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通告:學習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點擊>>站內搜索<<,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答!
您的位置:快速記憶法 > 記憶方法論壇 > 記憶雜談 > 放松產生靈感

放松產生靈感

2008/2/19 07:57 作者:kouqgao 本文已影響:3322人 
靈感一般在身心放松的環境下閃現。例如:牛頓在果園里,看到蘋果落地,想到了萬有引力;伽利略在教堂想到鐘擺;瓦特看到開水頂開壺蓋,想到了蒸汽的力量,發明蒸汽機……

拿一只有秒針的手表,隨著秒針的跳動數數,等你數數的速度與秒針跳動速度相吻合時,緊張就可以隨之緩解。
原理很簡單,緊張時,心跳速度必然加快,當注意力集中在秒針時,心跳速度慢了,生理的狀態放松了,心理也會隨之而放松。

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實施起來很方便也很簡單,而且不怎么花時間,很適合臨考前使用。

省悟式.這種靈感形式的產生不是借助於外界信息的刺激, 而是通過頭腦內在的省悟, 通過內部"思想的閃光".例如, 愛因斯坦從1895 年起就開始思考: "如果我以光速追蹤一條光線, 我會看到什么? "他反復思考這個問題, 但很多年沒有解決.1905 年的一天早晨, 在起床時他突然想到: 對於一個觀察者來說是同時的兩個事件, 對別的觀察者來說就不一定是同時的.他很快意識到這是個突破口, 并牢牢抓住了這一"靈感的閃光", 后來只用了五六個星期的時間便寫成了提出狹義相對論的著名論文.

  從誘發靈感的基本形式可知, 暫時的擱置清閑狀態是創造者轉移注意、擺脫困境、產生靈感的一個重要方法.如散步、沐浴、聽音樂、閱讀一些與所要解決的問題無關的書刊、與專業以外的人閑談、入睡前或剛醒時的休息等.據記載, 笛卡爾、高斯、彭加勒、愛因斯坦、華萊士、歌德、坎農、赫爾姆霍茨等人都曾說有躺在床上休息時得到靈感的體驗.日本一家創造力研究所於1983 年12 月~1984 年8 月, 對82 名日本發明家進行了統計, 結果表明, 有52%的人曾在枕頭上產生過靈感, 乘車中產生靈感的有45%, 步行中產生靈感的占46%, 而在工作單位辦公桌上產生靈感的只占21%.由此可見, 在松馳狀態下產生靈感的機會, 要比在工作崗位上緊張工作時多得多.當然, 上述情況只是靈感產生的一般情況, 具體靈感產生的過程中往往因人而異, 并非千篇一律.例如, 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皮·屬里認為在森林中容易產生激情;費米喜歡躺在寂靜的草地上想問題;康川秀樹習慣於夜間躺在床上思考;法國數學家阿馬達則常在喧嘩中產生靈感;劇作家貝克認為產生靈感的最理想的時刻是躺在澡盆中的時候;而赫爾姆霍茨則認為是一大早或天氣睛朗登山時.還有人在酒意沖擊下會帶來靈感, 法國軍樂家德利爾, 就是這樣寫下了著名的"馬賽曲";我國李白更有"斗酒詩百篇"的豪興.......因此, 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 找出誘發靈感的最佳方式與最好時機, 從而更好地進行創造.其實, 許多創造者已有意或無意地利用了這一點, 大發明家愛迪生就有白天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習慣, 據說許多好的念頭就是這樣產生的.

總之, 雖然靈感的閃現是撲朔迷離、猶如幽靈、難以具體捉摸的, 但是靈感并不神秘, 它也是可以控制的一種思維活動.錢學森教授對此做了精辟的論述: "一點是肯定的, 人不求靈感, 靈感也不來, 得靈感的人, 總是要經過一長段其他兩種思維的苦苦追求來準備的.所以靈感還是人自己可以挖掘的大腦活動."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007.html
快速記憶法 - 逍遙右腦記憶 - 右腦記憶論壇 - 速讀訓練軟件
Powered by DiY-Page 6.5.0 © 2005-2025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