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討式談話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種自我中心傾向。這種傾向的特點是:在教育孩子時,家長完全從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經驗去認識和解決問題,沒有意識到孩子對同一問題的態度和看法,似乎自己的認識和方法是最正確的。其實對孩子的教育,引起孩子的共鳴是關鍵。而產生共鳴的前提是與孩子的平等的商討式的談話,商談式的談話,家長與孩子在談話時應該是平等的。平等的談話包括:表情、談話姿勢、說話語氣、發表自己的意見等。這樣的談話常會使孩子從內心深處愿意接受你的想法。曾記得在兒子四歲時,有一次帶兒子去海韻公園玩。那天兒子對蕩秋千情有獨鐘,坐上去后再也不肯下來。沒過多久,想玩蕩秋千小朋友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時,我對兒子說:“雨航,下來給其他小朋友玩好嗎?”“不!”兒子堅決地回答。看著其他小朋友焦急等待的樣子,聽著兒子堅決的回答聲我俯下身,面帶微笑,輕聲地與兒子進行了一場對話:
媽媽:蕩秋千很好玩吧。
兒子:是的,真有趣。
媽媽:那些小朋友排著隊想干什么?
兒子:玩蕩秋千。
媽媽:呣,真聰明!那你什么時候給他們玩?我去告訴他們,這些小朋友肯定等急了,因為你已經玩了很長時間了。
兒子:(想了一會兒)媽媽,我想下來了。
媽媽:兒子真懂事,學會照顧別人了,現在這些小朋友心里肯定在想:這個小弟弟真可愛。
兒子:(沒說話)蹦蹦跳跳地玩其它的玩具去了。
商討式談話使家長和孩子都處在了一種愉快的談話氛圍,而且在與孩子多次進行商討式的談話中,讓孩子懂得了使用禮貌用語,逐步學會關心、尊重他人。
引導式談話
一些父母往往在孩子小的時候很溺愛,認為孩子還不懂事,等長大了再教育也不遲?蛇沒等到孩子長大,卻發現小孩已經不聽話了。其實家長對原則性的事不能因為孩子的小而遷就他,尤其是孩子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因為良好的習慣能使孩子一生受益。引導式談話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我記得在兒子讀中班之前,他每次總纏著我給他洗腳,盡管我多次教他怎樣自己洗腳,可他就是不愿聽。這一天,我又叫他自己去洗,可他馬上撅起嘴巴說:“媽媽洗,媽媽洗!痹趺崔k?我靈機一動對兒子說:“好,媽媽洗,其實洗腳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聰明的小朋友都會!眱鹤愚D動著兩只眼睛,似乎在猶豫。于是,我接著說:“我先把雨航的洗腳盆找出來,他的洗腳盆里有一只可愛的小鴨。”說完,我故作起身要去拿的樣子。兒子馬上起身說:“我去拿!彼芸煺业搅俗约旱南茨_盆。沒等他遞給我,我又說:“我想在盆里放些水,先放點冷水,再放熱水,這樣就不會燙到手了,還可以用手試一試是不是夠熱了!眱鹤舆吢犨呑,然后捧著半盆水得意地對我說:“好了,水好了。” 我接著說:“哎,事情都讓雨航做了,現在我想把他的小腳丫放進盆里!边@下沒等我動手,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脫掉了襪子自己開始洗腳了?粗鴥鹤映晒Φ赝瓿闪讼茨_任務,我又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從此以后,兒子洗腳再也不用我幫忙了。我用同樣的辦法還讓兒子開心地學會了掃地、整理房間和洗碗等。很多時候,當家長的想法與孩子的意愿不相一致的時候,不妨試著用引導式與孩子交流。
鼓勵式談話
鼓勵是家庭教育中比較重要的方法之一,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的鼓勵才能獲得自信、勇氣和上進心,這就像植物必須每天澆水才能生存一樣。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币虼,家長應多與孩子進行鼓勵式的談話。孩子上學以后,學習成了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家長的心情會隨著孩子成績的好壞而變化。我也有過這樣的體會。記得那是兒子讀一年級的時候,一次回家,他拿給我看兩張試卷,一張是語文得了個優,另一張是數學卻只得了個合格。當時,我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原先還掛在臉上的笑容消失,我剛想責問兒子是怎么回事?兒子已發現了我的表情變化,他問:“媽媽,你是不是不高興了,是不是認為我很笨?”我馬上意識到自己在兒子面前失態了,于是我重新讓笑容回到臉上,并對兒子說:“沒有,媽媽在想你數學錯在哪里,我們把它找出來,下次你數學肯定能考良甚至優!甭犃宋业脑,兒子高興地聽我講解錯的題目,直到會做。幾星期后,兒子一臉欣喜地跑來告訴我,他今天數學試卷得了優。我暗暗慶幸那次沒有指責兒子。事后回想,指責只會讓孩子對學習數學不感興趣甚至產生恐懼感,作為家長面對孩子展現給你不好的成績的時候,他需要的不是打擊與指責,而是想尋求幫助與理解。鼓勵式的談話能幫助孩子找到自信與希望。
換位式談話
換位式談話,就是要求家長在解決孩子的思想問題時,首先要了解孩子,先換位,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體會他們的感受。換位,能使家長的教育行為減少主觀色彩。孩子的心靈,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這個世界與成年人有很大不同。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在我們成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孩子的成長確實是一個不斷犯錯誤的過程,我們只有在談話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談話,才能打開孩子的心靈之門,找到問題的根源,使教育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次走進兒子的教室,他的一位同學就向我告狀:“雨航媽媽,雨航打我!彼麆傉f完又一位同學跑過來告訴我同樣的事。此時,兒子正想過來與我親熱,聽到同學們向我告狀,他顯出一臉委屈與茫然的表情。我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兒子從小就沒有欺負人的行為,可這兩個孩子也不會無緣無故來告呀。于是我仔細回想兒子平時的行為,忽然想起每每他與別人特別親熱時總會高興地在他身上敲幾拳。這兩位同學肯定以為我兒子在欺負他們了。對,肯定是這個原因。于是,我把兒子叫到身邊對他說:“媽媽相信你沒打他們,肯定是你特別喜歡他們在他們身上敲了幾下,他們就以為你在打了,是嗎?”兒子點了點頭!安贿^可能你是鬧著玩的,但敲在身上也挺疼的,既然同學不喜歡你以后就不要這樣做了,好嗎?”“好的!”兒子高興地答應了!澳乾F在他們認為你在打他們,怎么辦呢?”“跟他們去說明原因唄。”兒子蹦跳著走開了。望著兒子的背硬,我不禁想到:要是我不先站在兒子的角度去分析,而把他批評一頓,兒子不但會覺得很委屈,而且他也不會想馬上改掉這個用敲打表示親熱的習慣的。運用“換位式談話”進行思想教育,變教訓為溝通,使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孩子教育好是每一位家長的心愿,當家庭教育方法失靈、遭遇挑戰時,作為家長要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方法,并遵循尊重、平等、理解、鼓勵的原則孩子,讓孩子的心靠近你的心,使家庭教育變得生氣。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