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主觀假設 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不等于 世界本身。
03 結構假設 經驗有一個結構,別人能,我也能。
04 心態假設 要想掌握命運,必先掌握力量;要想掌握力量,先要掌握心靈。
05 突破假設 成功者做失敗者不愿意做的事,不敢做的事。
06 蠶食假設 如果我不能,我就做我能的。如果我不斷做我能的,我就都能。
07 堅持假設 絕不、絕不、絕不放棄!
08 獨特假設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我們應尊重他人的不同。
09 三贏假設 我好、你好、大家好。
10 善意假設 行為背后有更高的善意。
11 動機假設 人們的行為,總是為了追求快樂或逃避痛苦。
12 回應假設 溝通的效果取決于對方的回應。
13 實效假設 有效果比光講道理更重要。
14 二八假設 20%的事務決定80%的成果。
15 種子假設 每次挫折,都是一個回應信息,里面有與成功相同價值的種子。
16 變通假設 行不通就改變!
NLP的歷史
牛頭注:我參考多份網絡上的NLP的歷史介紹,把它們合并為這份NLP的歷史介紹。
這只是給有興趣了解歷史的朋友參考一下,沒興趣的朋友可以跳過這一課。
這兩位創立NLP神經語言程序學的美國人就是理查德·班德勒(RichardBandler)與約翰·葛瑞德(JohnGrinder)。
約翰·葛瑞德原為語言學博士并在加州大學實習。早年也曾在美國聯邦調查局駐海外機構服務,葛瑞德以其模仿語言及行為的能力而屢建奇功,數次獲獎;而理查得·班德勒主修為計算機科學,卻愛好心理學,業余博覽心理學類群書。倆人因緣湊合而相處,這也難怪這門新興的實用心理學,取名為(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簡稱NLP)神經語言程序學,倆人將所學背景都加進去了。實際上,它是包含了傳統的神經學、生理學、心理學及語言學與人腦控制學。但臨床上,更具體地說,他們的早期研究對象是美國四位極為卓越的溝通及心理治療大師。NLP的學問便是籍由不斷尋問﹕"這些大師是如何做到這么卓越的效果?"而發展出來的。從另一個角度看,NLP是研究一個人的頭腦如何運作,因而我們的人生怎樣可以憑著了解自己大腦運作的模式而變得更成功更快樂。
美國加州圣他·告魯仕市的加州大學校園是NLP的發源地。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理查德在那里讀大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他認識了家庭治療大師弗吉尼亞·薩特爾VirginiaSatir(家族治療師)。稍后,理查德受雇幫忙把弗吉尼亞剛在加拿大舉行的為期一個月的工作坊的內容制成錄音帶和文字記錄這份工作花了理查德數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過程中他學會了弗吉尼亞在輔導中所運用的聲調和行為模式。
理查德還參與了完形療法始創人弗里茨·佩爾斯(FritzPerls)(注,完形療法亦為格式塔療法)最后一批手稿的編輯工作、這批手稿成為了《完形的途徑》(《TheGestaltApproach》)一書的內容。另外一本關于弗里茨教授技巧的書《療法的目擊實錄》(《EyeWitnesstoTherapy》),其實就是由弗里茨講授時錄下的錄像帶編輯而成。理查德用了多個星期時間戴上耳機去聽和看這些錄像帶,他的工作是確保書中的文字記錄正確無誤。結果他也掌握了弗里茨的說話和行為特色。有了這些能力,理查德能夠在加州大學的校園內組織多個完形療法研究小組。
約翰·格林德,另一位NLP的始祖,當寸在加州大學教授語言學,已經出版廠兒本關于語言學的書、理查德告訴約翰他注意到潛意識的意念和構詞過程,想與約翰合作發展出一套溝通上的"文法";他們首先用弗古尼亞的錄像帶做研究(這些錄像帶的內容后來編成"ChangingwithFamilies"一書出版)。他倆很快就發現了弗吉尼亞慣用的語言技巧,將之編成一些模式,這就是"檢定語言模式"的前身。他倆還發現弗吉尼亞對一些受尊者多用些視覺型文字,對另一些多用聽覺型文字,還有一些多用感覺型文字。弗吉尼亞聽到他倆這樣說后才知道自己工作的模式原來如此。
這些資料在1975-1976年被編輯成兩本書出版:《魔法的構成》(TheStructureofMagic)第1、2卷。這兩本書說明了FritzPerls(完形治療創始人)和VirginiaSatir(家族治療師)所使用的言語與行為模式。1976年理查德和約翰決定用NLP這個名字,于是NLP誕生。NLP就這樣誕生了!理查得·班德勒和約翰·葛瑞德迅速成為美國加州大學的中心人物,他們的身邊也涌現出一批NLP理論的狂熱追隨者,這批人到如今都已是NLP領域中的國際著名的大師了,例如:史提夫·安德里亞(SteveAndreas)和康妮莉·安德里亞(ConniraeAndreas)、戴維·戈登(DavidGordon)、茱迪思·(JudithDelozier)、提姆·漢賓(TimHallbom)與蘇斯·史密士(SuziSmith)、羅伯特·迪爾茲(RobertDilts)、泰得·詹姆斯(TadJames)、史蒂夫·吉莉安(SteveGilligan)等。NLP的學問開始發展和傳播開去。
經過格雷戈里·貝特森(GregoryBateson)的介紹,理查德和約翰一同去亞利那那州鳳凰城研究米爾頓·埃里克森的催眠療法。理查德和約翰運用他們已經掌握的模仿學習方法,很快就成為催眠高手。米爾頓對NLP有很大的影響,理查德和約翰在1975和1977年先后出版了兩冊以《醫學博士米爾頓·艾里克森:催眠技術的形式》①(PatternsoftheHypnoticTechniquesofMiltonH.Erickson.M.D)第1、2卷。為名的書;這兩本書成為催眠治療界中很有地位的學術著作。
NLP的原始內容復制于四位大師,這四位大師就是溝通大師葛瑞利·貝特生(GregoryBateson)、催眠治療大師也是艾瑞克森催眠學派創始人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Erickson)、家庭心理治療(FamilyTherapy)大師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Satir)和完形療法(GestaltTherapy)創始人弗烈茲·彼爾斯(FritzPearls)。當時,他們倆人有幸能一方面運用NLP的技巧之一--模仿(Modeling),親自向上述四位大師學習,另一方面也將四位大師的心法,適當修正與發展,擴充堅實了當時初生的NLP內涵。
-----------------------------
牛頭注:
①《醫學博士米爾頓·艾里克森:催眠技術的形式》中譯本名為《催眠天書I、II》,共兩冊,世茂出版社。
NLP的基本的模式已記載于下列的書中:
《醫學博士米爾頓·艾里克森:催眠技術的形式》中譯本名為《催眠天書I、II》,共兩冊,世茂出版社。
FrogsIntoPrinces(Bandler&Grinder,1979) 中澤本《青蛙變王子》,世茂出版社。
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Vol.I(Dilts,Grinder,Bandler,DeLozier,1980) 中譯本《大腦操作手冊》,世茂出版社。
Reframing(Bandler&Grinder,1982) 中譯本《改觀》,世茂出版社。
UsingYourBrain(Bandler,1985) 中譯本《改變你的未來》,世茂出版社。
1981年理查德與約翰分手,成立了自己的NLP組織,推廣他的DHE概念。他經常引發一些值得爭議的事情,雖然他近似天才的才華和能力為人所公認。他把研究NLP的焦點放在能夠使一個人改變的技巧程序上,很注重技巧的結構與效果的關系,他和他的弟子的課程,被稱這為NLP里的"結構派"。
約翰與朱迪思;德洛齊耶成立了"Grinder,DelozierandAssociates"公司,繼續教授NLP。他們在1987年出版了"TurtlesAllTheWay''一書,這是另一本NLP世界的經典之作。1989年約翰決定改變方向,轉而專注于企業方面的顧問工作,遂中斷了與朱迪思的合作。
朱迪思繼續她本來的方向,在1990年與羅伯特·迪爾茨及托德·愛潑斯坦(已逝)創立了NLP大學。每年夏天,他們都在加州大學圣他·告魯仕市的校園內舉辦各種NLP課程,在年中的其它時間,她應邀請去世界各國主持各種NLP教學。約翰與朱迪思等人認為NLP的力量很大,需要配合心態去確保懂得的人運用NLP去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平衡、和諧和尊重。他們推廣的課程很強調整體平衡:在系統里每一個成員都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他們的課程被稱之為NLP的"系統派"。牛頭介紹的NLP系統就是源于這一個體系,并輔以班德勒的NLP內容,乃至其它各種學派、學問中有益的內容。所以,牛頭戲稱自己的NLP是"火鍋派"--不管白菜青菜,只要好吃的菜就是好菜,就可以拿來吃。
理查德和約翰的第一代弟子中很多人已經成為當今的NLP頂級大師,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經青出于藍了,除了上述的朱迪思·德洛齊耶之外,還有:
羅伯特·迪爾茨被很多人認為是對今天的NLP有最多貢獻的一個人。他在1991年整理好和發表"理解層次"(我們稱之為"影響力層次"),這是他發展的眾多概念和技巧中最具影響力的之一,他出版了十余部書,與朱迪思主持每年的NLP大學課程。
蒂姆·哈爾布姆與蘇濟·史密斯于1980年在美國鹽湖城創立了AnchorPointlnstitute。他們兩人原是輔導方面的專業人士,發展了不少這方面的NLP技巧,例如消除過敏法。除了NLP及格執行師文憑課程之外,他們還每年開辦催眠治療文憑課程。3年前他倆與羅伯特·迪爾茨推出一個健康文憑課程(入學條件是NLP高級文憑課程畢業),這是世界上這方面的惟一定期課程。蒂姆在1999年去了加州主持NI…1)加利福尼亞,蘇濟則仍然留在An-thorPointlnstituteo
史蒂夫·安德列亞斯及康尼拉克·德列亞斯兩人是最早參與NLP發展工作的功臣。他倆發展出很多技巧,并著有好幾本有關NLP的書,其中"HeartoftheMind"是學了NLP課程后想幫助人解決困難的人的最佳讀物。
萊斯莉·卡梅倫曾經一度是理查德的太太。她發展出很多現今主流NLP常見的技巧,例如處事模式,她有數本書在情感關系方面的輔導和NIP,技巧的運用方面很有地位,例如?quot;TheEm·printMethod","KnowHow","Solutions","EmotionalHostage"等。她于1989年退出,不再活躍于NLP圈子。
戴維·戈登以隱喻和模仿著名,他每年在美國舉辦課程。
史蒂夫·吉利根是著名心理治療家,是米爾頓最出色的弟子之一。他的催眠治療工作訪,在催眠治療界被認為是最高資格之一。他在加州羅省舉辦課程。
羅伯特·麥克唐納也是著名心理治療家。他對犯罪心理、家庭虐待等方面的研究很有地位。
塔德·詹姆斯發展出"時間線療法"。他在夏威夷和美國西海岸舉辦課程,他的催眠功力很高。
著名的安東尼·羅賓斯,開始時修讀NLP,后來從中發展出具有個人風格NAC(NeuroAssociativeConditioning神經鏈調整術)課程。現今他是世界上收入最豐厚的培訓師之一。
在中文領域,臺灣的陳威伸先生參與超過50本NLP書籍的翻譯和出版工作,功不可沒。
香港徐志忠神父1979年在美國完成了NLP文憑課程,之后經常參加NLP課程。90年代,徐神父每年都在香港舉辦NLP文憑課程,由朱迪思簽發文憑。因此,徐神父被很多人認為是香港NLP之父。徐神父博學中西,除NLP外,亦研究多種其它有用的學問,同時努力不懈地與他人分享這些學問,或是邀請外國名師到港任教,或是親自主持課程。1997年他決定不再舉辦NLP文憑課程,1998年李中瑩與利奧·安加特合作將這一課程繼續下去。1999年李中瑩退出了合作,于同年底開辦了具有特色的全中文NIP及格執行師課程。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3470.html