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時代,吟游詩人們,如荷馬,就必須記住數萬條詩句;政治家、神學家、哲學家們必須學會脫稿演講……一句話,一個人想成功,必須有個好記性。所以,這也是記憶術會發展的原因,現在我們了解下不同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發展記憶術的?
①最初的記憶術
將信息記錄在石板上。
②口頭傳述
能夠從古代流傳至今的傳說、神話故事,幾乎都是情節曲折離奇,讓人過耳難忘的,所以光怪陸離的故事會加深人們的記憶,這也給后來發展記憶術提供了一個重要提示。
③古希臘人的記憶術
希臘詩人西莫尼德斯是記憶訓練的鼻祖,他展示了記憶的第一個要素——地點。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聯想對記憶具有重要作用。總的來說,古希臘人發明了以位置信息為重點的“記憶樁”記憶工具。
④古羅馬人的記憶術
馬庫斯·西塞羅的作品《論修辭》與昆體良作品《修辭學的基礎》以及一位無名青年的《獻給赫倫尼》這三本著作將古希臘記憶原理引入拉丁世界,構成古希臘記憶術的基礎。他們都認為,只要加以訓練,人人都可以提升記憶力水平。
⑤自中世紀到19世紀
記憶術因為各時期的人文潮流,或受冷遇,或受歡迎。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相信記憶無關神性,勤奮最重要,只有理性與科學才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力量。
⑥當代記憶術
以心理學家亞歷山大·魯利亞為首的記憶研究開始盛行,相比較如何提高記憶力,人們更關心研究記憶的運作原理。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