的共通點。最好的發明家是富有幽默感的,同樣,最好的游戲玩家也是具有創造力的。
5)繼續你的游戲:網絡游戲可以教給我們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新詞匯、敘述形式以及思維方式。
6)測試右腦容量的游戲:Tecmo 游戲公司的右腦游戲設計了12 種特殊活動,以檢測你是屬于右腦主導型還是左腦主導型。
意義感
現今時代的物質財富已經非常豐裕,“倉廩實而知禮節”,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擺脫了日常的瑣屑事務,開始追尋更重要的東西:生活的目的、追求卓越和精神上的滿 足。意義開始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中心。探尋意義很顯然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于個人、家庭和公司來說,我們能采用兩種實用的、全面思維的方式開始尋找 生存的意義:開始認真對待精神追求,尋找真正的幸福。
培養意義感的方法:
1)表達感激之情:這能增強人們的幸福感賦予生活更深的意義。
2)進行“20—10”測驗:這項測驗是從吉姆·克林斯那兒聽說的。他鼓勵人們著眼于自己的生活,特別是工作——問問自己,如果銀行里有兩億美元的存款,或者知道自己活不過十年了,你是不是還會做現在做的事情。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應該若有所思。
3)檢測你的內心:測試“精神卓越等級”和“核心精神體驗指數”,以檢測與“意義感”相關的品質和心態。
4)游覽迷宮:在玩迷宮游戲時,我們需要不斷尋找迷宮變化的特征。在這種移動冥想中反而能夠讓我們變得平靜和集中注意力。
5)想象你在90 歲時會怎樣:留出半小時來想象一下你在90 歲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子。那個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想想自己擁有什么樣的人生?你取得了什么成就?你做出了什么貢獻?你后悔的事情是什么?這是一個在智力和情感上對你都有幫助的練習。
設計感、故事感、交響能力、共情能力、娛樂感、探尋意義,這六種能力將越來越主導我們的生活,重塑我們的世界。這些關鍵的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本就是基本的 人類本能,生來俱有,只不過進入信息時代后就漸漸萎縮了。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使它們重新發揮作用。每個人都能掌握概念時代的這六種右腦能力。關鍵問題是: 誰先掌握了它們,誰就會在這個時代占得先機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