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03日 13:54參考消息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1日報道】題:懶人之所以不思進取是由大腦決定的
科學家確定,大腦中的一些神經通路似乎能夠影響一個人是否愿意努力工作賺錢。
腦部掃描顯示,“積極能干者”和“不思進取者”大腦的三個特殊區域存在差異。愿意努力工作賺取酬勞的人其腦部的兩個區域紋狀體和大腦正中前額葉皮層會分泌更多的神經傳導化學物質多巴胺。
以往的研究顯示,這兩個區域都在謀求報酬的感覺和動機而改變行為中發揮重要作用。
-
然而,那些不愿努力工作獲得報酬的“不思進取者”其腦部前腦島的多巴胺水平較高。前腦島負責人的情感和風險感知能力。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負責幫助神經相互“交談”,即在被稱為突觸的連接點之間傳遞化學信號。
來自美國納什維爾市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心理學家、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邁克爾·特雷德韋說:“過去利用大鼠進行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對于產生報償性動機是至關重要的。但這項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表明多巴胺如何決定了人類謀求報酬行為的個體差異!
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神經科學學報》雜志上。
總共有25名健康的志愿者參加了這項研究,他們的年齡在18歲至29歲之間。為了確定他們為貨幣獎勵而工作的意愿,受試者被要求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
簡單的任務能夠賺得1美元,而完成比較難的任務最多能夠賺到4美元。在完成甄別后,研究人員會告知志愿者他們獲得獎勵的可能性,分為高中低三檔。每項任務持續大約30秒,受試者必須反復執行大約20次。
研究人員利用正電子成像術對受試者腦部進行掃描,以衡量多巴胺的活躍度。
研究結果表明,前腦島中多巴胺水平較高與工作意愿較低有關,即便工作可以賺錢。在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多巴胺與報償性行為有關。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