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分類方法,把識記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機械識記是在對事物沒有理解的情況下,依據事物的外部聯系機械重復所進行的識記。我們應把記憶的第一步是機械識記的記憶方法稱之為機械記憶法。這種記憶方法的基本條件是多次重復或復習。
意義識記是在對事物理解的基礎上,依據事物的內在聯系進行的識記;蛘哒f,它是通過積極的思想活動,揭露事物內在的本質聯系和關系,找到新材料和已有知識的聯系,并將其納入已有知識系統中的識記。我們就把記憶的第一步是意義識記的記憶方法稱之為理解記憶法。這種記憶法的基本條件是理解。
理解是運用已有的經驗、知識去認識事物的種種聯系、關系,直至認識其本質、規律的一種逐步深入的思維活動。例如,弄懂了一個詞或成語的意思,明確了一個數學或物理上的概念,掌握了數學或物理的公式、定理、法則和原理的知識發生過程,明確了課文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等,這些思維活動都叫做理解。
艾賓浩斯曾作過七次試驗,結果都表明記八十個無意義音節,比背八十個字音組成的英國詩人拜倫所作的《唐璜》的詩要多花費十倍的精力。這說明理解記憶法比機械記憶法效果好得多。其原因是:理解了的東西與過去鞏固了的舊知識經驗發生了內在聯系,有了支撐點,因而容易記住。而不理解的東西總是孤立的,在內容上與過去的知識經驗沒有聯系的東西出現在人腦中,沒有支撐點,因而不容易記住。
學習實踐表明,若要記得,先要懂得。理解是記憶的基礎,記憶必須以理解為前提,對前面的知識記得越牢,同時又有利于對后面知識的理解。不理解的東西,即使暫時記住了,遲早也會忘掉。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記誦沒有充分理解的規則,會導致膚淺的知識,而膚淺的知識是不能保存在記憶里的!币虼耍覀円匾曉诶斫獾幕A上進行記憶。
進行理解記憶,可采取許多辦法。最主要的是對識記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弄清它們的各種聯系。如材料自身各部分的聯系,文字材料與實際事物的聯系,識記材料與識記者已有經驗的聯系,等等。對這些聯系研究得越透徹,也就意味著理解得越深刻。
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指出:“關于人類記憶,經過一個世紀的充分研究,我們能說的最基本的東西,也許就是,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進構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則很快就會忘記!边@個論斷是精辟的。事實上,通過理解,對知識加以歸類或者系統化,使所要記憶的內容納入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成為這個認知結構的一部分,這樣記起來就省時省力,又不致遺忘。列出表格,畫出系統圖,編寫識記材料提綱等都是對知識加以歸類或者系統化的重要手段。而在制作提綱,繪制系統圖和表格時,必須開動腦筋,集中注意力,這些又都有利于記憶。因此,可以這么說:“總結+消化=記憶”。
如,有機化學第一章中各類烴的通式也可進行歸納對比:
我們提倡理解記憶法,但也不能排除掉機械記憶法。記憶那些沒有明顯意義的學習材料就常常是用機械記憶法記憶的。如記憶外文生詞、數學中的常數、數學符號、元素符號、某個歷史年代、地理數字、電話號碼,等等;蛘邔W習材料雖有意義,但限于種種條件,學生暫時無法理解,而又有記住的必要,只有運用機械記憶法記憶。
即使如此,我們仍可盡量建立各種聯系和線索,即把需記的材料和已經熟悉的事物盡量聯系起來,哪怕是利用人為的意義聯系起來,也將有利于記憶。例如,愛因斯坦朋友的電話號碼是24361,愛因斯坦說:“很好記,24361就是兩打加上19的平方!边@樣,愛因斯坦利用他人為的理解記憶法輕而易舉的記牢了這個本來沒有什么意義的電話號碼。又例如,鴉片戰爭發生在十九世紀的上半世紀的前十年,即1840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于鴉片戰爭的十年之后即1851年;鴉片戰爭到二十世紀的開始正好是六十年,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也正好是六十年,這樣就可推知辛亥革命是發生在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第四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即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四年;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即1917年;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第二年發生五四運動,即1919年;五四運動的第二年,即1920年,中國的先進分子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會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又是第二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即1921年。這樣,利用人為的理解記憶法可把中國近代史上的九個重要年代記住。又例如,記憶英文單詞COmpanion——伴侶,我們可以分析詞素“COm”是“一起”的意思;“pan”是“面包”的意思;“nion”是“人們”的意思(如果這些詞素過去學過,那就更有利于記憶了)!癱ompanion”,這個字的本意就是“一起吃面包的人們”,也就是“伴侶”的意思。這樣分析,不但容易記住,而且對它的意義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還有個故事可以說說:相傳有所學校,老師每天下午要與山頂寺廟里的和尚對飲。一天臨走時布置學生背圓周率,要求背到小數點后第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學生反復地機械背誦,還是背不出,苦惱不堪。這時有位聰明的學生就把老師上山喝酒的事編成幾句話,讓大家熟讀,等老師喝酒回來,個個都能背誦如流:“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而樂!边@樣,將難記的材料編成故事,通過諧音,把二十多位數的圓周率輕易記住了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