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頭記憶法
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頭串聯起來完成記憶的方法。如我在講我國主要山脈時,把我國主要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山脈按照字頭記憶法可編為“天、陰、昆、秦、喜、南”,“大、太、巫、雪、長、武、臺”,比如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可以簡記為“蘇、密、休、伊、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
二、巧用歌訣記憶
我國共有21個鄰國(陸地相鄰的15個,隔海相望的6個)數量大,難記憶。
但你只要掌握了以下兩首歌訣,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十五鄰國陸上環,俄國蒙古和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錫不緬老南。
隔海六國要記全,印尼馬文菲日韓”。
三、形象記憶法
形象記憶法是在學習某些地理知識時,把他們轉變為形象的圖形、事物來記憶。
如中國政區圖各省市政區的輪廓,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物很相似:黑龍江省像只天鵝,內蒙古自治區像展翅飛翔的老鷹,吉林省大致呈倒三角形,遼寧省像個大逗號,山東省像攥起右手伸開拇指的拳頭,山西省江西省像平行四邊形,福建省像相思鳥,臺灣省似紡錘,海南省似菠蘿,廣西似樹葉,青海省像兔子,西藏像魚,甘肅像啞鈴,云南省像開屏的孔雀,湖北省小孩玩具手槍,湖南江西像一對親密無間的伴侶,越南的形狀像一根扁擔挑兩筐等
四、講故事記憶法
我在講東南亞中南半島上的主要國家及首都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我便給學生講解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的名字叫老萬,他想越過河去檢(柬)金子,可是他走得太慢(曼)了,結果沒有撿(柬)到金子。為了讓學生記住印度著名的古代建筑“泰姬陵”,我穿插了一段有趣的小故事,泰姬陵是莫臥王朝夏杰罕為他的王妃瑪哈爾修建的一座陵墓,當時他們相愛至深,可是好景不常,瑪哈爾年僅三十八歲就因病離去,帝王悲痛欲絕,于是便動用了幾萬工人耗費巨資,先后花了十六年的時間,于1648年終于建成這座陵墓,這個小故事特感人,學生記起來特別快。
五、要學會抓重點來記憶
有的章節內容雖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東南亞地形復雜,可用8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4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東南亞的氣候特點可以概括為“濕熱",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概括為“干旱”,青藏高原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可概括為“高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形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中東的地理位置可概括為“三洲五海兩大洋”,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可概括為“十字路口”。
綜上所述,如果學會以上識記方法,就會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用更少的時間學會更多的內容,變被動為主動,變薄弱學科為優勢學科,真正做到主動學習地理、樂學、會學。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