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做的就是: 靜下心來→ 查看→ 思考 → 學習運用 → 實踐 →掌握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
它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自身條件不同,環境不同等,
使用的方法也略有差異,高效的學習方法,體現在多個方面,
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聰明的大腦、記憶力、時間管理等這些方面。
下面我們具體的細分講解。
首先,最基本的:刻苦、勤奮、努力,這些是最基本的。
如果這點你都做不到,那你就基本沒戲了。好的方法雖然可以幫你走一些捷徑,但即使是好方法也是需要你付出,方法才會奏效的
其次,我們需要一個目標(動力)
每個人都會懈怠,想出去玩、厭倦學習、承受不住壓力等等,所以這里我們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堅持”的理由(或者說目標),最好是通過不斷地努力可以實現的,不然帶來的就不是激勵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夢想,都有為之奮斗的理由和原因。
第一: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按計劃進行學習,就能合理安排時間,得當分配精力(重點學科、難點學科重點投入,但絕對不能偏科)。只有按計劃才能使學習做到心中有數,不會打亂仗,長此下去,可以使生活、學習規律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大提高學習能力。
第二:掌握好高效的聽課方法。
課上集中精力聽課,是掌握知識的捷徑。聽講時,思想上必須與老師講解的思路保持一致,聽老師對事物是怎樣分析、推理;聽老師解決問題是用什么方法、技巧;聽老師對問題有哪些提問和解釋。這樣才能把握住聽課的重點。聽講中,要把自己在預習中的理解,和老師講解的相比較,看自己和老師有哪些相同點和區別點。
第三: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很多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有幾個時間段有利于鞏固記憶:一是學習后最初幾分鐘內,電生理活動引起蛋白質的合成;二是學習后在48小時內復習;三是一周之后腦突觸發生永久性變化。
根據人在學習過程中這一生理變化,采用復習加強記憶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習的內容即將忘記時進行復習,那么復習的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
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發現了人的記憶與遺忘規律。實驗證明:在學習僅過了20分鐘后,就忘記記憶內容的42%,1天后忘卻量已經達到了67%,到了第31天,忘卻量高達79%。他根據實驗結果,畫成了著名的遺忘曲線。并表明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
這條規律提示我們,—定要盡早、及時地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以便在知識還在大腦內時就加深印記,否則大腦中已經沒有痕跡了,只能再費精力重學。合理安排復習時間特別重要并且必要,制定復習計劃,嚴格按精英特計劃執行,并力求形成習慣,是我們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力求努力做到。
時間總是有限的: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合理劃分每個時間段應該做什么,怎樣利用有限的時間。
0、(前提、關鍵)確定自己的目標
無論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有了目標才有動力。
1、保持焦點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個時期(時間段)只有一個重點。聰明人要學會抓住重點,遠離瑣碎。
2、講究條理
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一個紙箱或抽屜裝好,避免用時東翻西找。
3、現在就做
許多人習慣于”等候好情緒”,即花費很多時間以”進入狀態”,卻不知狀態是干出來而非等出來的。請記住,栽一棵樹的最好的時間是20年前,第二個最好的時間是現在。
4、日事日畢
把每天要辦的事簡單列出單子,分輕重緩急,盡量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再晚也勉勵自己當天完成作業,不要養成拖延的習慣。
5、快速閱讀,提高單位閱讀量。
學會讀一本書的目錄、圖解和插圖,為提前了解本書內容,獲取更有效的信息;當積極的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里行間的全部信息為止。
6、保證最佳的睡眠狀態,沒有什么特殊情況,絕不熬夜。
積極休閑。不同的休閑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積極的休閑應該有利于身心的放松、精神的陶冶和人際的交流。
7、集腋成裘,隨時隨地的學習。
生活中有許多零碎的時間很不為人注意,其實這些時間雖短,但卻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做一些事情。比如:在盥(guàn )洗池旁貼一張詞匯表,每天刷牙時熟記一個生詞。可以利用的零散時間很多,無論怎樣各具特色,目的是:保證學習時間,堅持不懈。
8、 提前休息
在疲勞之前休息片刻,既避免了因過度疲勞導致的超時休息,又可使自己始終保持較好的“競技狀態”,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9、擱置的哲學
不要固執于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把問題記下來,讓潛意識和時間去解決它們。這就有點像踢足球,左路打不開,就試試右路,總之,盡量不要”鉆牛角尖”。
10、適當的獎勵自己
當你漂亮的最好一件事,取得一次考試的成功等等,都可以適當的自己獎勵一下自己。
11、避開高峰
避免在高峰期乘車、購物、進餐,可以節省許多時間。
12、 成本觀念
在生活中,有許多屬于“一分錢智慧幾小時愚蠢”的事例,如為省兩元錢而排半小時隊等等,都是極不劃算的。對待時間,就要像對待經營一樣,時刻要有一個”成本”的觀念,要算好賬。
13、精選朋友
多而無益的朋友是有害的。他們不僅浪費你的時間、精力、金錢,也會浪費你的感情,甚至有的”朋友”還會危及你的學習(事業)。多與有時間觀念的人往來。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二、做作業——做作業的科學方法
1、先復習后做作業
復習是做好作業的關鍵,只有復習得好,作業才能做得好。做作業前先把老師這一節課所講的內容認真地看一看,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后再去做作業,作業才能做得既快又好。(很多同學都覺得麻煩、沒有必要,實際上一舉多得,花費一點點時間,首先可以讓你做作業的時候很順暢,同時你又對課上講解的內容加深了一遍記憶)
2、認真審題
做作業最關鍵的—步就是審題,連題都判斷錯了,作業內容就全錯了。首先第—步要弄清楚題目的內容,所給的條件,什么要求,需要聯系哪些知識等等;其次是考慮好解題思路、方法、步驟,要善于把—道題分成幾部分,化大為小、化難為易、分清其中的已知和未知,弄清各部分的聯系,設計好整個解題步驟.
3、細心的做題
做題的關鍵是要保證“規范”、“準確”。只有平時做題認真細致,步驟完整,思路正確,表達嚴密,準確無誤,考試時才能按照這種良好的習慣進行。
4、要認真檢查作業
—是檢查題目是否抄對;二是審題是否正確;三是運算是否正確?四是方法、思路與步驟是否正確。平時做完題要認真檢查,養成習慣,考試時方能如此。
5、做完作業后要耐心思考
(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 作業完成之后,—定要耐心的再思考—遍,想一想做這一道作業題用了哪些概念、原理、公式,這道題和例題有什么關系,和哪些題有聯系,有什么特點、規律可尋,稍加變化還能變成什么樣的題,是否還有其它的解題方法等等。這樣才能把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達到系統掌握,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的目的。
6、認真分析批改后的作業。
老師把作業批改發回來后,—定要盡快翻閱,認真分析、耐心反思。對做對的題目,想—想是采用什么樣的思維和方法做對的,以后遇到類似的題能不能觸類旁通;對做錯的題,要找出做錯的原因。是由于慌張、馬虎、粗心大意而搞錯,還是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弄錯了概念、定律、公式,或者是思路不對?
屬于第一種原因,就要警告自己以后做題時多加小心;屬于第二種原因時,就要在預習、聽課和復習上下功夫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后再去做作業;屬于最后一種原因者,就要認真鉆研和分析例題,明確解題方法。只有經過分析反思,才能吸取經驗教訓,避免今后再有類似的錯誤發生。
7、改掉作業拖沓的習慣。
當天的學習當天完成,明天還有明天的學習任務,困難只會越積越多?朔鳂I拖沓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天天督促要求自己當天辦完當天的事。
8、重視錯題積累在學習的過程中。
同學們可能遇到過一錯再錯的現象,究其原因,多數是由于在學習中不求甚解,不注意總結積累所致。那么,該怎么辦呢?實踐證明,自編一本“易錯題集”是避免做題一錯再錯的最好辦法。
錯題本的復習方法:
1、每周把該周錯題本中記錄的題目快速瀏覽一遍;
2、每月把該月錯題本中記錄的題目再快速瀏覽一遍;
3、每個季度把錯題本中三個月記錄的題目再快速瀏覽一遍;
4、大考前把該錯題本中的所有題目認真復習一遍,確保題不二錯
四、最后是【復習階段】
1、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復習任務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
2、整個晚上或長時間都學習(復習)同一本教材或資料,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學習(復習)1-2個小時,再換一本書進行學習(復習),這樣兩本書都能兼顧。
3、給自己一個目標,可以是一天的、一周的或者一個月的,或者某一個階段的。比如,這一周我要把之前落下的、沒有學好的知識,重新梳理一遍。每天抽一個小時來整理、歸納一小節的內容,然后開始理解、記憶;遇到不清楚的問老師或已經掌握的同學。再如下個月要考試,現在就可以著手準備了,每天花多少時間復習哪一塊內容等等。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確實可行的計劃,盡量細一點,這樣做起會來更順暢一些。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