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點樁定義
一般來說,樁子包括數字樁、語句樁、人物樁、身體樁、地點樁等。在世界腦力錦標賽中,應用范圍最廣、應用數量最多的是地點樁,或者說是記憶宮殿。地點樁是一系列有固定順序的空間或物體。它一是給我們的圖像記憶提供了表演的舞臺,一是給我們提供了回憶的線索,或者說是我們進行回憶的參照物。
1.2地點樁類型
地點樁一般分為空間地點和物體地點。一般來說,很多外國選手會使用大量的空間地點,比如八屆總冠軍多米尼克所使用的地點:隔壁鄰居家的房子、公共汽車站、商 店、停車場等;而我們國內很多世界記憶大師往往會使用大量的物體地點:沙發、茶幾、電視等,大都屬于物體地點。這與國內外選手的成長經歷、文化環境和所用 編碼有密切關系。
根據我們的教學、訓練和比賽經驗,我們推薦國內選手在備賽中優先選擇大量的物體地點。
1.3地點樁應用領域
在世界腦力錦標賽中,地點樁可以應用于除人名頭像以外的其他九個項目(人名頭像項目一般采用視樁)。
二、地點樁的選取原則
2.1熟悉
首先,從我們熟悉的環境中找地點樁,比如說我們的家庭、學校、公園、上班的公司等。其一,我們天生具備以熟記生的本領,地點樁法就是這種本領的應用;其二, 對于熟悉環境中的地點,通過回憶我們以往在這里的情景,會有情感上的感觸與體悟,這種情感可以大大提升記憶效率和效果。
其次,當熟悉地點的數量無法滿足需要時,我們可以去新的地方尋找,比如說一個從未去過的旅游景點等;此時,可以用照相機將地點樁拍攝下來,供我們反復回憶強化,將這些不太熟悉的地點慢慢轉化成熟悉的地點。
2.2順序
一 般的,我們按照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順序找地點樁,從而保證找出的地點樁天然具備了順序的屬性。在記憶活動中,記住材料的順序是成功記憶的關鍵要素之一,地 點樁的順序屬性正好解決了記憶順序這一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其一,我們這里所說的順序是指物體的空間順序,而不是我們日;顒拥臅r間順序;其二,我們要選 擇固定的物體(比如電視、馬桶等,一般不會挪來挪去),而不要選擇活動的物體(比如家里養的寵物或者跑來跑去的玩具汽車),因為活動的物體一旦變化位置, 就會打亂地點樁原有的順序。
2.3富于變化
2.3.1地點樁本身富于變化
個性鮮明、特征突出、變化多樣(形狀、顏色、大小等)、有趣味又有足夠區分度的物體更受大腦的喜愛,所以一般選取一系列富于變化的物體作為地點樁,而不選擇重復的物體作為地點樁。
當然,也不是說重復的物體就一定不能選擇,非得選擇的話,最好從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比如床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床頭柜,一個選擇床頭柜的表面, 另一個選擇床頭柜里拉出來的抽屜,或者在其中一個地點樁上虛擬出一個不同的物體,比如在另一個床頭柜上擺放一個漂亮的花瓶(在此將花瓶作為地點樁,而不選 擇重復性的床頭柜)。
2.3.2地點樁路徑富于變化
漫步在曲折變化的路徑上,可以更加輕松愉快的欣賞沿途風景,而且記得又快又牢。所以,在同一條直線上一般不選取過多地點樁。
2.4適中
2.4.1大小適中
一般可以參照臺燈至寫字臺大小來選擇地點樁,比如馬桶、浴缸、洗手盆等。太大的地點(比如一棟樓),運用起來會有些空曠;太小的地點(比如一支鋼筆),則無法給圖像記憶提供足夠大的表演舞臺。
2.4.2間距適中
在備戰比賽時,兩個地點樁之間的距離,我們一般控制在0.5~15米的范圍內。兩個地點樁之間的距離太遠,會影響記憶的勻速連續性,干擾我們的記憶節奏;兩個地點樁之間的距離太近,臨近兩個地點樁上的圖像很有可能會重疊、相互干擾。
2.4.3高低適中
我們一般選取正常視野范圍內的物體作為地點樁。過高或過低的地點,由于不在我們正常的視野內,容易遺忘。
2.4.4亮暗適中
我們一般選取自然光亮度下的物體。亮度太高,就像照相機曝光過度那樣,影響圖像記憶的清晰度;非常黑暗,像黑夜般伸手不見五指,則根本無法看到東西,也就很難發揮圖像記憶的威力。
2.5立體感
根據我們的經驗,相對于比平面而言,擁有立體感的地點樁能夠給圖像記憶提供一個更好的表演舞臺,從而提升記憶效果。
2.6視角
我 們啟動大腦進行圖像記憶,就好比導演拍攝電影、攝影師拍攝照片;只不過我們是在大腦中運用想象力展開虛擬演出,他們則是在現實中運用拍攝工具記錄真實表 演。導演和攝影師在拍攝時,會選擇最佳視角進行拍攝,以期拍出最好的效果;同樣的,我們在進行圖像記憶時,也要選擇站在最佳位置以最佳視角去觀看“演 出”。
三、找尋地點樁的操作步驟
3.1在熟悉場景中找尋地點樁
3.1.1實地找尋地點樁
3.1.1.0必備工具
相機或具備拍照功能的手機、電腦或紙筆
3.1.1.1進場前, 通過閉目回憶預選地點樁和預設行進路線
閉目回憶,回想起那個熟悉的場所,以及場所里發生的往事,重新體驗當時的那種情景與感受;然后,在這種情感中慢慢安靜下來,想象自己重新回到了這個場所,并 走到合適的位置,按照選取規則選出第1個地點樁,全方位的觀察這個3D 的地點樁,并選擇一個最佳視角進一步仔細觀察,同時體會那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按照以上方式選取和觀察第2個地點樁……當走到第10個地點樁的時候,將前 10個復習回顧一下……以此類推,最后總復習完畢以后輕輕睜開眼睛。
注意,在閉目回憶的時候,可能某些地點無法清晰準確的呈現出來,此時無需過多糾結,在后續步驟中采取措施彌補完善即可。
3.1.1.2進場中,實地觀察和取景
進入現場,根據此前預選地點樁和預設行進路線,實地觀察場景中的各個物品,根據選取規則確定地點樁,站在適當的位置從最佳視角對每一個地點樁拍攝取景(當然,一張照片中可以同時包含幾個地點樁)。
注 意:其一,我們不僅僅運用外在的工具進行拍攝,更重要的是要動用我們人體特有的帶有五種感官(觸覺、視覺、聽覺以及味覺、嗅覺)的“照相機”進行拍攝,也 就是要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嘗一嘗、聞一聞;其二,對于上一步中感覺模糊的地點,實地反復觀察增強印象再拍攝取景;其三,與上一步一樣,每10個地點 樁閉目回憶一下。
3.1.1.3退場,整理地點樁
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將拍攝的地點樁圖片編號整理,方便日后復習回顧和實戰應用。
3.1.2回憶找尋地點樁
3.1.2.0必備工具
電腦或紙筆
3.1.2.1通過閉目回憶找尋地點樁和設定行進路線
此步可參照3.1.1.1。
注意,在閉目回憶的時候,可能某些地點無法清晰準確的呈現出來,此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彌補完善:其一,跳過這些地點,繼續往下找尋;其二,在模糊地帶構建虛擬地點樁,建議通過網絡等途徑找尋出個性特征突出的圖片作為虛擬地點,并通過反復觀察進行強化。
3.1.2.2整理地點樁
按照順序將地點樁的編號和名稱整理成文稿,為日后的復習和運用打好基礎。例如,我們按照以下方式進行整理:
編號 地點樁名稱
1 盆栽
2 窗戶
3 臺燈
4 雕塑飾品
5 鋼琴
6 ……
3.2在新地方找尋地點樁
3.2.0必備工具
相機或具備拍照功能的手機、電腦或紙筆
3.2.1進場前, 預覽并初步設定行進路線
對于計劃找尋地點樁的新地方,整體預覽并按照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順序初步設定行進路線,為正式進場做好準備。
3.2.2進場中,實地觀察和取景
此步可參照3.1.1.2。
3.2.3退場,整理地點樁
此步可參照3.1.1.3。
四、地點樁找尋示例與實踐
4.1地點樁找尋示例
4.1.1進場前, 通過閉目回憶預選地點樁和預設行進路線
4.1.2進場中,實地觀察和取景
進 入書房,我參照前期準備工作,站在左手邊開始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觀察找尋
首先,我走到盆栽前,將其選取為第1個地點樁,稍微一側身我看到旁邊的窗戶,將其 選取為第2個地點樁,在此,我沒有選擇盆栽和窗戶之間的窗簾,主要是因為它與盆栽和窗戶之間的距離都太近,在圖像記憶時容易造成重疊和干擾;
然后我走到書 桌旁邊,在此,我們可以選擇椅子、書桌以及書桌上的臺燈和電腦作為地點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桌椅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個性不夠突出,在此略過,對于書桌上 的臺燈和電腦,臺燈個性鮮明且立體感很強,所以我選在臺燈作為第3個地點樁;
接下來我走到書桌前,選擇書架上這個造型別致的雕塑飾品作為第4個地點樁,旁 邊那架我深深喜愛的鋼琴作為第5個地點樁……當走到第10個地點樁的時候,閉幕回憶一下,然后繼續找尋……將當前所在環境找尋完畢以后,再次閉目回憶所有 找出的地點樁。
注意:我可以對每一個地點樁單獨拍照留念,也可以將這個小房間中所有選取的地點樁拍攝在一張照片中(為了便于課程講授,在這里展示給大家一張合影)。
4.1.3退場,整理地點樁
對于將拍攝的地點樁圖片編號整理(詳見上圖所示),方便日后復習回顧和實戰應用。
4.2地點樁實戰演練
現 在,我已經把選取地點樁的規則、找尋地點樁的操作步驟都告訴大家了,并結合實例給大家做了展示;接下來,輪到大家啟動大腦,開始構建自己個性化的記憶宮殿 了。從參加世界腦力錦標賽的角度來說,如果想達到國際記憶大師(IMM)的標準,建議大家準備1800個地點樁。那么,我們先來找出300個地點樁吧。
五、地點樁使用和完善
5.1地點樁的使用方法
地點樁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記憶方法和清洗方法兩個方面。
5.1.1運用地點樁記憶的方法
詳細內容參見圖像記憶第四步——圖像定樁章節的相關內容。
5.1.2清洗地點樁的方法
5.1.2.1自然遺忘
我 們的大腦天然具備自然遺忘的神奇功能,我們訓練時也主要運用這種清洗方法。一般情況下,我們只要按照較低的頻率使用地點樁,就可以給我們的大腦留出足夠的 時間進行自然遺忘。比如,在記憶快速數字和快速撲克等快速項目,我們按照每天一次的頻率使用地點樁,這樣,第二天再運用這套地點樁時,基本已經忘記了昨天 的記憶內容;在記憶馬拉松項目的時候,我們按照每兩周一次的頻率使用地點樁,這樣,下次再運用這套地點樁時,同樣也可以忘記上次的記憶內容。
5.1.2.2主動清洗
有時候,我們可能等不及大腦自然遺忘,此時,我們可以主動出擊,運用想象力清洗地點樁。比如,我們可以想象用橡皮擦或者抹布擦拭地點樁,用雨水或水槍沖洗地點樁,用大火燃燒地點樁,用冰雪覆蓋地點樁……這樣,也可以逐漸消除地點樁上殘留的記憶圖像。
5.2地點樁的完善
由于我們的地點樁主要是從現實場景中找尋的,在運用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瑕疵,比如,有的地點樁之間間隔有些遠、有的地點樁靠的太近顯得擁擠、 有的重復但又不想舍棄……根據我們的經驗,可以運用三板斧——“加、減、變化”解決以上問題。比如,兩個地點間隔有點遠,我們可以運用想象力虛擬增加一個 地點,建議通過網絡等途徑找尋出個性特征突出的圖片作為虛擬地點,并通過反復觀察進行強化;有的地點樁靠的太近或重復,我們可以刪減;對于重復但又不想舍 棄的地點,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察或者說運用地點的不同部位,
或者一個保持原樣,在另一個上虛擬出一個不同的物體(虛擬方法同上)。
5.3地點群
根據多位世界記憶大師的經驗,在備戰世界腦力錦標賽的過程中,一般會對地點樁進行群組劃分,并且將快速數字、快速撲克等比賽項目與地點群進行配比,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記憶效率和效果。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