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過的知識在記憶中保持較長時間的一個秘訣就是:周期性的復習?记巴粨艨刹恍。最佳的復習周期為所需記憶儲備時間的10%~30%。舉個例子,假如你將在11天之后測試今天所學的內容,那么第一次復習的最佳時間將會是在一天以后;同理,假如你的考試是在七個月之后,那么一個月之后再回過頭來復習是比較合適的。不知道如果想記一輩子的東西,多久復習一次比較合適。
把時間花在做小測上(包括對答案)比一遍遍地復習更有效。測驗本身會“形成一種強效記憶”,這種記憶“不容易被抹去”,而且測驗可以很好地檢測學習情況。趁熱打鐵的自測不可取。剛學完新知識便立馬進行測驗是不會形成持久記憶的,徒增盲目的自信罷了。
課前打印好ppt雖然可以讓人在做筆記時偷一下懶,但在之后的測驗中所取得的成績卻并不亞于課堂上做了很多筆記,課后才得到講義的同學。假如記筆記只是在照抄幻燈片上的內容,那么(通過打印講義這樣的方式)把學生從記筆記這件事中解放出來并沒什么壞處。
自信能夠影響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作用甚至超過了背景知識的力量。自我效能感(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個人的綜合素質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者總結說,學習,自然是為了讓人們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當然,學習的公式絕不僅僅指這些。指導教師要是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出發,提供技巧性的指導并給予相關反饋的話,一個個‘小宇宙’或許就會爆發出來了。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拖延癥,這是人之常情。從拖延癥中走出來的秘訣就是:減少自責,放過自己一回。拖延之后,又馬上從后悔自責中走出來的學生,在接下來的考試中更不會重蹈覆轍。反倒比陷入深深自責中的學生獲得了更出色的成績。
無數研究都證實了打盹的好處,哪怕只是十分鐘也能有效減輕你的疲勞,恢復你的注意力。不過,直到最近才有研究者開始關注打盹的姿勢。午覺的睡姿會給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其中一部分是躺著睡的,另一部分則是趴著睡的。結果表明,午后二十分鐘的小憩可以提升參與者在“聽覺Oddball任務”(從一組聲音中找到特異的那一個)中的表現。但是根據腦電(EEG)的記錄,躺著睡比趴著睡效果更高,但趴著睡總比不睡強。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